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有何特征?我国学者施铁如从学校教育研究的角度提出,较之传统的方法,叙事研究具有资料的深刻性、意义的诠释性、假设的后成性、过程的对话性等特征。也有研究者认为,上述特征并非教育叙事研究所独有,根据国内外文献,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特征。教育叙事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学生或研究者自己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而不是满足于叙事本身的生动或“好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教育叙事研究有何特征?对此已有不少人提及,如意义诠释、现场感、故事性、研究具体的人物或事件、特殊主义的研究取向、差异性、方法论上的创新、深度理解等。我国学者施铁如从学校教育研究的角度提出,较之传统的方法,叙事研究具有资料的深刻性、意义的诠释性、假设的后成性、过程的对话性等特征。也有研究者认为,上述特征并非教育叙事研究所独有,根据国内外文献,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伦理教育性

这是指叙事者和研究者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判断、好恶褒贬和情感倾向,教育叙事者和教育研究者当然会有自己的审美体验、审美愉悦,但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叙事者和研究者负载着更厚重的价值观色彩,更注重从教育生活故事中发掘对教师及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时时不忘张扬各种课程的教育性,因为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必须担负起塑造学生灵魂的责任

二、文本的真实性

文本的非虚构性即所研究的教育之事是纪实性的,是讲述或呈现教育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实的事情、事件,是叙事者亲身经历的经验或研究者现场直接采集的材料,不可凭想象甚至胡编乱造出来,而文学上的叙事研究所分析的作品以虚构性叙事为主。非虚构性既显示出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也昭示着教育叙事研究自身的特别的功能:通过真实地描述教师或学生教育生活的状况,循着现象学所指明的路径,使叙事者回到生活的现场,面向事实本身,重新唤起原初经验,从而找到自我。

三、意义的启迪性

教育的本义是引出、导向、激发和培养,而教育的叙事研究帮助教师、学生甚至研究者本人审视、辨别乃至发现原来未曾看到或看得不够清晰的事情,重视自以为遗忘了的个人历史,把蕴涵在其中的深层的意义挖掘出来,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明晰地反观自身,把个人的沧桑境遇纳入经过了自己反思梳理的历史谱系,用以启迪和照亮未来的生活道路。教育叙事研究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化效果,使人们看到过去忽视了的、表面上琐碎实则蕴涵重大意义的东西,使习以为常、平淡无奇的学校生活重新焕发全新的美感和丰富的意味。

四、重在实践性

教育叙事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学生或研究者自己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而不是满足于叙事本身的生动或“好玩”。加拿大学者康纳利和克莱丁宁指出,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而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