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物本身”不是师生主观视界的“自画像”

“事物本身”不是师生主观视界的“自画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理解者所看到的课程文本的意义只不过是自己的“自画像”。然而,“事物本身”却不是理解者的“自画像”,而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的客观之物,不管这种客观之物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形成的。

一、“事物本身”不是师生主观视界的“自画像”

课程理解的对象问题上,存在一种主观主义倾向,它认为课程作为一种文本,其意义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师生主观建构的,与其说是理解者去发现课程文本的意义,不如说是理解者去制造课程文本的意义,课程理解过程在其本质上就是理解者根据自己的视界来赋予课程文本以意义的过程。(7)因此,在课程理解活动中,师生与其说是看到了课程文本的意义,不如说是看到了自己:“无论阅读什么课程文本,其理解过程很像照镜子,一遍又一遍,除了自己,理解者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8)换句话说,理解者所看到的课程文本的意义只不过是自己的“自画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理解者的视界在课程理解过程中形成了一道屏蔽,这道屏蔽犹如一面镜子,使理解者只能看到镜子前面的自己,而不能看到处于镜子后面的东西——“课程文本的真正意义”。于是,理解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理解者的视界之所以在课程理解过程中变成了理解课程文本的障碍,而非助推器,其主要原因是理解者自身的主观主义在作怪,主观主义将理解者主观努力的方向引向了理解者自身,而非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情本身”。

然而,“事物本身”却不是理解者的“自画像”,而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的客观之物,不管这种客观之物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形成的。在课程理解活动中,理解者既可能将自身的主观性引向“事物本身”,也可能将自身的主观性引向理解者自身,因为理解者的主观性有两种:一种主观性指向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另一种主观性指向理解者自身。由于课程文本的真正意义是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而不是理解者自身,这就决定了课程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事物本身”,而不是理解者自身,进而决定了理解者应该将自己的主观努力引向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而不是引向理解者自身。理解者只有将自身的主观努力的方向引向“事物本身”,才能将自己的主观性消融在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之中,才能真正把握课程文本的意义,才能使自己跳出自我主义的泥潭。在课程理解活动中,师生的主观性表现为旨在回到“事物本身”的主观努力,师生的主观建构不是飘浮无据的虚构,而是有其内在尺度的,那就是课程文本所涉及的“事物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