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国教育程度与人口比例

全国教育程度与人口比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诸要素中的一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下面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曾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诸要素中的一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它既提供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和教育内容,又对教育发展的层次、规格提出要求,使教育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性;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发展功能。下面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在大工业产生之前的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是建立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无论是生产技术或是管理知识都还十分贫乏,劳动者通过父子、师徒相传的简单方式,就可以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劳动力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发展或通过师徒传授方式成长起来的,而不是通过学校造就的。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的出现,使生产技术由经验变为科学,生产方式由手工操作变为机器加工,社会生产的变革直接导致了对劳动力要求的变革,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大量掌握知识的工人和受过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这些劳动力不可能在生产中自然成长,而必须由学校教育承担起培养较高质量的、能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劳动力的任务,教育的经济功能大范围地显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力高度智力化,由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智力发展直接依赖于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就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重要依托,其经济功能愈发明显地凸显出来。

教育的经济功能,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或经济利润,而是表现在对未来劳动力的培养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教育的经济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但人的劳动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是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4]在古代社会,这样的教育或训练主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起,由于劳动过程和技能的复杂化、知识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文化水平、技能和智能等)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就成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现代经济正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知识和智力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更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就更需要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所以,教育一方面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力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给社会带来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经济学家们的定量研究充分证明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曾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推算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美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为30%。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对于劳动者个体来说,通过教育和训练,他们劳动能力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劳动者每增加一年教育,比增加一年工龄对生产的贡献要大2.6倍。

(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只有懂得工具和机器原理、性能的人,才能合理地使用它们。教育为劳动者提供了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或专门知识,至少是培养了劳动者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工具的使用,懂得不科学地使用工具可能带来的危害。因此,一般地说,工人的文化训练程度与工具的损坏率成反比。如1983年,有人曾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分厂做过有关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在损坏工具的工人中,高中程度的占9%,初中程度的占91%。从农村来看,我国目前机械化程度不高,这一点表现得不突出,但在合理使用化肥等与科学文化知识有关的问题方面,已经表现出劳动者文化程度带来的差异。此外,生产的文明程度,包括生产活动的生态平衡、减少污染等意识与行为,也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3)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通过教育,个人获得的不只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技巧,而且提高了人的一般学习能力。越是成功的教育,在提高一般学习能力上的作用越大。在当代社会,提高人的一般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它能使人较快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工种,以适应生产高速发展变化带来的职业或工种变换的需要。

(4)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据国外一些企业统计,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合理化建议就平均增加6%。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工人在技术创造上的积极性,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而工龄相同的工人要多4~5倍。

(5)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现代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需要生产者对管理的参与。教育程度的提高能使人对自己的能力更富有信心,希望劳动安排得更合理和个人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二)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经济正逐步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知识和智力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现代化生产中,推动经济发展不再主要依托增加劳动力的数量或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而主要依赖于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程度。产业革命发生以后,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快速普及,劳动复杂程度的大幅提高,对劳动者的科技素养和劳动技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据国外学者的一般估计,在20世纪初,各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各种主要因素(即劳动力的增加、资金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到5%~20%,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这个比例已增加到60%~80%。技术进步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贡献已大大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增加所产生的影响。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他认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率测算法:(本阶段毕业生与前阶段毕业生的工资差÷本阶段的教育费用)×100%=本阶段教育收益率。据此,舒尔茨对美国历年教育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分别为:初级教育为35%,中等教育为10%,高等教育为11%。美国1929—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做出贡献的比率则是33%。舒尔茨还对美国“二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进行考察测算,结果显示只有20%是由物力资本投资贡献出来的,其余80%主要依托教育和科技所发挥的作用。参照舒尔茨的方法,日本学者计算了1930—1955年教育投资的收益率。结果显示,国民收入的总增长大约25%是由于增加教育投资而取得的。斯特鲁米林的测算则表明,前苏联国民收入的增加部分,大约有30%是因为学历构成高度化获得的。每1卢布教育投资所取得的国民收入1960年为3.28卢布,1970年为4卢布,1975年为4.13卢布。而同一时期1卢布的农业投资收益率依次为5.12卢布,4.12卢布,2.60卢布。大量的研究和测算结果都表明,人力资本的开发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大大超过增加物力资本和单纯扩充劳动力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三)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学校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体。通过教学,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完成培养人的光荣任务和使命。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这种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只要人类需要进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对年轻一代进行知识的武装、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需要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科学知识普及,以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需要教育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需要把已经成形的科学理论传授给新的一代,为新的一代掌握和继承。科学知识的一次传授过程便是一次再生产的过程,只要人类社会发展下去,这种生产便将永远地进行下去。这种再生产也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因为由教育所进行的这种知识传授,可以使原来为少数几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众多的人所了解。不断扩大传播范围,形成原子裂变式的辐射。一个师范院校的教师,一生要教几千人,几万人,这些人又变成教师再次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师生之间这种代代相传的信息传播,就使得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扩大到无尽无休的范围和程度。同时,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教师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简便的途径去使年轻一代完成认识的任务。

通过科学研究,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有着雄厚的科研力量,有着齐全的学科门类,有着比较完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具备着开展科学研究的诸多条件,在进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当代的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阵地,甚至科学研究已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职能。据1995年统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教授28 034人,副教授80 830人,科技人员521 744人。如清华大学截至1995年有教授、副教授1 774人,全校有60个博士授予专业,30多个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学科多,设备齐,力量强,拥有科学研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能够不断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新的成就。到1995年,国家发明奖共授奖2 586项,其中高等学校获821项,占总数的31.74%。国家自然科学授奖项目共522项,高等学校获259项,占获奖总数的49.62%。国家科技进步奖6 124项,高校获1 367项,占获奖总数的22.32%。以清华大学为例,1995年清华大学通过技术鉴定的研究成果146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76项,国内首创的38项:申请专利的93项,批准专利的48项。[5]

教育的经济功能已被世人所认同和重视,我国从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出发,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资料4-3

中国科教兴国的历史进程[6]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建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立了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其中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重申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教育和科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998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会后,新一届政府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亲自任组长。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江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动员令。

1998年6月9日、10月28日、12月31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分别审议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部署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

2002年11月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十六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教育发展方向上作出了较为重要的决策,教育也得到了优先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由于对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或者由于教育本身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导致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会走一些弯路。

资料4-4

大学生“回炉”,是喜?是忧?

近来21岁的新疆小伙子阿合买提持着大专毕业证书往返于各类人才招聘会。阿合买提发现,相当数量的招聘单位需要技术人员,而且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证书,诸如会计证、电算证、英语水平证明、计算机水平证明、社会实践证明等。有些单位在学历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他们很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是否具备一技之长。眼见着一些学历并不高的技校、中专毕业生找到了工作,而学历相对较高的大专、本科毕业生却和自己一样,依旧徘徊于人才市场。难寻工作的经历令阿合买提认识到,曾经被视为“敲门砖”的大学毕业证书已经不足以帮助自己顺利地找到工作,要想在人才市场中受欢迎,还必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与其坐视别人找工作,不如自己也到技校去充电,为谋得令人满意的工作职位增添筹码。在经过一番思考和选择后,阿合买提决定到新疆保安技校去“镀金”。

阿合买提到技校“回炉”一事,一度引起社会的争议。有人指出,目前许多技校已经敞开大门广揽大学生,技校回炉已不再是新鲜事。有些大学生认为,技校回炉是对将来求职的“再投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回炉”也可以作为重新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一条捷径。有些社会人士认为,大学生技校回炉正表明他们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开始主动摆脱“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读书观,正视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实际能力,树立新的职业观念。因此,对于大学生技校回炉应当给予充分的鼓励。有人则认为,大学生“回炉”是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突出表现,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有人认为,大学生技校回炉应当归咎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以及学校就业指导的失误。

(资料来源 贺占军.大学生“回炉”,是喜?是忧?.中国教育报,2003)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学校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其政治功能就显得十分突出,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传统教育的核心功能。到了近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政治功能不再是教育的核心功能,但依旧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多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没有结束,有些方面反而愈演愈烈,斗争方式也更加错综复杂,趋于国际化。在新形势下,教育的政治功能没有也不应该减弱,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强化。

(一)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意识,为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奠基

一个社会,如果公民的政治意识和行为方式符合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社会政治制度就能维持其存在。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奠基和形成过程中,政治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他们的政治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衡量社会政治中的任何活动及任何变化的标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社会政治活动的参与主体,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意识,会影响到他们对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态度是拥护或者反对,并进而影响到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培养学生政治意识,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一般有三种形式:

(1)设立学生必修的政治教育课,公开灌输符合某一社会(或阶级)利益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各国在政治教育课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日本的道德教育课、德国的政治教育课、法国的公民教育课、美国的时事课和民主问题课。我国从中小学起就十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中共中央于1985年8月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小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包括法律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指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要进行道德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遵守法律和纪律的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树立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要进行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以及个人和社会,权利和义务,主观和客观,自由和必然,幸福和牺牲,革新与传统,理想和现实等一系列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和观察社会现象。高等教育阶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把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符合一定社会政治制度要求的轨道上。

(2)通过隐性课程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政治意识的形成,不仅涉及思想认识的提高,也涉及情感的熏陶。政治理论课和各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公开灌输的形式,更多的是解决政治认识上的问题。但若没有情感上的支持,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意识。学校还有许多课程教学以外的教育因素,如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政治倾向、集体舆论、校风、班风、同学间的相互作用等,也对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们将这些教育因素称为隐性课程,它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弥散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更能渗入学生的心田,成为稳定的情感性力量,对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持久的意义。

(3)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政治活动,在实践中强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学生通过政治教育课等途径接受一定的政治思想观点,但一般还不稳定,其政治意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强化并最终形成。学生在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中,其思想意识中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并受到考验,教育者及时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调整和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体系和道德观念。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是一种综合的过程,它不单是人的行为实施过程,其中也包括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的参与和发展。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要适宜,在政治斗争激烈时或者采取重大政治措施时,学校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学生成为一支政治力量,但在一般情况下,学校不宜过多采取运动的方式,否则会助长学校政治工作的形式主义,并误以为这就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唯一途径。

教育通过直接灌输与间接渗透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参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意识,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为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奠定基础

在古代,国家统治者和重要官员的确立,主要依赖世袭制和等级制。在现代,随着政治民主化,通过系统教育方式来选拔和培养多级政治人才已成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除了利用一些名牌学校培养和选拔人才外,还建立各级各类的专门院校,大量培养各种政治、外交、军事、党务等方面的人才为巩固国家政权服务。随着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政治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学历。有资料显示,居于社会领导地位的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很多毕业于名牌大学。英国历史上50多位首相中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校的就达30位以上。据1979年统计,英国当年399位保守党议员中有94位毕业于牛津大学,75位毕业于剑桥大学。在美国,从178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内阁成员、最高法院法官)是大学毕业,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阿默斯特等名牌大学。在日本,1937年在1 377名文职官员中,有1 007名即75.6%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

(三)教育能够制造和传播政治舆论和思潮,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

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是政治稳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治路线的有效阵地,对社会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整个社会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和年轻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他们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眼光敏锐,批判意识强,一般都比较忧国忧民,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责任感,这就使得学校是研究、探讨和传播各种政治思想,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是新思想、新思潮的策源地和“集散地”,其对社会政治舆论和思潮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7]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是一个使用十分广泛的概念,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综合各种解释,广义的文化包含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如生产工具、器械、建筑物、文化景观等,又称为物质财富;(2)制度文化,即典章制度以及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关系的法则,如经济制度、婚姻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3)精神文化,又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如科学技术、艺术作品、道德规范等)和主观精神文化(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情绪等)。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它是文化的深层,与学校教育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这类文化。文化对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教育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自有教育以来,教育就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的任务。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传递文化、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经过选择、加工成教育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传递给受教育者。于是,上一代的文化被传递到下一代,为他们所继承、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他们知识经验的新成分。文化的传承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由于学校教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传递具有系统化、集中化、高效化等特点,因此,教育在社会中成为传递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人类通过教育不仅可以获得文化、继承文化,而且教育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获得文化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教育,受教育者首先掌握了语言和文字,这是获得文化的基本工具,也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文化传媒不断涌现,教育利用这些传媒高质高效地进行文化传播,同时,也把使用这些传媒的方法教给了学生。于是,学生便可利用这些新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视、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去获得课堂以外的文化。

(二)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教育内容的传递,是在对文化的选择和重组的过程中实现的。面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文化体系中精华与糟粕并存,而且现代社会文化如此复杂化和多元化,教育在传递给学生文化内容上必须有所选择和重组。

教育选择和重组文化以构成学校教育内容,其依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教育对文化的选择表现为肯定性选择与否定性选择两个方面。如果文化内容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一致,则加以吸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和活动之中;如果文化内容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背离,则以摒弃或批判的方式将其排斥于学校教育内容和活动之外。但是,学生并非接受文化的容器,要将客体文化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文化,选择文化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受教育者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所选择的文化经过整理、加工、改造,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内化为学生主体的精神财富。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肯定性选择与否定性选择,客观上也就具有了净化、提炼文化的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具有地域性。然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经打破了封闭的地域性而走向开放,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结合而趋于一体的过程。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的出国访问、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作为文化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文化的简单认可和复制,而是对文化的选择、重构和创造,这一过程实现了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

(四)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是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是新的文化力的生产者。教师与知识的联系不只限于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或易于接受的形式,而且表现为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教师就是研究者”,这是当代社会、当代教育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教育创造文化的间接途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通过传授作为人类精华的文化,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将这种创造性的人才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教育系统就像一个能量丰富的文化创造源,实现文化创造的“辐射”和“裂变”效应。

资料4-5

网上学校挑战传统教育

统计资料显示,预计2003年网上学校会为办学机构带来6.5亿美元的收益。可见网上学习甚有市场发展空间。

E-School业务发展经理彭楚夫表示,“以美国的经验来看,我相信香港的网上学习市场会很有潜力”。从筹备到推出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彭楚夫形容发展经过为“好难忘的经历”。他说:“以前的话,都是从国外买一套现成的系统使用,但却发觉都没有中文支持系统,而且扩展空间有限,最后只有自己动手开发了。”彭楚夫有多年从事IT工作的经验,他曾在美国及日本的多家IT公司工作,有机会间接地结识各国IT界“强人”。

现时E-School所用的电脑系统,基础部分全靠“强人”帮助,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香港真的好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编写一套程序,好在有两位来自硅谷的朋友帮忙”。这套开发资金达数百万之巨的电仪系统,最后竟用了差不多九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现时E-School只提供初级普通话和英语写作课程,而后亦会陆续推出其他语言课程。“我们暂时推出一些中小学生的补习班课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针对成年学生,我们多数会同大学合作,比如像现在的初级普通话课程,系衔接香港大学的中级普通话课程。我们正抓紧同一所国外大学的合作计划,迟些时候会公布。”

开业只有短短一星期,已成功吸引七十多名学生报读,彭楚夫预期年底前便可吸纳约两千名学生。“以现在的情况而言,两年之后大概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因为除了学费收入之外,我们还会有广告及销售教科书的收入,但终究我们办教育的,赚钱不是我们的大前提,将网上教学推广出去是我们的目标。”

虽然彭楚夫预计网上学校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他也表示,“网上教学同传统教学一样,都有自身的缺点与优点,我相信两者可以互补长短。”

(资料来源 李春生.网上学校挑战传统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00(3))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的总体。人口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性,一定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对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教育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研究者在拉丁美洲做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出同样的倾向,即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反之亦然。一系列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不加节制的高数量的生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有所节制的比较合理的生育。据统计,70年代中期,欧洲发达国家成年人口的文盲率不足1%,其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0.72%;而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成人文盲率在70%以上(例如埃塞俄比亚为85%,尼日尔高达92%),其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980—1984年又进一步升高到2.9%。另据统计,在美国,每百名受过中等以下教育的母亲,一生生育的子女数为124.1个,受过中等教育的约为118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为96.9个,我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教育的发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主要表现在: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乐于支持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他们比受教育较少的父母在保护环境生态平衡、有节制地利用资源、保证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等方面,更具有责任心。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倾向于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俗,他们对生育子女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孩子的未来发展和事业成就上。也就是说,他们主要关心的不是希望孩子给家庭增加多少收入和作为养老保证,而是在孩子的未来发展上,因此也就不再为“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观念所束缚。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育而耽误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

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男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一般会往后推移,而妇女结婚越晚,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会越少。前苏联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推算,如果不加任何节制,一个生理条件刚刚成熟就结婚的妇女,一生平均可生育10个子女,20岁结婚,平均生育8.4个,25岁结婚,可生育6.2个,30岁结婚,可生育4.2个。

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难度,这些都使人们愿意控制人口的增长。

由此可见,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功能。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这一功能,不仅要普遍提高社会民族的文化水平,而且应对成人和青少年进行专门的人口教育。对成人的教育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使人人懂得控制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家庭幸福的关系,懂得怎样实现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实现,在学校中增设人口教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揭示人口变化、人口状况、人口发展以及与基本生活质量方面的相互关系。在我国,这门课程还包括我国的人口政策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等内容。

(二)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人口素质是由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大脑的功能状况。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的营养、保健和锻炼。一般说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大多容易掌握优生学和遗传学,懂得近亲结婚以及各类遗传病对新生一代的危害,能有意识地注意妇女孕期的保健卫生,尽量减少因用药不慎、疲劳过度、神经紧张等对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减少了先天愚型儿和先天残疾儿的出生。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也更注重胎教,有助于胎儿的情绪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此外,受过教育的父母对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和认识也较深,在安排个人及孩子的饮食起居、卫生和体育锻炼方面更能符合科学的要求,这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好坏。世界上通常用下列具体指标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盲率或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等。显然,这些指标直接受制于教育。近些年,联合国已经把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作为判断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如果一国的成年人口的识字率低于10%,就可把该国看成最不发达的国家。

人口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依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马卡连柯说过:“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养成真正可贵的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有见过,或者反过来说,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性质,也是不会有的。”因此,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文化氛围较浓的家庭以及良好健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环境,对提高人口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例。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所谓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就是指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

1.教育影响人口的性别结构

受过一定教育的妇女生育观会改变,使她们摆脱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从而降低了女胎流产率,进而调整着新生儿的性别结构。

2.教育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

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上。由于教育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使得生育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长缓慢。另外,受较高文化教育的人群,具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因而常常比较了解营养、卫生、体育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按照较科学的方法生活、劳动和锻炼,降低了自身死亡率。同时也能按照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使婴儿和儿童死亡率较低。生育率与死亡率的改变,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着人口的年龄结构。

3.教育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

人口的城乡结构实际上就是城镇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1983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看,全世界总平均为39%,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29%。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城镇总人口比重,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达到18.4%,1982年上升到20.8%,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必须加快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改变城乡人口比例,这就有赖于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四)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的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诸多,其中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

受过较好教育的人不易受本土观念的束缚,他们更想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工作。另外,由于迁入城市大多是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或是第二、第三、第四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城市,这就决定了迁入这些城市的人员必然是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以广州为例,在1990年的流动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都较少,分别为93.04万人和13.06万人,占总人口的28.07%和3.94%,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206.44万人,占总人口的62.28%。与全省人口平均水平相比,流动人口的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分别高出0.13个百分点、3.48个百分点、26.35个百分点,相反,小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分别减少12.4个百分点和6.62个百分点,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是吸引迁移人口的重要因素。

2.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如同一个人才集散地,它把各地区的人才聚集起来,加以培养,然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者的志愿和特长,再把他们输送出去,从而实现跨区域的人才流动。这种由教育本身所实现的人口迁移,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可使各个地区有计划地输入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资料4-6

教育帮助金寨县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金寨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处,辖29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3 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3.5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区人口最多的县。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人多地少、人多粮少、山多林少的县,常流传着两句顺口溜“冬天晒太阳,吃饭倚门框,四季靠救济,贼来心不慌”。为了改变金寨县的落后状况,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1983年县政府率先喊出了“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的口号。

由于当地群众始终抱着传统的“多子多福”,“不生男孩不罢休”的观念,因此推行计划生育困难重重。于是,金寨县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力图通过宣传计划生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金寨县1980年成人受教育年限仅为3.7学年,1990年上升到4.5学年,2000年上升为8.3学年。1998年,全县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升学率也由1978年的10%上升为30%以上。

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的观念果真有了巨大的转变。他们把眼光从“生男孩”转到勤劳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上,真正实现了当年“少生孩子多栽树”的发展目标。200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25.3%下降到11.37%,全县无孩和一孩妇女占已婚育龄妇女的54%,多孩妇女仅占9.3%。按“三普”的生育水平推算,20年来全县少生了10万余人,少生人口减少毁林面积6.7万多公顷。同时,20年间,全县多造林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1980年的33.4%上升到目前的70%以上。而今,金寨县的顺口溜变成了“绿山绿岭绿村庄,多数农户楼瓦房”。

(资料来源 陈昌清.推行计划生育改善生态环境——金寨县实施“少生孩子多栽树”发展思路20年之调查.人口与经济.2002(5))

教育能积极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积极地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些都表现为教育的正向功能。但是教育也可能产生负效应,体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即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对人的成长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例如,旧的政治制度消亡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可能残存一个时期,这些教育思想和内容对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就可能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再如,日本、德国曾实行的沙文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进步,反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这些都属于教育社会功能中的负向功能。某些教育也可能阻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例如,陈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僵硬的教学方法,可能窒息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中,学生心理得不到健全发展,社会应变能力低下,身心发展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这些均属教育的负功能。

本章围绕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功能,回答了教育能够干什么的问题。这两大功能说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工程。我们主要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来分析教育的功能,这些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教育本身的运作和它所处的社会环境。

分析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哪些不同类别?

2.历史上有影响性和代表性的教育功能理论有哪些?

3.为什么说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功能?

4.联系我国当前实际,说明教育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

5.教育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6.“北京已经成为全球资源最匮乏的首都?这是几年前外国对北京的判断。如今,面对‘屡设屡破’的人口规划控制目标,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已经严重超过我们的预期。在2020年,我们将不得不接受北京2 100万常住人口的现实。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北京人口控制在1 800万以内宜居的目标,作为一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北京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各种资源的承载极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北京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严重影响未来北京的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 刘书艳.北京:备战人口爆炸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0-06-18])

结合以上内容说明教育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注释】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0-32.

[2][美]默顿著.论理论社会学[M].何兴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04-105.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5]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60.

[6]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35.

[7]李保强,周福盛.教育基本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99-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