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的历史意义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武帝赏识,先后担任江都王刘非和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其中,《举贤良对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产生极大影响。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学说密切相关。董仲舒在其神学化儒家观点支持下,提出并论证了他的三大文教政策、德育思想和教学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人。自幼勤习儒家经典,刻苦专一,以“三年不窥园”[22]的治学精神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受到时人的尊敬和爱戴,并纷纷拜他为师,故董仲舒有“汉代孔子”的美誉。他学识渊博,遍通五经,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大家,汉景帝时曾任博士。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武帝赏识,先后担任江都王刘非和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公元前121年告病退休,潜心著述讲学。

董仲舒一生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其中,《举贤良对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产生极大影响。

img23

图3-7 董仲舒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学说密切相关。他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基本学说,兼吸收阴阳五行等学说,以探索天道与人事关系为出发点,形成了神学化的儒学,建立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董仲舒在其神学化儒家观点支持下,提出并论证了他的三大文教政策、德育思想和教学思想。

专栏

“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