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与平台的主动创建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与平台的主动创建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就是企业与大学之间双边协调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多维向量连接体系。这三个维度的结合构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主动创建模型。因此,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主动构建中来看,首先,企业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与大学进行知识合作的重要性。这表明,关系网络在促进知识流动与分享上是有效的,因此,关系网络平台的建立是帮助产学双方实施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三、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与平台的主动创建

1.网络的主动创建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就是企业与大学之间双边协调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多维向量连接体系。如图4-4所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动创建网络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的属性和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的方法。在该模型中,网络节点就是参与知识共享的企业或大学。网络节点的属性是指网络节点的一切特征及组织的各种资源。其中组织的资源包括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专有技术等在内的可共享的各类知识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比如知识型员工、管理型员工、关系型员工等),也包括资金、市场、关系网络等非知识资源。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的方法就是指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之间通过什么方法连接起来。连接方法有显性交易、隐性交易和组合交易等。网络节点(企业或大学)之间连接起来后,组织之间就有信息、知识等资源流动。

知识的流动是在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双向运动,知识共享可以看作产学合作双方知识流的创造性运动,也就是说知识共享是整个产学合作中所有知识主体间的互动结果。我们可以把合作过程中两种类型的知识(来自大学的基础知识和来自企业的应用知识)看成为一个维度;双方在知识共享网络中进行着单向或双向的知识共享,把这种单向或双向的流动作为另一个维度;同时,把双方的三种合作关系(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作为第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的结合构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主动创建模型。四种知识共享方式是按照知识流动方向与知识的不同类型以及双方的合作关系来划分的。四种方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145]

img73

图4-4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主动创建模型

本书在第二章中分析过,知识共享一般存在简单的非互惠给予、买卖交换和互惠交换三种形式,而互惠交换是知识共享的主流形式。所谓互惠交换,就是知识的提供者之所以愿意让别人共享自己的知识,其目的就是他也能共享别人的知识。图中四种方式含义如下:方式一:代表单向的基础知识交换模型;方式二:代表了互惠的基础知识交换模型;方式三:代表了单向应用知识交换;方式四:代表了互惠的应用知识交换模型。

知识共享的程度与水平将随着合作双方的信任关系而发生改变,三个维度上的值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促进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向深层次发展。但是,信任只会减少知识保护的必要性,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必要性。Patricia指出,信任与合作并不必然存在正向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46]

这四种合作方式将在不同合作环境中以及信任、合作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每一种方式既有可能促进知识共享,也有可能阻碍知识共享。合作双方是否能在目标蓝图及心理距离上取得一致,显然将影响到知识共享的绩效。因此,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主动构建中来看,首先,企业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与大学进行知识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基业长青,与大学之间形成的知识共享网络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外部知识、提高创新速度和保持长久竞争活力。企业的管理层要克服过分注重市场回报的短视行为,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大学基础知识为依托,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把产学合作扩展到企业产品创新的“前竞争”上,以扩大企业竞争优势地位。第二,企业要加强组织内部学习机制的建设。前文研究表明,知识禀赋程度越高、内部知识越深厚的企业,因为更好地具备了评估和开发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共享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要在公司内部大力提倡学习型文化,力图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三,企业与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可以为组织积累社会资本。企业可以邀请大学里面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任职或挂职,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主动向大学进行技术咨询,寻求技术转移;通过签订技术协议与大学进行项目的联合开发;利用一些科技交流活动与大学专家学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双方的社会联系,积累诸如信任、联合语言等形成网络所必需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双方的合作创新。最后,高校要转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研发。高校的知识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科技成果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价值。大学要突破传统的教书育人与基础科学研究的二元定位,主动引进企业应用知识,改革大学教学、服务与研究机制,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成果向产品形式的转化,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1]

2.关系网络与信息网络平台的主动创建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不仅要形成共享网络,还要依靠交流共享平台来帮助共同整合知识,以推动知识双向流动与共享。当然,在产学合作共建实体的交流共享平台中,其结合紧密程度、氛围、合作方式等都会影响到知识共享的运作过程。

因此,从构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所用的知识载体来分析,还应积极创建关系网络与信息网络平台来推动知识共享的实施。关系网络平台是一种资源交换平台,对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知识的获取能起到关键作用;信息网络则是基于信息传递技术的双向链接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和知识距离,加速知识分享。

一方面,关系网络理论指出,个体行为是嵌入在一个具体的社会联系系统中的,知识共享的运作显然也是需要网络支持的。关系网络的建立可以减少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降低合作创新的风险[147]。世界著名的丰田公司就是依靠强关系网络建立了多种制度性的程序,促进了知识在多个方面的互相流动。这表明,关系网络在促进知识流动与分享上是有效的,因此,关系网络平台的建立是帮助产学双方实施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首先,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过程中识别潜在的关系网络及处于网络中的核心人物。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的关系网络可以按照互动强度、情感密度、信任程度和交换方式四个维度将知识共享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弱关系”。产学双方的管理者要识别潜在的关系网络,对这些“强关系——弱关系”模式下的潜在网络给予识别和有针对性地培育。同时,管理者还必须注意识别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人物。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节点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核心节点,这些节点具有较高的知识共享效率,能创造倍增关联价值,对其他节点的运作有示范和一致的效应。对处于中心节点的员工,管理者必须加大激励力度。

其次,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建立共有知识库。通过共有知识库的建立,为产学合作参与知识共享的双方提供一份“知识地图”,帮助他们提高共有知识的检索与使用效率,通过双方的互动形成个人关系网络。同时,有意识地促进员工在不同组织中的流动,完善人际关系网络,降低知识搜寻成本。如企业派遣员工参与大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团队或者大学派遣员工参与企业的市场开拓等。

第三,建立良好的网络互动机制。如通过某些团队会议、专家论坛、项目小组等形式来促进跨域知识共享,这样可以加速知识在网络中的流动,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另一方面,要保证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获得成功还必须依靠信息网络的建设。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深刻而广泛的。对于跨越产学两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知识共享活动来说,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促进组织的开放,与合作伙伴的联系更紧密,沟通更便捷快速等优点。因此,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进行;建立虚拟合作研发实体,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高研发效率;在知识的互动传递中建立信息定期发布机制,来加快知识的流动。畅通、快速、实用、便捷的信息网络的建设是推动知识共享不断深化的关键要素,产学双方应反复探索,建立符合知识共享特征的信息网络,以提高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运作效率[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