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激发企业参与

如何激发企业参与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开始组建骨干班的时候只有6家企业11个人参加,经过近2年的运作,现在已有11家企业,骨干成员近20人,说明企业对我们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骨干班成员的选择主要通过四条途径:一是通过企业选择。对在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骨干班学员“送教进社区、进企业”,使外来务工人员足不出厂、不出远门就能参加培训。

第五节 如何激发企业参与

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生产、销售下降,从而出现企业用人减少,人员流动增加。为此,不少人认为,培训对他们的就业没有多大的帮助(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最终导致企业、员工对教育培训的放松或忽视,对成校的正常培训有一定影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根据市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对职成教培训的要求,我校积极探索,针对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及职工技能素质亟待提高等方面,主动从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办实事的角度,通过创办“外来务工人员骨干班”,并通过“骨干班”学员的辐射带动面上企业员工的培训,在不影响企业、员工利益的基础上,促使了企业职工培训的有效开展,最终激发了众多部门的“激情”,并参与到了我们的培训工作中。

一、“骨干班”的培训激发了哪些部门、人员的激情

主要激发了四大群体的激情:

一是激发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激情。

他们不仅参与到我们职业素质提升的培训中,还积极参与到学历教育、文体活动、征文比赛中。

近几年我区职业技能合格的培训人数及我校外来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培训人数情况如下表:

img33

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我市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2007年进入全面铺开阶段。从上表分析:全区的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之前的三年还是呈上升势头,但2009年开始出现下滑(减少12%)。而我校的培训,不论是素质培训还是学历培训,不但不降,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这里还不包括间接的辐射带动的培训人员),素质培训增长40%,学历培训增加更多,说明我校骨干班的培训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激发了企业的配合激情。刚开始组建骨干班的时候只有6家企业11个人参加,经过近2年的运作,现在已有11家企业,骨干成员近20人,说明企业对我们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因为我们组织开展的各项培训既不损害企业利益,又能提高员工素质,所以企业较为支持。为了活跃企业员工的生活气氛,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体娱乐活动,得到了各企业的大力支持。像盛发铜业、锦雕电器等企业这两年每年都同我校签订员工培训协议,让我们帮助它们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说明我校骨干班的培训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并激发了企业进一步配合支持我们工作的激情,所以虽然大气候是危机,但小环境的培训形势在提高。

三是激发了有关部门的参与激情。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各条各线虽然都有要求,如镇计生部门要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政策,镇安监所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生活常识,镇保障站要贯彻落实新《劳动合同法》、流动人口保险菜单,镇综治办要贯彻落实治安管理要求、条例等等。但苦于没有一个合适而有效的平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些部门组织更为困难。当它们了解了我们所办的“骨干班”及办骨干班的目的后,都纷纷向我们抛出了援助的“绣球”,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各类活动中。如镇计生、安监、劳动保障、司法、组织等部门都专门派出人员对骨干班学员进行讲课,镇团委、妇联、体育办、党政办等有关领导积极参与到我们组织的各类才艺、文体、征文比赛中。由于我们的骨干班吸引了这么多部门的参与,所以至今两年多了,还是越来越兴旺。

四是激发了学校克服困难的激情。由于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企业、员工对教育的放松,成校的培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开拓市场,我校积极探索。首先,是就企业需要开展什么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希望学习什么知识,平时希望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学习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妥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走访调研;其次,从部分企业物色各方面表现较好的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组建“外来务工人员”骨干班;而且开展“骨干班”的培训要在不影响企业的生产、不影响学员的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活动时间原则上定在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骨干班的第一次课就是讨论课,学校先把办班的目的提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如何开展,没想到讨论非常热烈,学员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为我校克服培训困难、为今后拓展培训思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创建了一个培训网络。

二、怎样激发各有关部门的激情

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出发,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办实事;另一方面又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既开展各类职工岗位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又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各类培训、活动中提升素质,丰富生活。同时协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职工培养培训制度,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信合作关系。我们可以从骨干班成员的选择及所开展的培训得以一见。

(一)创办骨干,精选成员

这里所指的“骨干班”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感、事业心较强,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所工作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带动性(或在所暂住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乐于奉献、不计较得失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

骨干班成员的选择主要通过四条途径:一是通过企业选择。二是通过社会选择。三是通过骨干班学员去选择。四是学校物色与自荐结合。

由于我们对骨干班成员的定位符合企业的要求,同时骨干成员的选择也尊重企业,所以骨干班组建得到了企业的支持。

(二)精心设计,精选方法

为了有效地实施骨干班培训,一是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二是要科学精选培训方法。

1.培训内容围绕目标。我们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提升素质,所以培训内容就围绕素质来设置。

从外来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本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可从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两方面进行设置。

一是注重道德素质,提升人文素养。包括: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素质;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品德修养;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升文明意识;开展人文习俗教育,加快相融渠道等。

二是注重职业素质、提升就业素养。包括:加强就业宣传,保障就业安全;拓展培训方式,提升岗位技能;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平安幸福。

2.培训方式围绕实效。要有效提高骨干班培训的实效,除了内容设计要对口之外,方法是否科学也很重要。我们利用了《学习报》、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文娱活动、征文等多种形式,构建学习型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

培训要能取得实效,必须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一是集中法。把受训人员组织起来集中教育。形式又可以分为宣讲与讨论。依托学校自身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场所、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场所。对在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骨干班学员“送教进社区、进企业”,使外来务工人员足不出厂、不出远门就能参加培训。

二是网络教育法。一是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引导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遵规守纪、文明交往。二是依托企业用工平台,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生活、就业、维权、安全、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学法、守法和维权水平。三是利用镇有线广播电视网,选择一些典型内容,一方面在镇广播站、电视转播台进行播放;另一方面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业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近两年共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1期,教育面几乎做到了全覆盖。

三是材料法。可以利用宣传资料、典型案例、代表人物现身说法及征文比赛等多种方式。

(三)培训坚持了四项原则

骨干班所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因为我们在工作中主要坚持“四项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原则。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O二O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构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待外来务工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服务是关键。所以我们在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方面一定要从科学、和谐的角度出发,不仅要设计技能性的,也要开设娱乐性的、政策法规性的培训,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原则。“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现在许多地方对外来人员在教育服务、就业引导方面缺乏必要措施,外来务工者本来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有些地方不但没有在各方面关心、帮助他们,反而歧视外来务工者(把外来务工者称作“外国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所以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从提高外来务工者总体素质的需要出发,既重视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重视他们技能素质的提升,不断发挥成校对外来务工者教育服务的功能,提高培训实效。如学历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员享受同样的政策,所以近两年外来人员参加双证制高中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3.结合产业特点,适应市场原则。近年来,在土地、电力等资源要素制约和市场竞争“双重倒逼”的新形势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临港型经济和都市型经济体系的要求,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人员队伍,这就须要借助于教育服务这个平台。根据我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对产业人员的素质需求,通过成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就业大军,而外来务工人员正是一支主力军。这样的培训既符合企业需求,也符合务工人员的需要。

4.完善服务机制,提升质量原则。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各地都已纷纷重视,尤其是在资金、政策层面越来越受到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具体的操作层面(尤其是最基层的操作者)还缺少必要的机制。通过研究,希望在对外来人员的教育服务、培训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为有效的提升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寻找思路。我们一方面创造条件争取资金解决办学困难,从而不断提升骨干班的培训质量、扩大培训面;另一方面又从员工的生产质量角度,开展了才艺比赛、小型体育比赛、征文及节目主持人比赛,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也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和互相交流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