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的交互主观性与交互主观化

语言的交互主观性与交互主观化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 兴摘 要:语言中的某些形式不仅可以发生主观化,表现出主观性,还可以发生交互主观化,表现出交互主观性。对于语言中体现出来的这种“主观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主观化”现象,近年来语言学家给予了充分关注。从历时角度来看,交互主观化发生较晚,而且是从主观化发展而来的。

张 兴

摘 要:语言中的某些形式不仅可以发生主观化,表现出主观性,还可以发生交互主观化,表现出交互主观性。日语助动词「だろう」在其用法派生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交互主观化的特征。现代日语中它所具有的四种用法可以看作在“交互主观化”的作用下依次派生出来的。

关键词:(交互)主观化;(交互)主观性;だろう

引言

语言反映了主体在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时的各种认知模式。语言的背后是作为主体的人。主体认识和理解外界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视角(perspective)。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也是隐藏于外界之中的人们认知过程的反映。对于语言中体现出来的这种“主观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主观化”现象,近年来语言学家给予了充分关注。同时,对于语言中与听话者相关的“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现象,不少学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语中表现“(交互)主观性”[2]的形式很明显,因此日本的语言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日语中的“(交互)主观性”成分。在日语中,说话者几乎都要使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和对听话者的态度或感情。日语句尾助动词「だろ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语学界对「だろう」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了不少语言事实,并尝试从日语情态(modality)的理论对其多种用法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参照张兴(2004、2008b),尝试从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对「だろう」多种用法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

1.(交互)主观化与(交互)主观性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说话者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而且要表达“言者意义”,而后者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Benveniste(1971:225)指出:“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之深刻,以致人们可以发问,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叫作语言。”[3]

近年来,Traugott一直关注言语主体与语言形式意义之间的关系,在和言语主体的关联上分析了语义变化以及语义扩张的现象。[4]其中她提到了语言变化的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问题,她特别强调(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是所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语言形式中含有言语主体对“现实世界”是如何解释的主观意义。如果无视言语主体在语言形式的意义中发挥的作用,就不能正确地分析语言形式的意义。

具体来说,Traugott在研究各种语法化的事例中,注意到随着语法化的进展,语言形式的意义渐渐变为表示说话者主观信条或态度了。Traugott(1999)把这样的语义变化称为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具体如下:

所谓主观化,不是指所谈的事态或状况这一所谓“现实世界”的性质,而是指这样一种语义学上的过程:通过发话这一交际过程渐渐地把说话者/作者的主观看法或态度强制地编入言语表现的意思之中。

由主观化反映出来的主观性就是指说话者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Traugott认为,语义—语用学上的倾向(semanticpragmatic tendancy)与主观化过程密切相关。(Traugott,1989)

而且,在最近的研究(Traugott,1999;Traugott and Dasher,2002等)中,Traugott指出,如果发生主观化,则有可能还会发生交互主观化(intersubjectification)的现象。交互主观化是指如下现象。

所谓交互主观化,是指一个符号学上的过程:意义经由时间变成对“有关说话者/作者在认识意义及社会意义上对听话者/读者‘自我’的关注”这样的隐含义加以编码或使之外在化。(Traugott,1999)

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个人的意见,说话者有必要意识到听话者也是拥有主观的人,要采取关注听话者主观的发话方式。因此,Traugott认为在发生主观化的时候,有可能也会发生交互主观化。通过交互主观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交互主观性(intersubjectivity)。交互主观性是指说话者/作者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者/读者“自我”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读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读者的“面子”或“形象需要”。

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这两种机制的差异在于,主观化是指意义变得主要表示说话者/作者的主观信条或态度,即意义变得更强烈地聚焦于说话者,而交互主观化是指说话者/作者对听话者/读者的关注这一含义以言语表现的意思表现出来,即意义变得更强烈地聚焦于听话者。发生交互主观化的时候,必然要发生某种程度的主观化。从历时角度来看,交互主观化发生较晚,而且是从主观化发展而来的。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语中“let's”的语义变化。

(a)Let us go,will you.>(b)Let's go,shall we.>(c)Let's take our pills now,Johnny.(Traugott,1999)

在上例中,从(a)到(b)是主观化,从(b)到(c)是交互主观化。Traugott(1999)指出,在符号学的模型(semasiological model)中,交互主观化也呈现出一个语义—语用上的轨迹(semantic-pragmatic trajectory)。

内容的>内容的/程序的>程序的

非主观的>主观的/交互主观性>交互主观性

以命题内成分为辖域>以命题内容为辖域>以话语为辖域

(Traugott,1999)

Traugott关注交互主观化这一现象,说明在分析语言形式的意义时,不仅要关注说话者和命题内容之间在认识意义上的关系,还要关注交际时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在社会意义上的关系。Traugott的研究表明,发话时说话者的作用不仅仅是认识对象这一认识意义上的作用,我们还要关注把认识到的事件传递给听话者这一社会意义上的作用。

Traugott有关(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的研究,对我们分析历时和共时平面上的日汉语中句尾形式的多义现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结合Traugott的系列研究及吴福祥(2004)、沈家煊(2004)的介绍,笔者认为可以对交互主观化做出如下定义[5]

所谓交互主观化,是指意义由表示说话者/作者的主观看法或态度变成表示对说话者/作者在认识意义及社会意义上对听话者/读者“自我”的关注。

沈家煊(2001:268)认为,按照主观化的定义,“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即一个时期的说话者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当前对“主观化”的研究取向,有人侧重“共时”,有人侧重“历时”。同理,笔者认为“交互主观化”也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当一个时期的说话者采取某种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交互主观性时,是一个“共时”的概念,而当表现交互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由时间演变而来的时候,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共时平面的“交互主观化”,具体一点来说就是说话者使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者“自我”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也可以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的“面子”或“形象需要”。本文主要是从认识意义上展开的,即关注听话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有关历时平面的“交互主观化”意义,笔者和Traugott的看法基本相似。

下面笔者利用交互主观化的概念对现代日语中的助动词「だろう」各种用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だろう」用法的交互主观化

奥田靖雄(1984)指出「だろう」的用法在对话中经常会出现从“推测”向“要求确认”转化的现象,并分三个阶段分析了派生中的连续性。

第一阶段是“推测句”;第二阶段是“确认性询问句”,这一阶段既有推测也有询问;第三阶段是“单纯的确认句”,这个阶段「だろう」不表示推测和询问,主要表示提醒等功能。

在「だろう」的研究史上,奥田靖雄(1984)的分类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有关注重「だろう」功能连续性的研究都是以奥田靖雄(1984)为基础而展开的。

田野村忠温(1990)注意到了奥田靖雄(1984)的贡献,将其中「だろう」的三种用法分别称为“单纯推测”“推测确认要求”“事实确认要求”。安达太郎(1997)从句子情态结构入手,利用“判断”层面,经过“判断、传递”的层面,最终向“传递”层面转换的方式分析了「だろう」的用法。

本文把「だろう」的这三种用法分别称为“推测”“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和“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6]

但是,张兴(2004、2008)指出了「だろう」「でしょう」或者「う」脱落的「だろ」「でしょ」在对话之中可以以光杆形式独立成句以及可以作为发话始发句使用,并把「だろう」的这一用法称为“形式上的要求确认”。下面笔者从交互主观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这四种用法进行分析。

2.1 推测

所谓“推测”,就是指说话者通过主观想象或推理来把握命题成立的可能性的一种用法。「だろう」不能被否定,也没有过去式,它只能表示说话者在发话时的判断。例如:

(1)「そう。また、はじめたらしいの。けれども、それのなおらないうちは、帰還もゆるされないだろうから、きっとなおして来るだろうと、そのお方も言っていらしたそうです。~」(『斜陽』)

表示“推测”的「だろう」,在说话者不能判断命题内容为真,同时不存在听话者或即使存在也假定其不具有确切信息的时候,就能使用。表示“推测”的「だろう」,由于是由「だろ」+「う」构成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是表示主观性的一个形式了。也就是说,表示“推测”的「だろう」在成立的时候,就不再表示非主观性的命题中成分,而总是表示主观性的说话者的认识,是以命题为辖域的。

2.2 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

所谓“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就是指在说话者认为听话者能够对句子命题进行判断的情况下,「だろう」在表示说话者对命题进行推测的同时,要求听话者确认听话者的推测为真的一种用法。

「だろう」在表示“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时,句子命题的典型内容为听话者的内部感觉、感情、认识等说话者不能直接把握的信息。

(2)「お腹空いたでしょう」。「いいえ。」(『あした来る人』)

(3)「しかし僕はいま、伯父さんから学資をもらっているんですからね。君に正式に求婚できるような身分じゃないんだ。わかるでしょう?」(『青春の咄嗟』)

由于听话者的感觉、感情、预定等是听话者能够直接把握的信息,因此当说话者用表示不能直接断定的「だろう」向听话者发话的时候,根据语用学上的合作原则,听话者自然会进行确认,告诉对方确切的情况。可以说,“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是一种惯用的、语用意义上的用法。

因此,表示“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的「だろう」是以命题为辖域,表示说话者主观性的认识,同时也因为具有指向听话者的功能,从而引起交互主观化的现象,成为同时具有以话语为辖域的一个形式,是属于交互主观性的。

2.3 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

所谓“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是指说话者把听话者所知道的、能够认识到的、能够假定的、能够想象的信息提示给听话者,要求听话者通过确认来形成和自己同样认识的一种用法。

(4)「ねえ、これ素敵なシャツでしょう?」とレイコさんが言った。「そうですね」と僕も同﹏﹏意﹏し﹏た。たしかにとても酒落た柄のシャツだった。(『ノルウェイの森』)

(5)「この場所で採ったものは一かたまりにし、他の場所で採ったものと区別しておくんです。—ここに斑紋があるでしょう。」(『あした来る人』)

(6)「もちろん室内に移すわよ。だってあなた、春になったら凍りついた鳥を雪の下から掘りかえして解凍して生きかえらせて『はい、みんな、ごはんよ』なんていうわけにもいかないでしょ?」(『ノルウェイの森』)

从(4)的「同意した」可以看出,作为问句的「だろう」句具有要求听话者同意、赞成的意思。(5)的命题内容对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是已有的信息。(6)的命题都是说话者在现场得出的判断。使用「だろう」的目的是激活、唤醒听话者已有的信息或要求听话者接受、理解该信息,以便取得共识,形成会话的基础。

也就是说,这些「だろう」正好发挥了把握听话者在发话现场的认识状态的作用,成了标记听话者在发话现场时的认识状态这一对说话者来说属于间接信息的标记。

此时,表示“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的「だろう」,由于主观化的进一步发展,此时主要是以话语为辖域,发挥着指向听话者的功能,是交互主观性的。

2.4 形式上的要求确认

张兴(2004、2008b)指出了「だろう」句可以作为发话始发句的现象,并把「だろう」的这一用法称为“形式上的要求确认”。

所谓“形式上的要求确认”,是指在发现听话者的判断、行动、感觉等和自己的判断、预想一致的情况下,说话者把自己的判断、预想通过「だろう」提示给听话者的用法。形式上看起来是要求听话者确认,实际上表示在认识上和听话者取得一致。由于在发话时说话者已经获得听话者具有和自己同样的认识,因此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

(7)「勉強するよ。僕も、この頃勉強する気が猛烈に出て来た。」

「それは感心だね。」

「感心だろう。これからの世の中は何といったって勉強の世の中だからね。」(『友情』)

(8)「うん、なんでも、たくさん食べる事だ。」

「ね?そうでしょう?トマトも毎日、五つくらいは召し上っているのよ。」(『斜陽』)

(9)「いつか山本さんが教えて下さった庭の月桂樹ね、スペイン人のシスターに言ったら、もうとっくに使ってますって。食べるために植えたんだそうよ。」「でしょう。僕もそう思いました。」(『太郎物語』)

从「感心だろう」到「そうだろう」再到光杆的「だろう」,可以看出「だろう」已经发挥着作为一个类似感叹词的表现形式的作用了。此时的「だろう」也是交互主观性的。

3.对交互主观性(化)的再思考

在分析「だろう」的“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和“形式上的要求确认”的时候,笔者发现两者都表示交互主观性。那它们之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笔者联系哲学上的交互主观性概念进行思考。

Traugott认为交互主观性主要表示说话者/作者对听话者/读者的关注,而作为现代哲学概念所指称的交互主观性是指“诸主体性之间的共通性”(夏基松,1987:183)或者指“这样一些事物,它们不独立于个体主体或人类意识存在,又具有对每一主体都通用的超个人性,或大于一致的途径”。交互主观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研究一个主体或意识是如何与另一个主体或意识相互作用的。

哲学上的交互主观性意义,从语言研究上来看,也就是概念、言语等被多数人所理解并被相互使用,或者可以理解为多个主体在看法或意见上获得一致。交互主观性的这一意义,在汉语、日语及其他语言中是否有所体现以及是如何体现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的初步看法是,多个主体之间获得一致这一哲学上的概念,从语言学上来看,是Traugott所提倡的交互主观化的最终目的,也是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

从共时(或历时)角度来看,在话语交际中,“说话者/作者使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者/读者‘自我’的关注”可以不断增强,首先可以变成“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的”,即语言形式在表达上兼有“主观性的”和“交互主观性的”,然后表示说话者对命题的主观信条或态度的“主观性的”一面逐渐减弱,完全变成“交互主观性的”,也就是完全表示说话者/作者对听话者/读者的关注,则该形式是“交互主观性的”(我们称为交互主观性的第一阶段,表示为“交互主观性Ⅰ的”)。在某些情况下,在某些语言中,还会进一步发生“交互主观化”,也就是指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发话表示同意或两者在主观上获得一致,则该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是“交互主观性的”(笔者称之为交互主观性的第二阶段,表示为“交互主观性Ⅱ的”)。这种变化可以表示如下:

(非主观性的>)主观性的>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Ⅰ的>交互主观性Ⅱ的

综合以上分析,从交互主观化的角度来看,「だろう」的用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推测>要求对推测内容进行确认>要求对认识内容进行确认>形式上的要求确认

以命题为辖域>以命题/话语为辖域>以话语为辖域

主观性的>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的>交互主观性Ⅰ的>交互主观性Ⅱ的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解释了日语助动词「だろう」的用法在派生过程中的重要特征:「だろう」充分体现了交互主观化的各个阶段;「だろう」既可以表示对命题的态度,同时也可以表示对听话者的发话态度。总之,「だろう」的用法在派生过程中,主观性进一步得到了增强,以至产生了交互主观性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だろう」的语用功能也在逐渐增强,有时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表示间接言语行为的形式。

笔者是从共时的角度对「だろう」用法进行分析的,将来还需要从历时角度进行分析。从语料统计的角度对「だろう」和“要求确认”的用法演变进行考察的情况可参照张兴(2006)。

参考文献

[1]程志民,江怡.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7]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1).

[8]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9]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3).

[10]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1]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12]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4).

[13]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1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5]张廷国.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6]张兴.“だろう”的用法和意义[G]//《日语研究》编委会.日语研究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张兴.「だろうではないか」と「まいではないか」の覚え書[R].清華大学日本言語文化国際フォーラム,2006.

[18]张兴.试论“吧”的用法与其交互主观化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a(博士后论坛专刊).

[19]张兴.独立成句的“だろう”之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b(4).

[20]安達太郎.「だろう」の伝達的な側面[J].日本語教育,1997(95).

[21]奥田靖雄.おしはかり(一)[J].日本語学,1984(3-12).

[22]金水敏.談話管理理論からみた「だろう」[J].神戸大学文学部紀要,1992(19).

[23]金水敏.グローバル時代における日本語—“客観化”をめぐって—[J].日語日文学研究,2004(49).

[24]田野村忠温.現代日本語の文法Ⅰ「のだ」の意味と用法[M].東京:和泉書院,1990.

[25]深田智.“Subjectification”とは何か:言語表現の意味の根源を探る[J].言語科学論集,2001(7).

[26]山梨正明.認知言語学原理[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0.

[27]RONALD W L.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8]ELIZABETH C T.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J].Language,1989,65(1):31-55.

[29]TRAUGOTT E C.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sation[C]//DIETER S D,SUSAN W,et al.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zation:linguistics perspectiv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31-54.

[30]TRAUGOTT E C.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C]//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historical pragmatics,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1999.

[31]ELIZABETH C T,RICHARD B D.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注释】

[1]原载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32卷第4期。

[2]“(交互)主观性”含“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英语中用“(inter)subjectivity”表示。同理,“(交互)主观化”也是包含“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英语中用“(inter)subjectification”表示。

[3]中文内容转引自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4]除了Traugott之外,还有Langacher等学者从与语言主体相关联的角度对语言形式中出现的语义扩张现象进行了分析。Langacher所用的“subjectification”,译成汉语的“主体化”或许更为合适。

[5]Langacker(1990:17)从共时的角度探讨语言中所反映的主体的解释时,也使用了“主观化(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一词。

[6]除此之外,「だろう」还具有所谓“列举”的用法和以「~だろうと」的形式用于条件从句之中的用法。这些用法的语法化现象笔者将另撰文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