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本知识在其本质上是“事物本身”的表现物,与“事物本身”构成了“表现”与“被表现”关系。这就意味着书本知识只是作为师生理解“事物本身”一种手段,一种媒介而存在于师生的课程理解活动之中。

一、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书本知识不同于纯粹的语言游戏:纯粹的语言游戏并不肩负说“事”的责任,因此没有必要涉及“事物”并将“事物本身”表现出来;而书本知识则必须涉及“事物”并力图将所涉及的“事物本身”表现出来,只有这样,书本知识才能被称之为知识,才能成为学校的课程

书本知识在其本质上是“事物本身”的表现物,与“事物本身”构成了“表现”与“被表现”关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作为一种理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要进入生活世界的现场,而是意味着通过教学使师生看到不在场的“生活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课程的主要载体——书本知识——成为“生活世界”的表现物,通过这种表现物再现不在场的“生活世界”,进而使师生通过书本知识回到“生活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在这里,“表现(represent)”成了问题的关键:表现(represent)一词的原意是指将不在场的各种“事物”再现出来给人看。(2)对于生活世界的各种“事物”来说,能够进入教学现场直接呈现在师生面前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事物并不能直接进入教学现场,这不仅因为课堂教学的各种限制所致(包括教学场所的狭隘、教学经费的短缺等不利因素),而且因为生活世界中事物自身的性质所致(包括事物存在的时间性、空间性等不利因素)。而不能进入教学现场的事物则必须通过自己的摹本才能为师生所把握。作为“事物本身”的摹本,书本知识必须涉及“事物本身”,必须将所涉及的“事物本身”显现出来,没有涉及“事物本身”的书本知识就是虚假知识,没有使“事物本身”显现出来的书本知识就是虚假知识,这些知识则是我们所要反对的。(3)书本知识与“事物本身”所构成的表现与被表现关系,决定了学生不是为了学习“书本知识”而学习“书本知识”,而是为了理解书本知识所涉及的“事物本身”才去学习书本知识。这就意味着书本知识只是作为师生理解“事物本身”一种手段,一种媒介而存在于师生的课程理解活动之中。师生只有将书本知识当作“事物本身”的摹本,当作理解“事物本身”的媒介物,才不会将书本知识掌握当作目的,才不会仅仅停留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才会去主动地寻求书本知识背后的“事物本身”以回归生活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