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述与反思

综述与反思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愈演愈烈的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教育使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受到严重伤害。现行学校教育的主导理念及其模式显然基本上是前者而不是后者。[9]参见[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四、综述与反思

综观近一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形成与演进,将其分做两个阶段,各自呈现出以下具体特点。

1.新中国成立前:学理主义与实用主义兼行的大学理念

中国的现代大学产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因而自产生之日起就遵循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及其实用与功利主义的大学理念,从早期的各类新学堂到其后的公私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术研究目的无不清清楚楚地规定着满足社会需要的现实主义目标:发展科技经世致用、救国图存。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半个世纪,以蔡元培为首的一批卓越高等教育家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努力探索,辛勤耕耘,为创办中国自己的现代大学进行着坚持不懈并卓有成效的奋斗,使中国大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理主义与实用主义兼行的大学理念理论体系并进入了一个理念治校的新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兼行的大学理念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学校发展的理念资源及其实践模式完全由外部供给与设定。一方面,无视学校自身的理念探索、理念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理念治校的重要性,理念资源及其实践模式完全由外部供给与设定;另一方面,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大学理念日益强化但被扭曲:高校被简约为政治工具和阶级斗争的场所,人才标准被简约为革命事业接班人,由此教学内容明显地呈现出工具性、功利性和政治性特点,教学活动及其过程普遍缺乏人道性、人文性和学理性。愈演愈烈的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教育使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受到严重伤害。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虽然社会改革持续深入,但学校发展的理念资源及其实践模式仍然基本由外部供给与设定。

一方面,大学的职能与功能不仅在实用性与工具性方面得到强化,还增加了商业性。我们知道,现代大学教育有两种指导理念及其实践模式:一种是工具型教育,教给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成为实用“工具”;一种是人格个性健全型教育,培养心性和谐健全、能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并成为负有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现行学校教育的主导理念及其模式显然基本上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其教育哲学观更新,在承传蔡元培时代的大学理念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崇尚心性健全和创新精神培育的大学理念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模式开始在中国内地大学中缓慢建构,但举步维艰而任重道远。

【注释】

[1]参见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载《比较教育研究》,2001.7,第1~8页。

[2]参见刘丽红译:《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三辑》,2004年:第118~121页。

[3]参见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4]参见奉公:《本科生元才教育:超越通才和专才教育》,载《中国科学网电子杂志》,2008年,第45期。

[5]参见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1。

[6]参见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载《中国教育报》,2006.6.30,第3版。

[7]参见[加]比尔·雷丁斯著,郭军等译:《废墟中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8]参见杨桂青:《另一种教育的可能》,载《中国教育报》,2005.4.28,第12版。

[9]参见[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10]参见张汝伦:《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科学网电子杂志,2009年,第118期。

[11]参见[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18页。

[12]参见[美]大卫·科伯著,晓征译:《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0页。

[13]参见[加]比尔·雷丁斯著,郭军等译:《废墟中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14]参见熊丙奇:《追求卓越是大学的灵魂吗?》,搜狐博客,2009.12.30。

[15]参见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16]参见刘宝存著:《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17]参见蔡昉:《失去劳动力优势,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载《中国教育报》,2006.10.14,第3版。

[18]参见张力:《中国高教发展基本形势与若干政策》,载《中国教育报》,2005.9.7,第5版。

[19]参见吴芯雯:《向中国大学说不》,网易读书,2010.2.12。

[20]参见丁东等编:《大学沉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5~56页。

[21]参见邓伟志:《“大学”者,有学说则大》,载《文汇报》,2003.8.14,第11版。

[22]参见《人民日报》,2007.9.4,第1版。

[23]参见陈永明:《教育管理的“求心力”与“远心力”》,载《新华文摘》,2004.23,第98页。

[24]参见邓伟志:《教育社会学的七个前沿问题》,载《新华文摘》,2004.9,第1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