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海昌讲学(3)_关于黄宗羲的故事

海昌讲学(3)_关于黄宗羲的故事

时间:2022-08-2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海昌讲学_关于黄宗羲的故事第47章 海昌讲学不过海昌本境的学生,尚有资料可考。据金林祥考证,黄宗羲海昌弟子可考者有十一人金林祥《教育家黄宗羲新论》第三章三《海宁学生考》。后因兄查嗣庭案,谪遣关西,卒于戍所。陈为黄宗羲历数之学在海昌的传人。如前所述,海昌讲学既是官方性质的讲会,黄宗羲为什么还要到那里去讲学?

海昌讲学(3)_关于黄宗羲的故事

第47章 海昌讲学(3)

不过海昌本境的学生,尚有资料可考。查慎行说:“同邑受业梨洲先生之门者凡十五人。”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次韵酬陈宋斋阅拙集见寄之作》。据金林祥考证,黄宗羲海昌弟子可考者有十一人金林祥《教育家黄宗羲新论》第三章三《海宁学生考》。金林祥教授考证共十二人,其中有许三礼,然许三礼并非黄宗羲弟子,他为孙夏峰和魏象枢弟子。今将较重要的五人,简介于下:

一、查慎行(1625-1691),初名查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又号橘州,号查田。后改今名,号初白。康熙三十二年举顺天乡试。后入南书房。四十二年特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寻充武英殿校勘官。精于《易》,有《周易玩辞集解》。然以诗著名,有《敬业堂集》等。他在《酬别郑寒村》诗自注:“余与寒村(即郑梁),俱出黄门。”又说:“余近辑《玩辞集解》,半出梨洲先生《象数论》。”查慎行《敬业堂诗集》《酬别郑寒村》。

二、查嗣瑮(1653-1734),字德尹,号查浦,查慎行弟。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升侍讲。后因兄查嗣庭案,谪遣关西,卒于戍所。有《查浦诗钞》、《音类通考》等多种。兄查慎行说他“受业黄先生之门”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次韵酬陈宋斋阅拙集见寄之作》。

三、陈诜(1643-1722),字叔大,号实斋,康熙十一年举人,历官至左副都御史、湖北巡抚、工部、吏部尚书。著作甚多,有《周易玩辞述》、《诗经述》、《四书述》、《资治通鉴述》等九种。黄宗羲说,他在海昌讲学,每以四书或五经作讲义,“陈子叔大于其间特有领略”《全集》第十册《陈叔大四书述序》。(www.guayunfan.com)

四、陈(1650-1732),字言扬,号宋斋。淳安县教谕、温州教授,精勾股之学,著《勾股述》、《勾股引蒙》等七种。陈为黄宗羲历数之学在海昌的传人。

五、杨中纳(1649-1719),字耑木,号晚研。康熙三十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邃于《易》、《春秋》,为《全唐诗》编校者之一。有《拙宜唱和集》、《丛桂集》等。查慎行为他作《墓志铭》,说他“长从姚江梨洲黄公游”查慎行《敬业堂文集》下《教授承德郎原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撰晚研杨先生墓志铭》。

在海昌弟子中,除了以后学而优则仕外,在文学上有造诣的当指“二查”,查慎行和查嗣瑮,在当时的诗坛中是一流人物,比甬上弟子郑梁等强得多了。而陈(言扬),则在算学上继承了黄宗羲的筹算开方、勾股之学,陈说:岁丙辰(康熙十五年),余获侍梨洲黄先生门下,与同学诸子受筹算开方法,因著《开方发明》,先生见之,喜谓其习于数而明于理也。后随函丈,因暇请卒业勾股。先生曰:勾三股四弦五,此大较也;立表以测高远,立重表以测不可身至之高远,此成法也。……伏而思之,知空中之理非数不显,空中之数非理不明,忽若有悟,因参他书勾股诸法,附以己见,述为勾股书。先生见之益喜,谓其数益习而理益明也陈《勾股述·自叙》。黄宗羲得他的《勾股述》一书,很高兴,约在康熙十七年陈出书后,黄百家曾在康熙十八年作《复陈言扬论勾股书》,自注作于己未康熙十八年,则黄宗羲作此书序,当在此年前,约在康熙十七年。见黄百家《学箕初稿》卷二《复陈言扬论勾股书》。为《勾股述》作《序》,称赞他“真心细于发,析秋毫而数虚尘者也,不意制举中人有此奇特!”他还说过去他避地化安山双瀑院,布算历算之术,“及至学成,屠龙之技不但无所用,且无可与语者,漫不加理。今因言扬,遂当复完前书,尽以相授”。《全集》第十册《叙陈言扬勾股述》。他决定将过去未完成的有关筹算之书,赠予陈,以资鼓励。

如前所述,海昌讲学既是官方性质的讲会,黄宗羲为什么还要到那里去讲学?是否他对清廷的态度有了变化,或如吕留良在《问燕》中所说飞向更高的“雕梁”呢?黄宗羲之所以接受许三礼之邀,主要原因,就是他过去一贯坚持的,在二十年交入“大壮“的信念下,他以后圣自居,试图在夷狄统治下保存和传播汉高级文化,使要荒之人变为鲁卫之士,办书院,参加讲席是其重要途径。他曾因此鼓励甬上弟子参加科举仕于清廷,现在清廷官员主动请他来讲学,传播儒家文化,岂非更好!吕留良学生在其师《问燕》中注:“又太冲所至,必诋旧交以示亲信新知。后海宁令请讲学,至便诋姜。”严鸿逵错了,姜希辙是支持黄宗羲到海昌讲学的,康熙十五年北寺讲学后,当年许三礼就拟刻《海昌会语》,请邻邑的姜希辙作序,姜在此年九月作《海昌会语序》说:吾越中讲席始于文成,继之者为龙谿、海门、石篑。至先师蕺山先生以慎独宗旨,默契良知之血脉,而文成之学益为无弊,盖百五十年来如一日也。自先师之后虚席者二十余年,丁未岁,辙与同门黄梨洲续为证人之会,至于今亦十年矣。海昌许侯顷延梨洲至邑中,为会于北寺,集士大夫诸生而讲之,内不坠于恍惚,外不局于形色,真修实践,必欲致其尧舜君民之志,推拓万古之心胸,与辨析义理之毫芒,固浑合而无间也。他推崇许三礼邀请黄宗羲至海昌讲学,如黄宗羲一至海昌就诋姜希辙,姜希辙是不可能为海昌会语作这篇序的,而且黄宗羲后来也不可能为姜希辙作传。《全集》第十册《姜定庵先生小传》。

黄宗羲在高举蕺山绝学后,一度因与吕留良交恶受阻于浙西,现在已经跨过了钱塘江,他传播蕺山之学的努力,后来终于引起了清廷高层的注意。

康熙十五年,他从海昌讲学回来,忽然来客送上沈寿民于上一年四月廿日给他的信,而沈寿民已于写信后不到一月卒。黄宗羲想起过去沈寿民到黄竹浦找他,他到宣城访沈寿民不遇,以及因《南都防乱公揭》,阮大铖欲杀他和沈寿民事,以及后来“十死不得死,各自返故丘”,“十年渠不来,日日想风猷。义熙之全身,唯君不可疣”《全集》第十一册《南雷诗历》卷二《读苏子美哭师鲁次其韵哭沈眉生》。想到这里,他不觉悲从中来,失声痛哭。他虽受清廷海昌县令许三礼之邀至海昌讲学,但他仍怀念故国故友,以“义熙之全身”自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