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5月,舞剧《大梦敦煌》首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2009年7月,甘肃省秦剧团创排演出的大型秦腔《大河情》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演出剧目。2010年7月,甘肃省歌剧院排演的甘肃省首部音乐剧《花儿与少年》登上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的舞台。2010年1月,“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隆重开馆。

一、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号称戏剧大省,西部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歌剧《向阳川》、陇剧《枫洛池》等在全国的广泛传唱,标志着我省戏剧创作生产的第一次高峰,这些精品剧目奠定了甘肃戏剧大省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舞剧《丝路花雨》、话剧《西安事变》、京剧《南天柱》、舞剧《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剧目风靡海内外,书写了甘肃舞台艺术创作的又一次腾飞。2009年甘肃戏剧大获丰收,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获中宣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陇剧《官鹅情歌》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秦腔《大河情》在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汇演中揽获金奖在内的8项大奖,新版舞剧《丝路花雨》在北京参与奥运文化艺术展演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演,获得热烈好评,这部经典民族舞剧至今已上演1650场,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达320多万人次。2010年,甘肃戏剧再接再厉,以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为重点,以打造文艺精品为突破口,不断推出具有甘肃特色的优秀作品。秦剧《锁麟襄》在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评选中,囊括“改编剧目大奖”、“综合演出金奖”等9项大奖,并正式入选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陇剧《苦乐村官》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秦剧《大河情》、话剧《兰州好家》、陇剧《苦乐村官》、杂技剧《敦煌神女》荣获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这些不同剧种的作品成绩斐然,形成了甘肃舞台艺术创作的第二次高峰,甘肃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戏剧大省的目标。目前甘肃戏剧呈现的主要特点为:

(一)敦煌题材舞台剧日趋成熟,市场商演份额大幅增加

甘肃歌舞剧院编排的主题歌舞《敦煌佛印》于2010年5月拉开了广东巡演帷幕,这一从敦煌千佛洞历史印记中走出来的舞台艺术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堪比“千手观音”的优美舞姿和灿烂的敦煌文化。此次巡演是省歌舞剧院“西艺东输”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该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次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

2010年5月,舞剧《大梦敦煌》首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该剧在十年内,演出场次已达到800余场,票房收入8000余万。《大梦敦煌》及“《大梦敦煌》现象”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领域产生了独到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成为中国舞剧市场化运作的典范。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已成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最重要的两块基石。

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甘肃省杂技团根据市场量身打造的杂技乐舞剧《敦煌神女》,为游敦煌的中外宾客提供现场感受敦煌文化艺术魅力的平台,现已形成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之后,敦煌旅游的第三大品牌项目。

(二)加大对历史题材的挖掘,充分展示地域风采,地方剧团创作质量上升

定西市秦剧团创排的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秦剧《百合花开》,开创了甘肃省市级剧团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先河,该剧也是甘肃省首部公益性大型剧目。2009年6月,该剧参加了《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参演奖,成为在国家级展演中全国唯一入选的地市级院团,也是甘肃省近年来登上国家级大赛的唯一市级剧团。

2009年7月,甘肃省秦剧团创排演出的大型秦腔《大河情》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演出剧目。《大河情》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部少数民族抗日历史的舞台剧,该剧首次将原生态的“花儿”搬上了戏曲舞台,浓郁的西部文化元素魅力十足。

会宁县秦剧团新创大型秦腔现代剧《红色热土》,把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的重大历史事件,首次以秦腔戏剧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是地方剧团凝练红色文化的一次成功探索。该剧在2009年11月“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活动中获多项大奖,填补了白银市专业艺术团体在全省戏剧调演获奖的空白。

2010年5月,兰州市戏曲剧院创排的秦腔现代戏《黎秀芳》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为“5·12”国际护士节献礼成功首演,被誉为“提灯女神”的黎秀芳的艺术形象首次以戏曲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2010年7月,灵台县秦剧团修排演出了大型秦腔历史剧《皇甫谧》,彰显出中医“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的不朽形象,进一步弘扬了甘肃的中医药文化。

2010年7月,甘肃省歌剧院排演的甘肃省首部音乐剧《花儿与少年》登上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的舞台。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少年》以民间“花儿”为音乐创作载体,在保持“花儿”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现代艺术与时尚艺术融入剧中,令人耳目一新。

(三)陇剧再崛起,嘉奖频传

陇剧是甘肃省的代表剧种,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流行于甘肃庆阳地区的民间皮影艺术陇东道情发展而来,被戏剧界盛赞为“陇上奇葩”。省陇剧院创排的大型陇剧《官鹅情歌》,是陇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部大戏,在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以后,又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这是甘肃省继舞剧《大梦敦煌》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字号”的舞台剧。《官鹅情歌》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日臻完善,标志着有50年历史的陇剧走上了又一个艺术高峰。2009年,在“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省陇剧院创作的现代陇剧《苦乐村官》获得二等奖,成为继《官鹅情歌》之后,陇剧为甘肃增添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2010年5月,《苦乐村官》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这也是继陇剧《天下第一鼓》为甘肃实现“文华奖”零的突破后,甘肃陇剧再度问鼎“文华奖”。陇剧为我省建设戏剧大省铺下了又一块坚实的基石。

(四)加大文化创举和文化工程,搭建甘肃省戏剧文化交流的平台

2010年1月,“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隆重开馆。“中国秦腔博物馆”堪称国内内容最为丰富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它的建成是“文化兰州”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兰州作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的一项盛事。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文化创举和文化工程,对于研究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源流与特点,开拓和开发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探寻未来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010年8月,“金城第一戏楼”在兰州正式开门迎宾。“金城第一戏楼”是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它的投入使用甘肃我省文化建设项目上的又一成果,是加快戏剧大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金城第一戏楼”不仅填补了我省缺乏专业戏曲舞台的空白,将有力促进我省戏曲演出市场的发展,同时为加强省内外戏剧演出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五)积极打造精品创作,扩大甘肃戏剧的知名度

2009年以来,甘肃省戏剧创作和演出在全国大展风采,大获丰收,扩大了甘肃省文化在全国的影响。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话剧《老柿子树》、秦剧《大河情》这4部剧目被中宣部、文化部选调赴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成为全国入选剧目最多的省份之一,位居西北之首。这4部剧目的晋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提高了甘肃戏剧的知名度。

2009年12月下旬至2010年3月上旬,杂技剧《敦煌神女》剧组赴台湾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演出,共演220余场,观众达30万人次,这次演出在台湾刮起一股强烈的“敦煌风”,引起了轰动。

2010年9月,上海世博会“甘肃活动周”期间,甘肃省的文化演艺项目走向了国际性盛会的舞台,大型主题综合艺术节目《炫目甘肃》,体现了“敦煌、丝路、多民族”主题与风格,整台演出从甘肃民间舞蹈、独有少数民族舞蹈、敦煌舞蹈、民间音乐、戏曲等方面展现了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迎来一片喝彩。原生态乡土歌舞展示剧《梦幻九色鹿》更成为世博园中视觉盛宴的璀璨亮点,掀起了观众对甘肃文化的热捧。

2010年,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进人实施阶段,众多剧目在进一步修排打磨基础上冲刺国家级奖项,一批现实题材作品将筹备编排,涉及历史、工业、农村等多种题材。新版舞剧《丝路花雨》在修改提高的基础上拓展更为广阔的演出市场;省话剧团对《兰州好家》加工提高、精益求精,同时创作通俗市井剧《兰州大碗》;省京剧团继续提炼京剧《丝路花雨》力争冲刺十大精品剧目,同时酝酿一部以青藏铁路为题材的现代京剧;省陇剧院积极筹排《西狭长歌》,进一步修改剧本《梦城遗鼓》;省杂技团以市场为导向修排《敦煌神女》,争取向精品冲刺;省陇剧院打造出国版的《官鹅情歌》,将陇南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推向世界。

(六)本土化戏剧呈“一多一少”现象

目前,甘肃省戏剧演出呈现“一多一少”现象,“一多”是指以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创作素材的剧目比较多,“一少”是本土剧种少、舞种少、歌种少。甘肃的地方戏剧剧种有16种,舞种有168种,歌种有110种,民间曲艺曲种有143种。然而,从2009年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可以看出,除京剧、豫剧外,所呈现的地方剧种只有陇剧、秦腔、秦安老调戏等,而那些流行于甘肃民间而又受民众喜爱的高山戏、采茶戏、鼓子戏等艺术形式没有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本土剧目在对本土文化极具深度的开掘和成功展示上还远远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剧目只触及到了本土文化资源的皮毛,而忽视对本土文化资源内涵的完整性认识。有些编剧与导演的创作思维缺乏当代意识,使得文本构思、舞台手法显得陈旧,个别剧目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痕迹。“一多一少”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是传统历史文化与崭新时代气息的融合?本土文化究竟怎样向世界展示魅力,而非一般的罗列与堆砌?这一问题,在今后文化战略发展中、在甘肃戏剧的前进中不可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