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成功”教学模式

“自主成功”教学模式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帮助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帮助学生为主的情况下,以诱导、触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目标,帮助学生取得既定活动的成功及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帮助成功”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以往学习困难学生反复失败的课堂教学实际而提出的一种带有矫治性策略的模式。

第五章 成功教育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帮助成功”教学模式

一、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涵义及运行框架

所谓“帮助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帮助学生为主的情况下,以诱导、触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目标,帮助学生取得既定活动的成功及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帮助成功”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以往学习困难学生反复失败的课堂教学实际而提出的一种带有矫治性策略的模式。在生源不变、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克服失败者心态,积极、主动地争取学业的成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最终多方面地发展自身素质。该模式以“帮助学生学习成功”为轴心,按照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与原理,制定相应的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该策略具体表述为: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其指导原则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正效性评价、主动学习;其教学效果是以学生的点滴“成功”以及相关评价为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合乎学生心理要求与发展实际的支持性、保护性、促进性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以及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获得成功的机制。换言之,该模式是在既有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依据成功教育的原理改变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实现的,因此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它隐含着更为深刻的成功教育教学的理念,也为成功教育思想的普及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这一模式的适用范围,包括具体学习活动中以下一些学生个体:

——学习的实际可能性较差者;

——学习习惯较差者;

——自我概念消极者。

正因为如此。“帮助成功”教学模式便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知识传授的灌输性

运用这一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学生则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步一步地接近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知识的传授途径主要是灌输,因而教学的信息通道基本上是单向的。这样的教学,其突出的长处在于教师完全可以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教师完成“教”的任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其明显的缺陷就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唯教师马首是瞻”,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参与程度不高。当然,对于学习困难学生这一特定对象(亦可视为特殊群体)而言,在其心智基础相对薄弱的初始阶段,这又是很难完全回避的过程。

2.学习活动的模仿性

按照“帮助成功”的模式实施教学,教师的“教”,主要就是“传授”;学生的“学”,主要就是“模仿”。具体表现为: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例题怎样做,作业就怎样做;对于所学内容,只须知道是什么,不必知道为什么。这种模仿,主要还是一种机械性的模仿,其间尽管也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成分,但这种参与仍然带有明显的模仿性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还难以得到较好的发挥。当然,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模仿”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必要的过程,作为“启蒙”,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考察人的发展,差不多都要经历“模仿—试探—创造”的过程,所以,“成功教育”并不一概拒绝模仿,只是提倡“减少传授模仿,增加尝试探索”。

3.成功体验的浅层性

一般说来,“帮助成功”教学模式主要是从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的,这种适用对象上的浅层性,决定了其最终成功的范围和力度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和制约。特别是在以“帮助成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成功机会相对层次较低,且其所获得的成功也主要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学生自己也感到这是“低要求”前提下的“成功”,因而学生的成功体验往往处于较浅层次,而且也不够稳定,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向高一级层次的目标迈进。

三、“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虽然“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确存在着某些局限,但它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早期转变是积极而有效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扬其长而避其短,运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它完全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从操作层面上考察,“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实施要领具体表现为“低、小、多、快”的教学策略:

“低”即“低起点”,就是要摸清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我们通过问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习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起点。

“小”即“小步子”,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多”即“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通过逐步积累而得到实现,这种良性的循环,又大大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快”即“快反馈”,就是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低、小、多、快”的教学策略是教学改革实践的产物。首轮试验中,研究者们总结了以往教学中的四种主要弊病:一是不顾学生原有基础,目标起点过高;二是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快速完成进度;三是偏重知识讲授,学生缺少实践;四是教师只顾宣讲,轻视效果反馈。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低、小、多、快”的“四字要诀”。作为一种操作性策略,它对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争取学习成功是很有帮助且非常有效的。后来,“低、小、多、快”的教学策略在各地的教改实践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和普遍采用。

第二节 “尝试成功”教学模式

“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是“帮助成功”教学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变单纯以成功的体验与评价作为引导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探索活动与尝试成功为引导,是向“自主成功”目标的过渡与转变。

“尝试成功”的具体内涵是: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尝试,获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习、探索与尝试的“成功”体验,形成学生更为自觉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评价,通过更为积极、主动的主体性探索与尝试,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一、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构建

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对“帮助成功”教学模式的反思。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步发现“帮助成功”的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着某些局限,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你帮助他,他就成功,你不帮助他,他就不动。大家在认真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感到“帮助成功”尽管是学生发展的必然阶段,但其自身某些特征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毕竟只能满足学生低层次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帮助”下的“成功”,不足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追求,其潜意识中感到这种“成功”并不是全靠自身力量获得的,因而自我成功感不很强烈,难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

二是对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研究。在随堂课、研究课、示范课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模仿的成分比较少,通过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尝试探索较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能力发展快。大家直觉地意识到:其中的尝试探索,正是学生从教师帮助成功而进入自主成功境界的重要因素。

三是对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的预测。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让学生经历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新的教育价值取向。

在上述三方面思考的基础上,成功教育的研究者们综合东西方教学模式的积极因素,建立了介于“帮助成功”与“自主成功”教学模式之间的中介性教学模式——以减少传授模仿、增加尝试探索为特点的尝试成功教学模式。

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相对于“帮助成功”模式而言,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的成分要少一些,而学生“尝试”的成分则逐步增加,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这一典型运行模式,其主体大致上由五个部分组成:

1.准备练习

试活动开始之前,先让学生做准备练习,为解决尝试题做好铺垫,即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尝试题,由“温故”而达到“知新”的目的。具体地讲,尝试活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一,主体有尝试的意识、动机、欲望,此为本能的激发;其二,主体有相关知识(旧有知识)的储备,此为尝试的基础;其三,被尝试的事物必须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旧知识是尝试活动的物质基础,否则,所谓尝试就成了瞎猜和盲动。因此,学生须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才能去尝试,当学生面临新的尝试时,就要先做一番奠基的工作,这就是每一节课须先行安排准备练习的道理所在。同时还得注意,要求学生尝试的新知识必须是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准备练习,练习的内容一方面要切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实际,另一方面必须紧贴新学习的内容,为学生的“尝试成功”服务。

2.出问题

尝试自问题始,没有问题则无法尝试。问题提得好,学生就能介入尝试过程,所以,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要有合理的呈现序列和适当的呈现方式,更要切合教学的目标要求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同时还要力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这些与学生愿否尝试及尝试效果的大小呈完全正相关态势。

3.生尝试

即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做一做,自行学习新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其间,教师对学生的尝试活动要有所点拨,而绝非彻底放手,这里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技术与技巧。可以将知识的掌握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知识发生过程,由旧知导入新知,即教师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这种对比,实际上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差异点和转换点,这一过程其实是开始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为主的过程,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其二是知识运用过程,以尝试作为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由教师讲授为主变为学生尝试为主,是理性认识的阶段。

这一过程在具体操作时又可分为两步:

一是自学课本。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此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本中去探索,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尝试练习。通过自学课本,大多数学生对于如何解决尝试题已经胸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尝试题,进行扩展性尝试,并及时掌握反馈信息;然后,依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练习,此为巩固性尝试。

4.效果评价

尝试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评议讨论:谁做对了,做对的道理;谁做错了,做错的原因。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其间,教师也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反馈信息,结合学生的讨论适时地对学生予以评价。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继续尝试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学生尝试成功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尝试失败时,要给予指导性评价。

5.教师讲解

这里的所谓教师讲解,与传统的讲授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对学习的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思路,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讲解就可以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上述五个步骤是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尝试成功”的一个基本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既可增减,也可调换,又可结合。必要的时候,其后面三步可以反复运行。总之,应当依据“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原则精心设计。

在实践中,人们还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一典型模式,设计了一些独具个性的变式,如主体序列尝试模式、问题情境尝试模式、“目标—层次”尝试模式、“认知—体验”尝试模式等。这些模式源于典型模式,却又高于典型模式,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且还融入了现代教学论的某些新思维、新理念。

二、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实质构成

这里所说的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行尝试探索为主导活动而使教学获得成功的教学运行模式。

在日益深入的研究中,成功教育的研究者们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地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反复验证,把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实质构成(即基本精神)主要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要义;三个目标;四步运行方式;五项基本措施。

所谓一个核心,即:学生为主体。

所谓两个要义,即:减少传授模仿,增加尝试体验。其关键在于变“记”为“试”,从“仿”到“创”,由“认知”而“体验”。当然,传授模仿的教学模式也并非完全没有尝试体验的成分,只不过它是隐含的尝试体验或者尝试体验的因素很少而已,事实证明,显性的尝试体验(诸如喜形于色、溢于言表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谓三个目标,即:激发成功心理,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益。三个目标的综合,是学生学科素质的提升。

所谓四步运行方式,即:定向(目标导向,准备性训练)—研读(钻研例题、课文、资料等)—试练(尝试练习,积累经验)—巩固(反馈、强化,掌握规律)。

所谓五项基本措施,即:想(遇到问题先想一想,弄清题意及要求);试(根据现有资料或有关提示,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议(反思尝试过程,讨论正误得失);练(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验证性练习);做(付诸实践,使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三、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师队伍培训

为了培养适应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成功教育的研究者和实施者主要抓了以下凡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改进力法

改革之初,教师中主要有三个顾虑:

一是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老师们一开始觉得把学习困难学生教会已经很不容易了,认为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自己掌握知识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对此,学校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让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用事实来教育大家。然后让第一线教师模仿顿悟,来体会学习困难学生的确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成功的。

二是认为传授模仿效率高,尝试探索费时长,担心质量下降。首先为教师卸包袱,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并引导大家认清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短期看,一节课一节课看,传授、模仿效益似乎要高些;中长期看,尝试探索一开始可能效率低一点,但学生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从而推动高层次能力和成功心理的发展,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三是学生真的动起来,教师觉得难以控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可能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思维方式,教师确实很难控制,但课堂活跃起来了,则迫使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这是件好事情。因为事实证明以往那种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状况,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导致教师的水平越来越低。学生动起来,教师才能感受到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动起来是教师提高的原动力。

(2)剪裁教材,配套改革

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学校坚持以学生实际为基准,以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依据,对现行的教材进行解读、剪裁。这项工作可用三个调整,四个特点来进行概括。三个调整:调整教学要求;调整知识序列;调整教学时间。

四个特点:准备、分层、尝试、自学。所谓准备,是将相关知识的重温或再现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和参与尝试活动的支撑:所谓分层,就是从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置多个台阶,分步到位,化难为易,创造成功机会;所谓尝试,就是改变传授、模仿为主的模式。通过创设尝试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逐步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成功能力和成功心理;所谓自学,即凡是学生能自学的地方尽可能安排学生自学。

(3)系统培训,反思总结

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改革,既需要掌握成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也需要实践基础上的反思研究,更需要把两者更好地结合。经过申请批准,成功教育研究所适时地开设了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改革的“职务培训”课程。课程设计中既有成功教育的基本理论,也有学科教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内容。讲课方式有系统传授,也有观摩示范,也有录像片断的案例讨论,还有课题的研究,深受第一线教师的欢迎。

与此同时,试点单位还十分重视引导在教师实践基础上进行反思、研究。学校大量地开展公开教学活动,进行录像定格研究,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环节、片断,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合理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的实践理论化、系统化、操作化。

2.运用尝试成功模式改革课堂教学

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一是减少传授模仿与增加尝试探索有机统一;二是提高基础知识学习的效益。根据以往的实践,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和策略,下述三大环节是“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关键性操作环节:

(1)尝试情境的设计组织

学生尝试探索可以是学生自发的,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为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即由教师通过问题情境设计为学生尝试探索提供空间,因此尝试情境的设计组织就成为学生尝试探索能否成功的关键。

尝试情境的设计组织本质上是对教材、学生,对优秀教学经验与教师自身的解读。其主要构成物是问题和材料,具体可包括语言、图形、实物、表格等。

尝试中问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经验中的学生问题,归根结底要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问题。至于材料,可以是文字的、声音的、影像的、实物的,也可以是事件,或者场景等。

尝试情境设计组织的要求:

第一,要具有一定的可尝试基础,不是所有的问题和材料都让学生尝试,而是选择当前教学要求所必需的内容,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学习障碍来设计组织尝试情境。学生对尝试的材料应有一定的了解,尝试所需的知识和方法应是学生已知的。对比较新颖的内容,学生须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较快地掌握,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和现实生活情形,已经具备的,就是新材料的可尝试基础;尚未具备的,应在学生尝试之前为之作好铺垫。

第二,要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体验,即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学生个体新旧知识能力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

第三,要在学生的感受阈限内,即单个问题能让学生感受理解,各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具有一定层次性、连贯性、中继性,使学生在尝试中能逐步理解问题链间的整体联系。

同时,还要有利于开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第四,要留给学生尝试的空间,使外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内情境的激活与启动。如定理、法则类的教学,可放宽1~2个条件,使学生逐步逼近科学结论。尝试情境设计组织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隐性化,从而促使学生主体作用显性化,因此,在设计和组织尝试情境时,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展其求异思维。

第五,要注意尝试的结果具有可观察(或可测量)的特征。尝试本质上是对情境所隐藏的特征进行开发,经过开发,这些特征应能清晰地显露于表层,便于学生观察、发现和理解。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尝试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有比较充分的预见,适度控制尝试结果的发散程度,以解决源问题为中心来引导学生。

第六,要使事物所隐含的特征便于学生归结。对事物特征的发现,通常是通过概括、类比、联想等方法归结形成猜想,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使学生将发现的新事物、新知识的特征与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2)学生尝试探索,教师点拨引导

尝试情境设计组织只是创设一个空间和条件,诱导学生参与尝试探索,从而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和运用的过程,尤其是允许学生经历一个由尝试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等,由于各类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方式不一致,尝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往往并不一致,甚至于某些学生前后几次的尝试也不一致,教师则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思维方法,适时地点拨、指导,使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教学相长。这里的关键是允许学生有一个试误的过程,不要急于定调子,尤其是不要急于说出正确的答案,而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试误中找到正确的因素,诱导学生自己经历这一过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教师如能经常在教学告一段落时,多问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的思维有时是跳跃的,不管其正确与否,这是他们勇于尝试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暴露思维过程,说一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往往会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补充、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错误的过程、结果中找到积极因素,并善于引导学生自我纠正,相互帮助。随着学生尝试力度的逐步加大,教师教学的可控性程度则相对减弱,这是尝试过程的正常发展,此时,教师可采取举实例、教方法、提建议等措施调节教学进程。有时教师反问一个问题,或者引导学生返回到条件上去思考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

根据以往的实践,教师的点拨引导与三个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事前准备,准备充分,才能诱导得法,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二是语言运用,要少用陈述句,多用疑问句,问题的指向性要清楚,意思表达要确切,不能产生歧义,提问语言要简洁易记。三是问题链结构要清晰,或总分,或并列,或演绎,或归纳,不要交叉错杂,尽量避免跳跃,要有合理的呈现序列。

(3)评价扩散

尝试成功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尽管教师在事先应加强预测,但较难穷尽各种可能性。如何正确评价各种试误,并将尝试成功的成果不断扩散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一是强调对尝试欲望与尝试过程的正面评价。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尝试探索是尝试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不敢于尝试,尝试成功的能力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尝试欲望和发散性思维要给予鼓励,其间,首先不是评价尝试结果正确与否,而是评价学生是否勇于尝试。

在此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的尝试过程,学生尝试结果往往不一定正确,但在尝试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孩子尝试的勇气与某些正确的因素,这恰恰是最最宝贵的,这种经历正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二是强调观察理解式的评价。

过去,教师往往过多地站在学科科学性的立场上去评价学生尝试结果的正确与否,因而常常对学生的尝试失败不能理解,甚至于认为他怎么会这么想的。当然,站在学科科学性的立场来评价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尝试探索中独立自主的特有认识方式,并给予一定的理解,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把握学科的科学知识。因此,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提倡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以便于教师和其他学生观察其思维轨迹。其间,不管学生怎样想,教师都有必要给予理解,因为再错的尝试,也是主体的尝试,教师不理解就不可能帮助学生从尝试失败最终达到尝试成功。

三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中,它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的主导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尝试过程的总结交流,也是学生对自身尝试能力、尝试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实践证明,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更在乎同伴的评价。

3.尝试教学中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

尝试教学的宗旨不是限制好学生的发展,也不是以牺牲差生为代价,而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原有水平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中,人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注意为差生尝试提供必要的相关的准备知识。

(2)在尝试情景的设计中,尽可能减少无关知识的干扰。

(3)尽可能在同一个情景中,让各类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参与到尝试中来。

(4)注意设计不同问题,让不同孩子参与到尝试中来。

四、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效果

1.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以数学试点为例,试点教师基本做到一半时间传授模仿,一半时间尝试探索,教学进度按时完成。几次统一抽查,考试成绩均略高于同类学校,实施尝试成功课堂模式改革的大多数教师,与未参加试验的同类教师相比,都有一定的提高。实验的初步结果说明,这种模式教师是可以掌握的,也是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的。

最近,研究者运用无记名方式在闸北八中预备年级和初一年级928名学生中组织了一次关于数学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其中有关项目为:

第1题:你现在对数学课的态度(A、很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大喜欢;E、很不喜欢)。

第2题:你觉得现在老师上课的特点(A、讲得很少;B、讲得较少;C、和以前差不多;D、讲得较多;E、讲得很多)。

第3题:你觉得现在自己在课堂上活动与练习的机会(A、很多;B、较多;C、和以前差不多;D、较少;E、很少)。

第4题:你觉得现在的数学学习比过去(A、容易;B、较容易;C、差不多;D、较难;E、很难)。

第5题:你觉得自己的数学成绩比过去(A、进步很大;B、有些进步;C、维持原状;D、下降;E、下降很大)。

调查中,研究者还对学生每天用于完成数学作业的平均时间进行了了解。有189人为10分钟以内,占被调查对象的20.37%;有508人为20分钟以内,占54.74%;有156人为30分钟以内,占16.81%;有64人为40分钟以内,占6.90%;有11人为40分钟以上,占1.19%。

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学生座谈会反映:过去老师告诉我们法则,我们模仿例题进行操作,很容易忘记;现在老师很少讲,总是引导我们自己尝试探索,学到的知识不用死记硬背,易于掌握理解、运用;我们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不再害怕学习了,有了信心,有了积极性;我们觉得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我们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了。事实已经证明,运用这种课堂模式上课,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提高。其实,学生尝试的欲望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考试中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来,但学生的素质提高是实实在在的。

3.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

运用“尝试成功”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和心理素质诸方面的提高。

(1)知识素质——认知程度深化,智力水平上升

这里所讲的知识素质的提高,不是指单纯的知识量的增加,更主要的是表现为知识的质的提高。运用“尝试成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理解率、记忆率以及举一反三的融通率明显上升;其知识的尝试、广度也显著加大;他们掌握知识的巩固性、知识目标的达成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因此,此处所讲的知识素质,更确切地说是智力素质。

(2)能力素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勇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按照“尝试成功”的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勤于动脑,积极探索,以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为骄傲,以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也同时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素质——多角度思维,多方法择优

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方法”,不能与“能力”混为一谈,更不是技术和能力的简单相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较接近于“智力技能”这个概念,这里暂且将其作为“方法素质”来研究。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学生拓开了思路,往往不满足于只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技巧,分析综合。选择最佳解题方案。他们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善,诸如逃避作业、抄袭作业之类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

(4)心理素质——学习自信心增强,成功心理逐步形成

成功教育的本质追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其成功心理和塑造完美人格。“尝试成功”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体现这一目标要求。通过“尝试”过程的反复运作,不断地予以强化,学生逐步从自卑自贱、无所作为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失败感下降,成就感上升,尝到了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成功喜悦。良好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第三节 “自主成功”教学模式

一、“自主成功”教学模式的操作定义

自主成功,顾名思义,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独立自主地作出行为选择,以达到成功目标。所谓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特指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依靠自己对整体教学内容与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自主地规划设计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自主成功,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不是完全脱离老师,并不排斥适当的“教”的参与,更不否定必要的“教”的作用。独立自主,不是做“孤家寡人”,也不是自由作主、随便作主,它必须服从教学目标任务的需要,符合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

二、“自主成功”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

“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己主动争取成功的品质。该模式主导下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成功的过程。在现阶段已远远超出了经典教学模式的范围。也就是说,传统课堂以及课堂教学这种经典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空间,已经无法包容、涵盖“自主成功”教学的全部过程与内涵。成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重心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倾斜,以及课堂教学空间指向未来的开放性,在此表现得非常突出。可以设想,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将可能是包括网络化的、交互式的以及远程教学在内的“超级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尝试的教学方式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对课堂教学的前景性展望来说,这将导致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性变革。在人类正迈向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可以部分想见的了。而成功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所体现出的创新力与生命力,也正在于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已明显地退向了后台。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而教师则依据预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各类资源,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选择资料后,自觉地去寻找相关的周边资源,并充分激活、调动自身知识结构中的已有资源,进而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提炼、整合,最终得到结论,形成新的知识,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则由以往的“帮助者”变为现实中的“点拨者”,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三、“自主成功”教学模式的运行预期

成功教育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主要还集中在“尝试成功”模式上,对于如何实施“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尚处于前期的设想、探索之中。上面所展示的,只是“自主成功”教学模式的大体框架。根据成功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应该由这一框架衍生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变式结构,因为该框架只反映了模式运行的主要环节,而各环节中的“自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虽然目前还不能尽述其详,但总体上的思路还是比较明晰的。据研究者介绍,“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将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教师引导角色的进一步淡化和帮扶作用的进一步弱化;

——学生对尝试活动的自我评价;

——学生试误过程的自我引导;

——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

——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教学的阶段性设计和整体性调控。

总的来看,“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比之“尝试成功”模式将更具教育时空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信息处理的灵活性。学生的自学成分将大幅度地加强,其对学习活动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能力将明显地提高,从而形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的机制,即通过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阶段的循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换言之,“自主成功”的教学模式将在新的层次上倡导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追求。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自主成功”教学模式将大有用武之地。远程教育、网上学校、人机对话……,使学习困难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走向“自主成功”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人们有理由相信:对学习困难学生而言,“自主”,不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成功”,离他们已不再遥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