首页 理论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不是我们的学生真能在这样的“读”中读出点什么?作为读者就要在阅读中透过文字把握作者的情感,与其产生和谐共振。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和扩展的空白,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创造潜能。

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悟”的有机结合

(一)引导学生自读、讨论,理解、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1.重视词句与课文内容的理解

要想让学生喜欢阅读,就必须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在初读《陶罐与铁罐》一文进行备课设计时,我着重于在精美的课件中多读、多演、多活动,而把文本中值得体味的语言文字忽略了,这样的设计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再次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时,我欣喜地发现了许多我原来所忽略的东西,理解了“朴素”一词的内涵,其实语文教学应该有语文味,应该返璞归真。如文章中关于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是那么鲜明、那么富有个性和童趣,这些不正是语文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所需要的吗?

我在第二次教学时,将重点放在了理解体会重点词语上面,要求学生划出相关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阅读课文时,采取让学生自由读的形式,让他们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体味语句,体验情感。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准确地抓住了“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并在深入理解之后,能够谈出各自的感受,既提升了思维,又拓展了想象。然后我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处境。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话,我引导学生想象铁罐说话时的神情,然后再读,结果学生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读中感悟,感受语言魅力

这是领悟语言的阶段,要求通过听、说、读、议、思,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并使之展开想象,使学生运用直觉思维由浅入深地综合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的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学生阅读文本,从全班读到小组读,到男女生读,到分角色读,再到全班读,最后以一句“大家都读得很不错”结束全篇。莫不是我们的学生真能在这样的“读”中读出点什么?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许多教师奉行“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接触文本之前就设置好一系列问题,把学生直接引入正题,进行预设的规范化教学。如“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很好?哪些字词用得很好?哪些地方深深地感动了你?……”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们往往费尽心思,在文本中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答案。这样的课,会在老师的预设下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是,经过反思,我们却发现我们的学生因此而失去了许多自我思考的机会。正是我们在无意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只能徘徊于其中。正是我们让他们在欣赏文本时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使他们想象的翅膀无法飞翔,思想的骏马不能驰骋,桎梏了学生的视界。

阅读本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体会,只有当学生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阅读,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古语曰:“情动而辞发。”这是对作者成文的概括,说明作者有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作为读者就要在阅读中透过文字把握作者的情感,与其产生和谐共振。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情于文本,再提出一些需要学生潜心体会的问题,学生的理解才会更深入。例如我在讲授《灰雀》一课时,在文章的情感体验上花了大量的力气,尤其是在教授列宁明知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但是出于爱护小男孩的自尊,没有直接指责小男孩,而是用自己对于灰雀的爱感染小男孩这一段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列宁爱灰雀,小男孩也爱灰雀”这一文章主旨,但是对于这篇文章的更重要的暗线——“列宁更爱小男孩”却体会不到位。于是,在课文最后一小结的朗读后,我强调:“列宁笑着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并提问学生:“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不会说话的灰雀?”一番沉寂之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因为列宁不想让小男孩难堪。”有的说:“因为列宁知道小男孩是诚实的。”有的说:“因为列宁对小男孩很关心。”有的说:“因为列宁也喜爱小男孩。”至此,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准确而又到位。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实践是与文本作者产生思想情感共鸣与融通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必从自己的阅读期待出发提出预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圈套”,而是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待学生有感而发后再提出问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到文本中去探寻。这样的提问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无限的创造力。

3.出文入话,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这里的“文”是指课文,“入话”是指用自己的语言行为演出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演一演,可以加深其对人物的理解。例如教授《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多是绘声绘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教师在演独角戏,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成了他们的舞台。这样不仅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为揭示文章的寓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表演,学生最后发自肺腑地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这说明他们已经将自己融入到了课本之中,他们的收获又增加了一份重量。

(二)启发学生品味语言,关注“留白”

此阶段重在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使学生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增强感悟能力,学习语言修辞及表达方法。教师要挖掘语言材料的情感因素,以教师之情显现文中所载之情,激发学生心灵之情,从而引导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智的启迪。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了再一次的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和扩展的空白,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创造潜能。我们可以利用文本所留出的“空白”,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如在《找骆驼》一课时,老人与商人之间有这样一则对话: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商人(惊喜)地说。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商人(急切)地说。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商人(迫不及待)地说。

商人的语气是一次比一次急切,一次比一次兴奋,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我在商人回答的三句话前都加上了“商人( )地说”,借助这个文本空白,学生们体会出了商人惊喜、急切、迫不及待的感情变化。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在创造性的填补中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因此,通过填充文本中的“空白”,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也能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当然,这里也应该要注意,“空白”的填补必须要以原文为基础,变成充满个性色彩的东西,而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无中生有的“乱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