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校本课程之我见

化学校本课程之我见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参与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多次在不同层次班级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实验探究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校本课程要把实验探究活动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4.化学校本课程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5.化学校本课程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化学校本课程之我见

胡 静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随着我国课改的深入发展,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作为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参与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多次在不同层次班级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实验探究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动手实验”变为“动脑实验”,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活动,得到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发挥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食品添加剂”“居室污染”“医药、卫生、健康”“毒品危害”等课题研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也愿意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老师。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又如开辟了“水与健康”专题学习,组织学生调查九江工业污水的处理办法,学习水的净化方法。这样使学生思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课本学到的纯化学知识联系到关注自己身边的化学问题。这种引导学生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式学习,自然也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校本课程开发要突出学科的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校本课程要把实验探究活动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调动学生通过实验积极探索。例如:怎样检测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成分是氧化钙?可以将其溶于水后取澄清溶液用吸管往其中吹气,可看到原来澄清的溶液变混浊,持续吹入气体又变澄清。通过实验现象可知这袋干燥剂是氧化钙,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几个反应。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从科学性、简约性等方面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真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课程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把诸多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带入课堂,例如餐饮店里的固体酒精是如何制作的,为什么喝饮料不如喝白开水,如何检验啤酒中的主要成分?淘米水的妙用、铁锈的除去、自制肥皂、碱性物质可降低农药的药性、鉴别真假金银、食品中的防腐剂常识、酒精和苯酚的消毒作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会使学生感到学化学生动有趣,他们也愿意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4.化学校本课程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内容要渗透于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家课程,提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秉承这个原则,在有关知识的讲座时我会适当地与所学的课堂知识联系,以达到巩固化学核心知识的目的。例如“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方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查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做实验等方法,最终得出结论: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方式是碘酸根离子。其中设计的5种检验碘离子的方法充分考虑了碘离子的化学性质及碘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充分应用:

img250

⑤用溴水代替氯水做以上②③④三个实验。

又如介绍松花皮蛋中的“松花”是由碱与使蛋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反应得到的,让学生加深了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了解;利用熟水果散发出的乙烯催熟生水果,既有实用意义也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用途的了解。像这样引导学生把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的做法,能达到使各种知识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正向迁移之目的。

5.化学校本课程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与渗透。课程中可以试图将化学与物理、生物、环境保护等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综合应用多种科学知识,以跨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例如通过了解水污染及其净化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社会与化工的关系,提高对周边涉及化学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反思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的责任感。鸡蛋膜的渗析与渗透现象以及人造细胞的制作,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细胞膜的基本作用。另外还有化学与美学的联系,各种实验玻璃仪器的制作,让学生领略到工艺品的艺术之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资源面前,我们一定要从利于促进国家课程教学、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加以选择。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在选择中发现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而这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明新,张柏清.创新教育模式全书

2.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