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民众的慈善热情与行为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民众慈善精神培育及慈善热情调动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育的本质及特点决定了其在一切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慈善事业宣传的力度,特别要重视慈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发展最终取决于国民的慈善意识,国民慈善意识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因此,要大力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平民慈善文化教育。

(二)教育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民众的慈善热情与行为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而民众的慈善热情和慈善积极性是需要培育、需要调动的。民众慈善精神培育及慈善热情调动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育不仅可以育化民众的慈善意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教育还可以提高在职员工的职业素质、促进慈善事业专业化。因此,加速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在教育。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进步是我们的应然选择。

素质就是命运。因为,素质作为知识、能力和品格的总和,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胜任他所从事的事业。一个人的素质,决定着他在现代社会的命运;一个国家国民的总体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同样,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程度,既我国社会公众的慈善认知和素质决定慈善事业的命运和前途。我国慈善事业的生存、发展,即取决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也取决于生产力主体、管理和营运慈善资产、参与慈善事业的主体——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先进的慈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从国外引进,而国民素质却无法从别国引进。因此,加大力度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程度,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对慈善事业的要求,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的本质及特点决定了其在一切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

1.教育转变观念

李玲修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应当由政府全部承担下来,不需要民间参与。而且,当时政府也确实试图承担全部的社会责任。在‘左倾’思想影响下,甚至有人认为慈善事业是‘伪善’,是有钱人从他们榨取别人的钱财中拿出一部分做;‘善事’”。(34)改革开放后,在我国,许多人对慈善事业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因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亦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对慈善事业持“左”的看法和各种消极思想的人还大有人在,不少人的观念深处依然没有彻底摆脱对慈善事业的禁锢。这种状态使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难以真正形成,必然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发展。观念的滞后还表现在一些慈善组织及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员只是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道德事业,而未能将其作为社会分工产物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来对待,从而与发达国家慈善理念存在着较大差距。

发展慈善事业的动力来源于崇高的慈善价值观和观念更新。但是,国民慈善价值观的确立和对旧观念的更新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即可以是慈善的直接载体,——通过“传道”来传播现代慈善理念。同时,教育又可以通过对消极思想行为及错误观念的批判间接地育化国民接受现代慈善理念的素养。因此,教育就成为转变人的观念、澄清思想认识的第一要素。

2.教育育化慈善意识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众参与率较低。无论是公众的慈善意识还是慈善机构的捐赠机制,都需要积极探索并向国外借鉴经验。”据介绍,美国的慈善捐赠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志愿服务参与率为全国人口的44%。而在我国,就中华慈善总会这个国内历史和影响力较大的基金会来说,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专项调查显示,全国上千万家企业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在普及性上还有较大差距。(35)

当越来越多的人注视“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国慈善企业榜”,把目光投向富人的钱袋,抨击中国富豪吝啬慈善事业的时候,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呼吁,慈善活动绝不是富翁们的专利,社会捐赠是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他认为慈善事业是个自觉的事,但大家提高认识有个过程。有的人钱不多,但捐助很主动;有的人钱很多,却不做捐助。这说明我们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参与度与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平民慈善是慈善公益的根本品格。我国慈善事业的繁荣需要更加广泛的社会行动。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个金山,它还没有被开发,这就是平民慈善。它是一个沉睡的处女地,所以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才非常不理想。推动平民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何让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依靠教育。因为,在我国,全民慈善理念还没有形成,多数人的观念还是慈善主要应是富人的行为;青少年社会感恩观念缺乏,一些受助者根本缺乏社会的感恩图报意识。慈善事业是社会事业,只有动员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应当加大对慈善事业宣传的力度,特别要重视慈善文化教育。

慈善事业发展最终取决于国民的慈善意识,国民慈善意识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这里,要强调平民慈善意识教育。因为,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意识关系到国民整体意识和整体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在世界上是平民比重较高的国家。因此,要大力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平民慈善文化教育。平民慈善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众慈善理念的普及,提高国民整体的慈善意识,大兴平民慈善之风,让更多的平民参与慈善。

3.教育促进专业化

从业者职业训练的差距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慈善文化教育的薄弱导致慈善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远不能适应职业需求。由于慈善机构人才难觅,从业人员缺乏基本职业知识和职业规范,慈善机构的专业水平较低,有些善款在使用上不够规范,致使相当一部分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受到影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的能力较弱。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一个有实际影响力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慈善组织的筹款能力。慈善组织作为连接捐赠方和受助方的桥梁和中介,需要对善款善物管理、使用、分配、经营的全过程负责,慈善组织必须在内部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有一套区别于其他机构的、更为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以尽量减少运行成本,防范腐败,保证慈善机构的运转顺利,慈善款物的绝对安全,同时增强捐赠者的信心。因此,要特别重视加强慈善组织的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形象建设,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在职人员的慈善职业教育培训,是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水平、提高在职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不仅可以针对慈善实践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可以直接解决慈善实践问题,促进慈善专业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