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

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人格载体的治疗,是对人格生理系统的改造。因此,人格改造必须包括这部分罪犯。对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其实只有一个标准,即“正常”。正常人是指精神状态正常的人。根据精神病学的理论,精神状态正常,至少包括五种有意义状态的结合,这可以作为我们设立人格载体改造的评价目标的参考:第一,正常即健康状态。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即正常。人类的行为是适应性的,正常行为是不断通过社会学习取得应付和适应环境而有所改变的。
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一)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

在人格改造中,人格载体的治疗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人格载体的治疗,是对人格生理系统的改造。在罪犯群体中,确实存在着因为生理遗传因素异常而犯罪的人。因此,人格改造必须包括这部分罪犯。

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生理遗传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如基因缺陷、脑部结构缺陷、脑电图记录异常、生物化学异常、内分泌障碍、染色体异常、精神疾病等。改造这类罪犯的基本方法是现代医学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修饰等。这是人格改造的特殊方式。如何判断罪犯人格的变化呢?对人格载体治疗的评价其实只有一个标准,即“正常”。如果这类罪犯的人格世界变化,就是从一个“不正常的人”成为“正常人”。

什么是“正常人”?正常人是指精神状态正常的人。根据精神病学的理论,精神状态正常,至少包括五种有意义状态的结合,这可以作为我们设立人格载体改造的评价目标的参考:(47)

第一,正常即健康状态。健康状态是指没有明显的精神障碍。

第二,正常即平均状态。根据测量统计学的原理,如果对任何人的表现加以测量的话,数值落入正常的钟形曲线中,多数将丛集在接近中间部位,而少数则分散开,均值是正常的,两端的极端值是不正常的。按照数学的钟形曲线,其曲线中间范围表示均值或正常,而曲线两端表示偏离。如果偏离正常人的均值越远,则偏离程度越严重。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即正常。

第三,正常即适应过程。人类的行为是适应性的,正常行为是不断通过社会学习取得应付和适应环境而有所改变的。

第四,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的人总是追求一种期待的或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说,正常人是有理想和标准的,是成熟的、正直的、负责任的、自尊的、有感情的人。

第五,正常即社会可接受的状态。评价一个人是否正常,应当根据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所作的判断。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就是正常。(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