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语感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语感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一个生字或词语的音、义、形之间不能相结合的时候,便影响了学生的正确理解,那么语感的形成更是无从说起。这种质的飞跃非常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而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语感

吴 祎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的语感呢?

一、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就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念文章。朗读是阅读课文的第一基本功,是进行阅读训练的第一基本技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

朗读,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朗读。如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朗读。姚鼐在《尺牍·与陈硕士书》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而曾国藩在《家训·自谕纪泽》也指出朗读的重要性:“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两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颂矣。”而《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也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所以,通过朗读,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对文章的理解的活动,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

(一)读正确

1.专注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是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

2.正音

由于孩子在入学前就已习得某种母语方言,但受其方音的影响,常常在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面出现种种缺陷甚至错误。这样,学生即使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但当其他人说出这个词语的时候,由于在他的语音记忆库中与之匹配的读音和正确的读音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便不能正确而又及时地感知、理解,这就出现了他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而他的话别人也听不懂的现象!当一个生字或词语的音、义、形之间不能相结合的时候,便影响了学生的正确理解,那么语感的形成更是无从说起。

因此,我们教师在要求学生专注地朗读课文的同时,还要做好正音工作。

一是,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正音。将容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或者通过范读,将正确读音输入学生大脑!如教《颐和园》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里的“槛”,学生认识,是“门槛”的“槛”kǎn。可惜,字形虽然一致但读音因字义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前,就特地将“横槛”这个词语出示于黑板上,并直接告诉学生它的正确读音,让学生一开始就接受正确的信息,而不要等他们将错误读音读上好几遍之后再进行改正。学生发现读音起了变化,自然会查阅字典找寻与新的读音相匹配的意思,使生词“横槛”的“音、形、义”相结合,更有效地理解课文。

二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自己正音。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时候,就着重训练学生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要对那些不认识的字、吃不准读音的字,主动地查字典确认,以求音准!在预习课文的时候,生字并不局限在生字表中,而是在初读的过程中,就把那些不确定读音的字圈出来。初读一遍后查字典标读音,反复轻读生字,使生字的“音、形、义”结合,促进语言的学习及听力的提高。同时,词典查得多了,积累的知识就多,感知就丰富,就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力量。这种质的飞跃非常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3.熟读

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熟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熟读了课文,才能对文章的词句间的关系有个比较清楚的理解,语意间的停顿才能正确。这样,把课文应当理解的理解出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在熟读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切,都会形成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而这个能力,就是“语感”。

(二)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1.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现实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它能使阅读主体能在短时间内去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从而达到领悟境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为了读而读,在读之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如运用音像、媒体、图画、实物展示、唤起学生记忆等手段,引发学生对文本所描述的内容的思考与想象,用形象的思维理解抽象的文字,通过学生积极思维、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使他们脑中曾经的表象与眼前文本文字的描述之间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有效对话,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语感。

如在教《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文,课文的描写生动,日内瓦也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人间天堂,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日内瓦是陌生的,日内瓦的绮丽风光,和谐的社会学生更是无从感受,他们即使把课文读得再熟,也只能从理性上知道日内瓦美丽,这是浅层的。要让他们真的感受到日内瓦的风采,理解文本文字的描述,促进他们语感的形成,要靠大量媒体资料所提供的资料。于是,在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我用投影显示出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随着学生一声声啧啧的惊叹声,不用过多费力抽象的讲解,“湛蓝的湖水”为何描述为“犹如翡翠铺成”,“白雪皑皑的雪峰”是何等壮丽,“造型奇特的别墅”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掩映其间”是怎样的情形……学生一看便明了。这时,学生比较容易地就走进了文本,由衷地感受到了日内瓦的美丽,每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头脑里浮现着精美的图画,他们再次朗读课文便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2.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课堂是生动的,课堂上的朗读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范读、接读、个别读、男女生读、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形式,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上书声琅琅。而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在教授《小溪流的歌》时,当读到小溪流的调皮可爱的时候,我要学生个别朗读,尤其引导他们要读得比较轻快,使这个调皮的小溪流充满了活力。

在读到“小溪流笑着往前跑去。有巨大的石块拦住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一股劲儿冲了下去,什么也阻止不了它的奔流”的时候,我发现连续请了几个孩子,都没有把小溪流的勇敢读出来,于是就自己范读,让学生仔细品味我的朗读和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的差别,学生们听了,恍然大悟,又要举手读了。果然,这次的效果好多了。当学生急切地寻找着一种朗读感觉却怎么也找不准的时候,老师适时地进行朗读的示范,给他们作朗读榜样,读出了他们想要表达却难以表达的感情,这便是范读的力量。

后来,小溪流又遇到了枯树桩,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此时设计“表演”的朗读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同桌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用不同的动作、声音、语调等表现出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最后的一段话,是小溪流和其他的小溪流合在一起,长成了小河,大江,最后唱着歌冲向茫茫的海洋。这节就适合全班齐读,把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气势给读出来。在集体朗读中,学生自己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从而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

3.适当的朗读策略的教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的时候,还特别强调必须“依据对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好“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他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感味的语句,须急读。”在这样的感情朗读的指导与练习下,久而久之,学生便基本能够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

二、大量语言实践,为形成语感打下基础

(一)扩大阅读量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从而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

同时,大量阅读也是语感的形成、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所以,使学生储备大量的语言素材,要使学生形成语感,途径之一便是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大量阅读在提高人的语文实际能力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获得”、不断“积累”、不断“感悟”……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见,大量阅读是语感培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老师从学生初学识字起,就应该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方法,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阅读切忌用手逐字指读(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指读”过渡到“视读”,只是尽量缩短“指读”过程)。进而逐步训练用一个视点看清一个词组、句子。在阅读时,明确目标,专心致志,不回视,阅读过程始终以理解为基础,把阅读和思考紧紧地结合起来。

(二)大量记诵

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熟读背诵”,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大脑皮层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愈深刻,最终,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言语的畅达,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网络系统,一遇到其他语言的刺激,凭借这个系统产生“语感”。

大作家巴金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来,也就是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他就曾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小时候背了220篇《古文观止》”。著名作家茅盾就能把长120回的《红楼梦》背得纯熟。正是这种积累,才使他们有了自己杰作的诞生!其实“死记硬背”是各科学习的基础,绝对不能缺少。当然,这儿的“死记硬背”绝对不是僵化、死板的学习方法。

(三)听、说、写结合

培养学生的语感,各种形式的“读”——朗读、默读、泛读、精读,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与提升。“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

1.多听

孩子从开始学说话起,就等于在语言实践,但是那时候的说话是口语式的,并不十分规范。要训练学生形成语感,还要给他们大量地听规范的语言材料,听听别人是怎样说话的。

初入学的孩子还不识字,这时候,可以给他们听生动的故事。标准的语音,规范的语言,在他们听这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的同时,知识不知不觉地就被吸收了。

入学后的孩子,教师还要训练他们学会认真听老师、听同伴说的话。在此过程中,纠正同伴或他们自身不正确的用法、说法,强化并学会正确的语言规范。

进入中年级的孩子,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解力,就可以开始引导他们收听新闻、广播,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接受并吸收大量规范的语言材料。

2.勤说

能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并正确地表达、传递信息,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社交能力之一。在积累了很多语言材料的同时,要学会将学到的语言迁移到自己的语言当中,那首先要学会“说”。

在学习了课文的写法后,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话。学《南极风光》时,“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绰约多姿。”读完后,我又重放了冰天雪地的南极景象,让他们结合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风还把雪堆成了其他什么形状,又像什么?

比较高的层次是,在学习了课文,能够将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众不同的见解,口齿清晰地在老师同学面前表达出来。

学生在这些不断的说话练习当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自己的语感,锻炼了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3.乐写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读了,说了,最终落实到写上,才是静下心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索相结合的产物。

“写”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摘录”。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那些词语抄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另一种是自己的“创作”。可以在读了文章后,仿写、扩写、改写、续写;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我笔写我心”,只要有愿意表达的欲望,只要是真情的流露,都对语感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积累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与情感的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所以,要真正希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语感,就应该带着他们走入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品尝!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在学习《迷人的蝴蝶谷》、《西湖名堤》、《人间仙境九寨沟》等介绍风景名区的文章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眼看天下”的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在节假日去风景区看看,用他们的眼睛、心灵去感受自然的美好,用他们手中的相机、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想,当学生在一个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大声地吟诵、大量地阅读与记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加上合理的无边想象和大量的生活实践,他们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语感,这时,徜徉在语言文字的长河中便是一重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