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疾病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以引起身心两个方面的紧张性反应。病人心理反应的类型与强度,取决于他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和评价。病后的神经过敏,文化卫生知识的缺乏,是疑虑的根源。医护人员对此应给予正确认识,在治疗中不必受病人的情绪所左右。因此病人希望得到同情和良好的医疗护理,急切地盼望早日康复。此时病人心烦意乱,应激失控,治疗受挫,康复信心的丧失等都是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_社区医学心理学

疾病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以引起身心两个方面的紧张性反应。病人心理反应的类型与强度,取决于他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和评价。而认识与评价又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疾病和症状的特点;病人的特点;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支持、本民族的疾病观等。

病人的心理活动尽管千差万别,但由于都成为不能良好适应社会环境的病人角色,在心理活动上也必然有某些共同的特点,概括归纳如下几点。

(一)主观感觉异常,认知紊乱

是指病人患病以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觉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此时把注意力转向自身,对身体生理活动异常敏感,感受性也高。致使病人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都受疾病的干扰,出现幻觉,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有时不能提供准确病史,记不住医嘱等。有的人生病前不注意身体,而一旦病后却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声等都非常敏感。有的不能正确判断身边事物,出现定向障碍或作出不恰当的判断。对客观事物的知觉错误,常表现为时间知觉度日如年、空间知觉有躺在床上摇晃感。正常人的鲜美味道可引起病人的反感,看到一些东西感到讨厌,甚至正常的说笑也会引起病人的厌烦。住在隔离病房的病人,由于感觉刺激单调,会使病人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严重者可出现思维紊乱和幻觉等。

(二)焦虑不安,疑虑恐惧

生病后心情不愉快,导致病人的不良情绪状态。病人心境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心慌意乱。病人产生求医行为,就是在心理上把自己交给了别人,听从医护指导,导致行为退化。Barker认为,如果病人能够忍受对别人的依赖,则病人的情绪可以退化到儿童状态。病人表现自我为中心,兴趣有限,依赖他人,关注自己,病人的这种情绪变化,对病人是有利的。Lederer认为:“可以相信,通过社会的及情绪的退化,病人可以重新分配其能量以促进痊愈过程,也可能这种退化整合本身就是痊愈过程的基本因素。”病人情绪不稳,各种情绪激惹、焦虑、恐惧、烦躁、愤怒等相继出现,会向外发泄出来,或向内部而转为抑郁。

焦虑是一种对象不明、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它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或疾病的症状而引起。疑虑或疑心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这种缺乏根据的猜测,将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病后的神经过敏、半信半疑就属此类。焦虑同恐惧、疑虑是伴随的心理活动。恐惧常发生在急性病人,或手术前出现,病人担心手术会危及生命,手术会非常疼痛等。也有的病人怕诊断,怕处置,惶惶不可终日,疑虑重重等情绪变化。病后的神经过敏,文化卫生知识的缺乏,是疑虑的根源。胡猜乱想,更加重了焦虑和恐惧。医护人员对此应给予正确认识,在治疗中不必受病人的情绪所左右。医务人员要帮助病人克服焦虑和恐惧心理,要树立新医学模式观点,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释,反复保证,亲切关怀,使病人保持乐观,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有些焦虑情绪与特殊疾病相伴随,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中枢神经抑制药的停药反应等。

对焦虑要有正确认识,一定程度的焦虑反应,可以调节人的生理与心理防御机制,使人进入防卫状态,增强心智活动,有利于摆脱困境,促进康复。

(三)敏感的自尊心和孤独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尊的需要是完整人格的优良品质之一。人一旦生了病,角色情感的变化,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那些平时极少生病的人。病人角色将比正常角色时更为敏感和疑虑,对医疗活动将十分重视,反复思考。一些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惯于独自作出决策的病人,更是难以接受和顺应病人角色,不甘心“任人摆布”。在医疗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心里十分不舒服,对个别医护行为和操作产生反感等。当与医疗环境的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的需要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因此给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允许病人尽可能多地参与自己疾病的医疗决策活动,就可以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离开家庭及工作单位,来到医院的治疗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如果医护人员不注意和病人交往,可以引起病人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又会增强焦虑和恐惧。住隔离室的重症病人,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将会加重病人的焦虑和猜疑。医务人员要认识和理解病人这种怕孤独的心理,有意增加同病人交往沟通的时间。医务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盖一下被子,给病人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病人感到温暖和心理上的宽慰。医务人员要从人道主义出发,关心体贴病人,尽可能活跃病区生活,协调好与病人的关系,忠诚为病人服务。

(四)忧虑、期待与失助

忧虑常见于患重病的成年病人。病人忧虑的事物多是涉及个人和家庭中的一些事物,包括个人的前程、学习、工作、婚姻、经济和子女等。忧虑又常常与期待相伴。期待是一种病人追求未来健康的美好想象。一个人患病以后不但机体上发生变化,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因此病人希望得到同情和良好的医疗护理,急切地盼望早日康复。对于病人来讲,期待是克服病痛的精神支柱,这种心理状态是积极的,是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病人所期待的目标,由于疾病的因素和医学科技发展的矛盾,有时也会落空,达不到病人预期的目标,这往往会使病人陷入抑郁之中。如某些不治之症、晚期癌症、肢体残缺等,都会使病人陷入迷惘之中,精神崩溃,导致自怜失助感。这种面对疾病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消极心境,是病人面对疾病的心理应激失控,自信心降低和丧失造成的。这种对疾病的无控制力,自怜、失助感和绝望,会使病人认为大难临头,生命危在旦夕,流露出对人生的留恋之情。

医护人员要引导病人向好的方向想,减少病人的忧虑,给病人以期望,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病人的失助感会减少,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发挥,这对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五)抑郁

人生病后,可产生反应性抑郁,表现出心境低沉、悲观、失望、失助、自怜和绝望等。此时病人心烦意乱,应激失控,治疗受挫,康复信心的丧失等都是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向病人提供有希望的信息,尽可能地减轻和消除病人的躯体症状,给病人以情绪上的支持、开导和解释等都可以帮助病人克服抑郁,重新建立起配合医护人员治愈疾病的信心。

(六)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是许多患者采用的心理防卫行为。常用的防卫机制有倒退(退行)、否认、合理化、转移、隔离、幻想、投射、压抑和补偿等。病人对这些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都可能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忧虑、失助和抑郁等心理情绪,对病人适应疾病所带来的变化是有益的。但它们也会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妨碍病人尽快地实现由病人角色向正常社会角色的转换。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识别、引导和限制病人不适当的应用防御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