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昌海特色”国防生

“昌海特色”国防生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昌大学自2002年3月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协议以来,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建基地、铸品牌、立制度,不断完善“三个衔接三个优化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全军人才战略工程,初步形成了“昌海特色”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南昌大学在国防生军政训练中充分挖掘红土地的革命传统,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培育国防生“博学无畏笃行报国”精神的昌海国防基地。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中,国防生队荣获全校第一名。

“昌海特色”国防生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自2002年3月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协议以来,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建基地、铸品牌、立制度,不断完善“三个衔接三个优化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全军人才战略工程,初步形成了“昌海特色”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已毕业的330余名国防生中,5人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50余人在省市一级竞赛中获奖,10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比例91%,南昌大学国防生团委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回顾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主要有以下三点经验。

一、建设基地,率先走出“三位一体”的育才模式

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中,南昌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功打造了教育训练、航海实习、昌海国防三个基地,实现了海军、驻地部队和地方院校的融合,走出了“三位一体”联合育人的模式。

1.借助陆军学院资源,建设教育训练基地。南昌大学全面借助南昌陆军学院军、政、文等教研室以及实验中心、模拟作战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战术技术训练场等硬件设备,双方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共同建立了“军地主官”领导负责制、“客座教授”教学授课制、“高层互访”交流协调制等,规范教学模式,建成了学校国防生教育训练基地。

2.依托舰队实践优势,建设航海实习基地。充分整合了南海舰队强大的后勤保障与训练实践资源,以组织国防生航海实习为契机,采取文化进军营、科技上舰艇等方式,组织专家、学者赴南海舰队部队学习考察和参观。通过高层互访、聘任客座教授、定期交流、基地挂牌等途径,在南海舰队全力建设国防生航海实习基地。

img19

国防生开展合唱比赛

3.立足红色土地传统,建设昌海国防基地。南昌大学在国防生军政训练中充分挖掘红土地的革命传统,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培育国防生“博学无畏笃行报国”精神的昌海国防基地。在硬件投入上,学校投资1000多万元率先建成了集学习、教育、健身、会议、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第一座后备军官培训大楼,建成了国防生综合训练场、网络室、军事图书室、军事阅览室。在软件设置上,南昌大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依托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招就处、学工处、教务处领导以及国防生所在院(系)的院长(书记)为主体,成立了国防生大队,总体负责国防生教学教育;利用返校读研国防生资源,组建国防生军官教导队,负责国防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

二、打造品牌,全力开辟“三铸工程”培养渠道

南昌大学在红土地率先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同时,力争在秉承国家使命、践行人才拥军传统上再作表率。为此,南昌大学在国防生军政训练努力做到出高招,铸精品,全力实施打造国防生综合素质的“铸魂”、“铸剑”和“铸形”三大工程。

1.瞄准育红军传人,大力实施铸魂工程,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井冈山革命斗争传统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昌海国防”网站,“军事爱好者协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学习交流平台,掀起了学习实践创新理论的热潮。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中,国防生队荣获全校第一名。坚持到红色基地实践:组织国防生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朱德同志故居、小平小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回味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报国从军的理想信念。坚持以英模事迹感召:组织开展“学英模、做英模、创佳绩”实践活动,邀请英模做事迹报告,大力传承红色精神。

2.瞄准育军中利剑,大力实施铸剑工程,做到了“三个结合”。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南昌大学积极实施“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既注重课堂教育,更强调外出参观见习、开阔眼界,为国防生配备教学骨干队伍、学科带头人队伍、学术专家队伍,着力提高国防生专业素质。建立“个人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的促学模式:学校设立了3个能容纳500多人的国防生学习室,抓好集中自习,严格落实考勤;组织国防生参加学校和各院系组织的学术报告和专业讲座,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让优秀同学介绍学习方法和体会;根据专业分类,建立“手牵手”促学机制,实现互帮互助、以老带新,使个人学与集中学有机融为一体。建立“学知识”与“强技能”相结合的验学模式:组织国防生参加“挑战杯”、汽车模型大赛,激励国防生把理论向实践延伸,把知识向能力转化。国防生梁盛参加大学生智能汽车模型大赛,获得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3.瞄准育合格军人,大力实施铸形工程,搭建了“三个平台”。南昌大学不断通过文化熏陶、军政训练和重大实践活动培养国防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坚持昌海文化熏陶:学校着力打造具有军味、海味的“昌海文化”品牌,建设国防生阅览室、图书室、荣誉室、昌海国防展厅,创作队歌,制作队徽、队旗,设计胸标、臂章,凝练“博学、无畏、笃行、报国”的队训,培育国防生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通过军政训练锻炼:采取“入学合训、日常分训、陆院集训、舰艇特训”等方式,将人员分类、训练内容分块,进行系统施训、全程打磨,把战风斗浪、抗晕耐暑的水兵本色转化为国防生内动力,积极打造坚毅果敢、团结奋进的战斗作风。实行重大活动历炼:组织国防生承担新生军训,护迎奥运圣火进校园,参加国际军乐节和驻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阅兵等重大活动,培养国防生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2008年10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南昌大学视察时,与国防生亲切交谈,国防生以严整的军容、蓬勃的朝气向首长展示了良好形象。

三、健全制度,不断完善“三个衔接”培育体系

为保证依托培养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管长远,军地双方联手互动,健全了订单式教学、全程跟踪问询、考核评比淘汰等机制,实现了高校教育与人才需求相衔接,优化任职基础目标;任职培训与基础教育衔接,优化任职岗位目标;部队培养与军校培训衔接,优化任职发展目标,着力完善“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国防生培养模式。

1.健全订单式教学体制,完善高校教育与人才需求衔接体系。南昌大学紧紧瞄准部队实际需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单独制订教学计划、单独设计教学内容、单独配备教学队伍、单独建立学籍档案和单独聘任辅导员队伍等方式,全力抓好国防生的教学、教育、军政训练和日常管理,初步具备了“订单式教学”制度,实现了教学思路与军事变革同步,教学内容与部队装备发展同步,教学力量与科技发展要求同步。

2.健全全程跟踪问询制,完善任职培训与基础教育衔接体系。一是建库备档。学校制作了毕业国防生档案数据库,将毕业国防生立功受奖和发展进步的信息及时录入存档,进库,定期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更新。二是问卷调研。利用组织航海实习以及校领导带团走访慰问部队之机,制作了包括专业知识、军政素养、心理素质等内容的评阅问卷,通过与部队官兵交流调研,掌握南昌大学毕业国防生存在的问题。三是接力联动。通过挑选优秀苗子送到海军工程大学、大连舰艇学院和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以“2+2”、“4+1”等模式进行阶段培训和反复加工,形成了教学两地联动、管理分工协作的培养格局。

3.健全考核评比淘汰制,完善在校培养与毕业任职衔接体系。为培养合格的后备军官,学校瞄准毕业任职必备素质,不断健全了考核评比淘汰制度,完善在校培养与毕业任职衔接体系。南昌大学按照“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根本要求,协同国防生所在院系和专业班辅导员,进一步修订了《南昌大学国防生管理奖惩规定》,在国防生管理教育中形成了奖优罚劣,固强补弱,全程考核评比淘汰的机制。按照这些规定,南昌大学在新生入校复审复查、学期德才鉴定评比、年度考评总结、毕业考核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国防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已毕业到部队的330名国防生,均百分百服从分配,全部实现了普通国防生向合格基层军官的顺利转变。

案例点评

南昌大学在国防生培养教育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海军转型建设的战略需求、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三个衔接、三个优化”教育体系,全面实现在校国防生教育培养与部队需求的无缝链接,打造高素质的国防生人才方阵,为海军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