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蓦然回首看“国培”

蓦然回首看“国培”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经历了“国培”的洗礼我们不再迷茫和倦怠,“国培计划”如风乍起吹皱一潭春水,吹开老师们那关闭已久的理想的心扉。教育局吴主任组织教师参加了题为“同课异构入境引路,网络研修增效添彩”的“国培”活动。“国培”班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各校的精英济济一堂。“国培”,自从有了你生命变得好美丽,在这片天地里我们一起

●培训感言 蓦然回首看“国培”

马治平

几天前,吴老师让我就“国培”的感受体会写一个发言稿,接到这个任务我感到很烦。我说,我无心插花更不想柳成荫,我只想平平淡淡地教书度日,落得个清静无为。但又觉得吴老师一片苦心,我终究不能让他难堪,便勉强答应,只好“为赋新词强作愁”了。事后静思我缘何这般不爽朗,不外乎“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啊!多年的机械的繁重的教师工作已让我身心交瘁,心灵如同一潭绝望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遇事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刚参与“国培计划”时我和很多同事一样是充满抵触心理的,心想,又要被折腾了!又要走过场了!大道理谁不懂呀!然而经历了“国培”的洗礼我们不再迷茫和倦怠,“国培计划”如风乍起吹皱一潭春水,吹开老师们那关闭已久的理想的心扉。又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那久违的激情再次激荡,尘封多年的理想重新被拾起。经历过才会明白,“国培计划”它是为了让学生更健康成长和发展,为了让我们老师快乐和幸福地教学与生活。

一、课程学习仙人指路醍醐灌顶

一堂堂教育名家的讲座及点评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遇到过许多困惑,如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对新教材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深浅的处理等,很急切希望得到专家指导和帮助,而“国培”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长期以来在文言文的教学上,教师苦口婆心,耗神耗力;学生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教学结果可概括为“高耗低效”“少慢差费”。我通过观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付华的视频讲座“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付老师的讲座为我有效教学文言文打开了一扇窗、铺设了一条路。我明白了文言文教学:①读——自读通大意,诵读理文脉,悟读重积累。②翻译——明内容。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④局部精研,文言文教学应该进入到领悟文义、品味细节的层面。季丽娟老师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作文选材之感悟生活》,给我提供了一种作文课的模式:①用例文引出知识点(教学点)——总结方法规律。②用题目带动训练——应用方法,学会技巧。③用下水文激发情趣——鼓动写作欲望。④进行写作实践——巩固知识技巧,形成能力。这个“模式”不是空泛地去讲知识、道理,而是让学生从例文中有感性认识,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碰撞,在品读下水文时感受到师生的共同投入,一切悄然而入,润物无声,自得恩泽

教育局吴主任组织教师参加了题为“同课异构入境引路,网络研修增效添彩”的“国培”活动。通过听我校马春燕老师做课,网上视频收看北京江培英老师授课,这种同课异构的研修活动让我获益匪浅。江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近年来我由于受到长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事实上这些模式并非经验而是桎梏),平时的教学只是一遍遍重复,伴随着激情的消退、知识的退化,课堂越来越乏味,效率越来越低下,自己也感到无可奈何。通过“国培”活动真的让我产生了见贤思齐的冲动,将专家的课与我的课认真对比,细细反思,我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误区、教学中的缺陷,有了拨云雾而见青天的感觉。对照我的教学实际,我为自己的浅陋自闭深感不安,我想若不是“国培计划”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反观自己的机会,我真的会长久“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班级论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走进班级论坛,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帖子如一朵朵奇花异草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学中的各种体会、见解、发现、困惑闪烁着真知灼见纷至沓来。英雄所见略同者,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风格迥异者,各执一词唇枪舌剑难分高低。在这里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沟通,在这里某人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会让你豁然开解,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观点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通过交流都会让我们获益匪浅。在这里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精神,为了我们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群策群力,共同经历了去粗存精的磨砺过程。如:我曾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改作文痛何如哉,谁有妙招说来听听”。帖子一经抛出便引来大量跟帖,不断有人支招,都是些具体而微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切实可行,于我心有戚戚焉。这些都是专家不知道的,书上学不到的,看来觉知此事还得躬行啊!我贴出了自己的重大发现:“学生假思考是因为老师的假提问。看似高深莫测,学生答不上来然后故作深沉地分析一通。其实,绝大部分老师上课照搬教参,所有问题都能在资料上找到答案,学生发现这一门路自然不愿听课,自然要假思考,自然喜欢在老师提问的话音未落便把手举得高高。”贾国堂老师跟帖:“你的发现很使我惊讶。这般风趣幽默,又不乏讽刺。真让做语文老师的深思,难怪学生手头的教材全解屡禁不止。”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似乎能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但那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的。离开了教师提供的语境,学生就难以找出答案。久而久之,一批学生就训练出了能根据教师的“启发”来回答问题的本事:往往是揣摩老师的意图不断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非是说出自己独立思考后的见解。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这样的“答案”对自己的发展毫无益处,只不过是配合老师演出了一场场的“戏”。

我贴出如何预习课文这一帖子,回帖多达三十多个。

杨成老师回帖:“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中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是非常关键的。马老师的课前预习做好的几个环节,对于我的教学活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一定向马老师学习。”

三、研修日志参禅悟道教研合一

来到研修日志专区异彩纷呈灿若满天星斗。有些老师贴出了自己多年的教研成果的独门秘笈,有人贴出了妙手偶得的学习心得,浏览这一篇篇日志真让人拍案叫绝。“国培”班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各校的精英济济一堂。这是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是独领风骚者的舞台,这是参禅悟道者闭关修炼的佳境。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当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研究成为习惯,不断反思走出自己的路。

“国培”,自从有了你生命变得好美丽,在这片天地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交流,一起收获,一起成长。我们在培训中收获,在收获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创新。感谢“国培”让我们新朋故友重逢。因为“国培”,我结识了吴主任,他温柔敦厚尽显鸿儒风范,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志存高远己欲达而达人。我相信泾源教育事业一定会乘着“国培”的东风,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作者系宁夏泾源高级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