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管理能力优化

创新管理能力优化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观管理层面,他们以“基地”为载体,由主持单位牵头建立了校企、校际合作的“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统筹校企、校际教育资源,协调管理“基地”发展。

第四节 创新管理能力优化

一、资源整合能力优化。宁波市政府从高职服务性教育体系入手,突破资源整合瓶颈,把以往静态的资源分配转化为动态的项目、基地、学科协作或者独立承办;把以往行政的分配体系转化为企业的、政府的、学校的、教师的协作共享;把原来的一级行政资源分配转化为多级的高校分配体系。在宏观管理层面,它们建立了由教育局牵头,发改委、科技、财政、人事、经委、劳动保障和相关行业等部门参加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或副秘书长召集。其职责是:统筹规划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和紧缺人才培养;确定专项资金分配原则;审定人才培养基地的验收结果;研究决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在中观管理层面,他们以“基地”为载体,由主持单位牵头建立了校企、校际合作的“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统筹校企、校际教育资源,协调管理“基地”发展。服务型教育体系通过校企、校际“基地”共建,打破了高校办学水平的硬件评价机制,打破专业壁垒,以就业为导向,组合新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课程体系,建成10个与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第一,通过基地建设有效处理了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类型、层次需求的关系,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关系,企业身份与事业岗位的关系,基本解决了教师编制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层次无法满足高职教育需求的矛盾;基本解决了高职教育大量需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但由于经费、人事管理、校企合作等瓶颈,无法长期稳定参与高职教育的矛盾;基本解决了教师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关系,企业身份与事业岗位的关系。第二,通过基地申报和建设,树立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打破了相对封闭办学体制,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共赢”发展,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办学体制,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初见成效。第三,通过统筹协调政府教育、人事劳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政策、项目组织实施,建立中、高职、应用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沟通衔接机制,院校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职业培训的沟通衔接机制,职业教育内部资源短缺与重复配置的矛盾,同城系统化配置要求与多头分散配置的矛盾得到初步解决。第四,通过整合学校品牌资源、文化资源、制度资源、办学特色资源,明确学校强校建设发展定位,制订学校强校发展战略规划,然后,在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配置教室、教学资料、实验实习基地、校园环境、公共交通、生活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有形资源。这样,通过整合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引领有形资源配置,使有形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发展忧患意识优化。培养并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管理团队的发展忧患意识,首先要不断强化院校管理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团队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不回避、不畏惧,敢于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并善于在困境中播撒希望、把握方向和机遇;才能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不自满、不陶醉,勇于自我变革、开拓创新,并善于在顺境里主动预见危机、发现问题,规避发展风险,做到解忧于端倪、防患于未然,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第二,要不断强化院校管理团队高职教育理论素养,养成运用理论对发展实践问题深入分析与批判性反思的习惯;养成运用理论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研究高职教育强校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习惯;养成运用理论正确分析判断发展形势与趋势,从战略高度谋划与推动发展的能力。第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对考核与奖惩制度,为增强管理团队忧患意识创造制度环境。

三、院校领导力优化。高职院校的核心领导要提高自身的领导力,首先必须把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活动中解脱出来,自觉按照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塑造自己;二是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的关系,既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理论,持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要坚持学以致用,自觉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办学实践,深化对高职教育特点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三要处理好先进办学理念与发展实践的关系,既要牢固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实践导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又要树立在服务中求发展的发展观、在校企合作中发展的发展观、应用型人才观、就业与发展并重的质量观、实践导向课程观、行动导向教学观;既要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依法治校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又要树立树品牌、创特色的办学理念。

四、创造性执行力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团队优化创造性执行力,首先,要增强对创造执行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把是否具备创造性执行力作为选聘和考核高职院管理团队重要标准;其次,要认真把握创造性执行力内涵,自觉地在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执行力;第三,以不断解放思想,破除学科研究型办学模式和思维习惯束缚,建构应用型办学模式和思维习惯;第四,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把求真务实作为创新执行规划、计划、举措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抓关键抓重点,通过抓薄弱环节,选难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强化创造执行力,才能事半功倍;第六,把高职院校基于自身素质、工作绩效和群众认可的干部聘任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外行领导内行,能“上”不能“下”的弊端;第七,加强培训,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实践和修炼,不断增强干部的创造性执行力;第八,执行严格的奖惩措施,通过严明纪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督促管理团队优化创造性执行力提升。

五、科学发展力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团队优化科学发展力,首先要抓统一思想,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学校建设高职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规划、工作计划和举措上来。二要理清工作思路,用清晰的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朝共同方向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三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高职院校专业办学质量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就业与职业发展评估、管理水平评估等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建立完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对执行过程、执行情况的及时把握,定期评估和监督检查以促进落实。四要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为选聘和考核干部标准。

六、和谐建设力优化。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团队和谐建设能力,首先要加强干部思想理论建设;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为师生员工营造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四要坚持依法治校,依照法律、制度从严治校,不断推进学校各项管理活动制度化、法律化;五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政治眼光、政治敏锐性,锻炼提高自己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六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教职工、大学生中去,始终把握教职工、大学生思想脉搏,及时解决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