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活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教学方法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看,与以往教学方法体系的区别不大。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不同的,实现教学目的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其高下更是一目了然。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应当是师生共同活动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活动教学理论的明显特点,也是与以往教学方法观根本的分歧点。

第二节 活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活动教学方法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看,与以往教学方法体系的区别不大。如活动教学方法体系中既有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又有现代教学的发现法、研究法等方法。但从总的指导思想和所依据的教学认识过程来说,它与以往教学方法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与人类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方法观

根据活动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发展史的考察和分析,认为教学方法的进步离不开人类认识方法进步,不同时代认识方法的水平决定了当时教学认识活动的水平,也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例如,演示实验和观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只有在近代科学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而解决问题的探索发现法也只有在现代科学假说出现以后才能被引进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宏观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按人类认识方法进步的阶段分出不同的教学认识水平,再以不同的教学认识水平组成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这样的分类基础,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如小学教学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可以按传授知识的水平由教师演示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由来和应用,再让学生练习巩固该公式;也可以从发展能力的角度,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圆面积公式和长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然后加以应用。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不同的,实现教学目的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其高下更是一目了然。与过去那种就方法论方法、方法与目的关联不大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活动教学理论主张在教学认识水平为分类基础的教学方法观,较之以往教学论的分类更为科学,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二、以师生共同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理论

以往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相配合的方法体系。如教师的示范法必须与学生的模仿法相结合,讲授法与记诵法、演示法与观察法相联系,这是与长期以来与“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定义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看起来,这种方法体系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特点,也强调师生双方的合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两方面方法的脱节或分离现象,即学生并没有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或教师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这说明以往教学方法是只从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去设计的,没有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的行为模式,看作统一的活动过程。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应当是师生共同活动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活动教学理论从教学方法本身的发展历史中看到: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师生间协同作用越来越加强。例如,在教育发展的初期,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讲授与记忆活动的协同作用是在教师、家长的督促之下,通过学生意志力的作用才能实现的;而在近代的直观教学中,由于教师所演示的实验过程或实物图像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相配合的观察、理解活动就不再像古代那样带有强制的意味;在现代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表现自己能力的跃跃欲试情绪更使这种协同活动成为主动、积极的过程。因此。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应当是师生根据被研究客体的运动规律,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掌握现实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它不仅是师生间协同活动,而且是一种统一的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活动。

三、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

以科学认识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活动教学理论的明显特点,也是与以往教学方法观根本的分歧点。以往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同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因而不能将科学认识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科学认识活动与教学认识活动一样,都是认识主体在对客体不断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客体新本质,从而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对客体认识的过程。它们之间如果说有不同,那也只是量的不同而无质的不同。在教学认识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那些反映客观现实的知识体系;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以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他们与科学家发现新知识在过程上没有什么不同。以往教学论强调教师传授已发现的知识,讲解和演示发现知识的过程,希望学生将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过程都储存在大脑中,然后将这些现成的知识变成应用的技能。这是一种分割完整认识过程的做法,为什么不能把发现知识的过程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呢?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发现知识的方法,增长了实践的能力,并且因该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而使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成为非常自然的过程,直接促进了有关态度、倾向的形成。总之,活动教学理论主张以科学认识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就是希望改变以往教学论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观念,发挥学生在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主动、能动作用。

以科学认识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最先进、最完全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的优劣,在于教学认识水平的高低,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发展能力的程度。以科学认识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是目前最先进的,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活动教学方法既吸收了近代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又引进了现代科学的假设方法、证伪方法、以及模式变换和群体交流的科学认识方法,形成经验一活动法、目的计划法、问题解决法、理论建构法、评价表达法等教学方法,使完整的科学认识方法成为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发展学生全面的认识能力,培养现代科技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活动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是围绕着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能动地认识和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中心而设计的方法系统。一般说来,活动教学是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 ——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理论推导) ——帮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重新审视的步骤,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的过程为基础的。在每一次教学中,不一定都是如此的模式,但必然包含了这个模式中的若干环节,或反映了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儿童亲身实践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文学、艺术、道德等人文学科,可以采用经验一活动法,也可以采用价值的评价,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法;自然学科,低年级可以采取观察自然现象的直观教学,高年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发现事物性质的实验,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在知识的巩固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心得设计和编制知识间关系的图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模式思维能力;当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作品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设计,并要求他们圆满地完成自己的计划。总之,活动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知识和知识间关系,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过程,其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主动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而不是如以往教学那样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