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叙事研究的价值

新闻叙事研究的价值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新闻叙事研究的价值1.开辟新闻业务研究的新领地新闻是一门纪实的叙事艺术,新闻叙事的目的就是要以恰当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出来,实现新闻信息的流通和意见的有效表达。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新闻叙事范式的形成是近代新闻业发展的结果。当然,客观主义理论仍然是最为公认的一种新闻叙事范式。

四、新闻叙事研究的价值

1.开辟新闻业务研究的新领地

新闻是一门纪实的叙事艺术,新闻叙事的目的就是要以恰当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出来,实现新闻信息的流通和意见的有效表达。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新闻叙事范式的形成是近代新闻业发展的结果。无疑,早期文人写作的新闻必然会受到文学虚构叙事传统的影响;伴随着新闻业的成熟与现代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出现,新闻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纪实叙述规范。从19世纪开始,美国新闻界逐步建构了“客观主义”的叙述范式:导语、倒金字塔结构、直接引语、第三人称叙事、“新闻与评论分开”,等等。这些叙事规则无不体现了人们对新闻这种独特的纪实叙事艺术的理解与共识。在客观主义成为新闻叙事的主导范式之后,也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叙事模式就是唯一合理、合法的叙事模式, 20世纪出现的“新新闻主义”就突破了客观、“第三人称叙事”的模式,而注重从第一人称的参与者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当然,客观主义理论仍然是最为公认的一种新闻叙事范式。[22]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有关新闻业务的论述实际上也一直在沿用一些叙事学的概念,只不过没有形成理论自觉意义上的成熟体系。例如新闻理论界和业界对“时务体”、“新华体”、“中新体”等提法并不陌生,这些概念实际上涉及到特定的新闻叙事范式(文体、风格),包括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叙事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每一种叙事“体”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新闻叙述范式。

总体来看,中外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显得比较浅显、单薄,一些理论成规在面对新闻实践时显得解释力不强,往往缺乏有效性,并不能完全解释实践中新闻叙事的多元化状况;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虚构叙事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新闻叙事的研究中去,解构一些既定的理论陈规,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对于新闻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建构新闻写作的规范体系和理论阐释体系。

2.为我们解读新闻叙事本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在新叙事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结合叙事学、修辞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等理论资源,从多元视角解读叙事文本的隐含结构及其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借以洞悉叙事主体与本文之间的关系、叙事与意识形态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叙事文本与受众接受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为新闻传播研究补充一个批判性的研究领域。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明确地将叙事分析看做一种媒介批评方法——叙事体分析方法(narrative analysis),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媒体叙事,例如电视新闻就包含了叙事的构成要素,可以把它看做虚构的娱乐性节目,新闻主播就等于说故事的人,电视新闻就是英雄的故事[23]

通过征用新叙事学的丰富理论资源,不仅可以拓展研究视野,而且能够深化理论阐释,例如探讨新闻叙事与意识形态、文化规范、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或者研究新闻叙事与个体文化认同、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等等。著名的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就曾经从叙事学视角分析了电视新闻的运作逻辑,解构了作为纪实类型的新闻文本与作为虚构叙事的戏剧文本之间的二元对立,因为在他看来,电视新闻通过“选择的原则”,追求轰动的、耸人听闻的事件,已经导致了双重意义上的戏剧化:它将某一事件搬上荧屏,制成影像,同时夸大其重要性、严重性及戏剧性、悲剧性的特征[24]。在收视率的压制下,电视新闻的选择是某种与主体无关的选择,记者作为新闻的叙事主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制,从而成为收视率的“一条膀子”,成为收视率操纵的木偶[25]

通过与其他理论资源的整合,叙事理论可以成为研究特定传媒议题的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例如不少学者结合叙事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形象,通过特定的叙事策略,塑造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关女性的媒体叙事实际上陷入了某种“象征性歼灭女性”的叙述结构的泥淖[26]

3.为传媒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语境下,传媒同样也要转型,新闻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和叙述风格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就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讲述什么内容(“故事”)已经不再具有排他性,争夺“独家新闻”已经不再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媒体更加关注如何“讲述”本身(“叙事”),也就是说,记者的叙事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他认为,把文化、新闻、时髦杂交在一起的《三联生活周刊》必须追求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视角和叙事风格,方能确保自身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27]。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以犀利的语言警戒中国电视从业者:“当代传媒必须寻找自己的独特表达”,因为“这不是一个故事的时代,而是一个讲述的时代,电视媒体只有通过独特的讲述方式,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28]。央视副总编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说:“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开始的。”所谓新闻改革,实质上就是要从叙述态度、内容、技巧等方面全方位地推动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语境和读者的接受心理[29]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传媒的多元化、分众化实际上不仅是指传播内容的分化,同样也是指叙事模式的分化,传统党报的叙事模式正在接受新兴都市报的叙事模式的冲击,这是一种叙事价值观与另一种叙事价值观之间的交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