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人怕的是经检查确诊为癌,所希望的是医生最终能证实自己不过虚惊一场。当病人进一步证实消息是确切的,此时主要情绪反应是恐惧。癌症的手术治疗如果成功无疑是对病人心理的巨大安慰。治疗反应与挫折会加剧病人的情绪应激,甚至使病人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③同时告以治疗计划可以对抗消极心理反应,使病人产生信心,感到未被抛弃。在告知真情前,医生护士应为病人作好心理准备,引导病人采用自我防御机制,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早期发现癌症、诊断癌症对现有的医疗手段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大多数晚期癌症没有较好的治疗手段,因此,癌症对病人来说虽说不是宣判了死刑,起码也是无期徒刑,所以,一旦发现患有癌症,病人的心理方面便会受到猛烈冲击,以致发生剧烈变化。

(一)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1.就诊初期病人的心理变化 由于医学知识日益普及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如果一个人在身上发现肿物或持续存在的病变,而用其日常知识又不能很好地解释,他便可能首先想到癌症。这种预感会引起病人焦虑和恐惧,促使他求医。在医生检查和确诊期间,病人的心理常常是矛盾的,“是癌?不是癌?”这使得病人时而焦虑、恐惧,时而又怀有希望。病人怕的是经检查确诊为癌,所希望的是医生最终能证实自己不过虚惊一场。这种心态可一直延续到病人获知或由种种迹象猜测到真相时为止。

2.得知患有癌症后的病人心理反应 病人听到癌症的诊断消息后,其心理反应可大致分为4期。

(1)恐惧期:发生于突然听到诊断消息的即刻,病人感到心慌、眩晕,盲然,面无表情,发呆,有时可呈木僵状态。当病人进一步证实消息是确切的,此时主要情绪反应是恐惧。

(2)否认-怀疑期:待病人从剧烈的情绪中恢复平静后,便开始怀疑医生诊断的正确性。因为求生欲是本能,即使患了“绝症”或处于生命垂危期,明知预后不好,但仍存有一种侥幸心理。为此,病人可能怀着希望到处求医,希望能找到一位否定癌诊断的医生。此刻哪怕是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在诊断措词上的细微差别,也会给病人带来一线希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是病人借助于否认机制应付由癌诊断所带来的紧张与痛苦。这种应对可以暂时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但是,却延迟了病人的治疗时机。

(3)愤怒-沮丧期:如果病人确信自己患有癌症,情绪便变得易于激动,特别容易发脾气。此时病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听什么都心烦”,愤怒的情绪有时会伴有攻击反应。愤怒之后,病人又感到悲哀和沮丧,常常感叹“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为什么让我患上癌症?”严重时感到绝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自杀行动。受悲愤情绪的影响,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和睡眠规律均被打乱,以致食之无味、睡之不安。应该认识到这不是病人对某个人的不满,发泄愤怒情绪是对自身疾病的一种反抗。如果这种行为在医疗期间,常常会影响医患关系。

(4)接受-适应期:病人最终不得不接受患癌的事实,并逐步适应之。情绪开始逐渐平静下来,但大多数病人不能恢复到病前心境,而进入一种长期的忧郁和悲哀之中。这种心态可一直延续至治疗过程中。

3.治疗阶段病人的心理变化 进入治疗后,病人的情绪往往随病情而变。当病情因治疗好转时,病人的焦虑、恐惧与抑郁心情可暂时缓解,希望之光开始在心头升起;如果治疗未见效,则希望破灭,焦虑、悲哀再次占据病人心头。癌症的手术治疗如果成功无疑是对病人心理的巨大安慰。化疗与放疗大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治疗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和消瘦等。病人对接受这些治疗常常顾虑多端,易陷入严重的“趋-避”冲突之中,难以解脱。治疗反应与挫折会加剧病人的情绪应激,甚至使病人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有些病人可发生人格的变化。有的病人可以表现为行为上的“亢进”,努力地寻找治疗的办法手段,多方打听,对于小广告的宣传深信不移,要求家人或亲属不惜“重金”去寻求某一“偏方、密方”。甚至于在治疗无效时,转而对某一宗教或迷信的依赖。

(二)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告以癌症诊断的原则:诊断明确无误后,困扰许多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将诊断告诉病人,什么时候告诉病人。许多医生认为,一旦明确诊断,便应当将真相连同治疗计划一起告诉病人,理由是:①绝大多数病人已具备有关知识,“纸里包不住火”,病人迟早会由其他途径或线索获知真相。与其让病人遭受猜测和四处求医的痛苦,不如直言真情。②如果时机选的恰当,直言真情虽可引起较强烈的心理反应,但多半不致造成严重后果。③同时告以治疗计划可以对抗消极心理反应,使病人产生信心,感到未被抛弃。④可避免医生的威望受损和病人对医生失去信任,这有利于病人以后的治疗。

以上的理由虽然充足,但是,在临床具体的工作中不易操作。首先病人家属对是否告知大多数持否定态度。通常作法是将诊断告诉病人家属,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性特征选择恰当的时候告知病人,要求其配合治疗。因为告知诊断消息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如果超出了个体的应对能力时,这种告知是有害的。但是,一味否认往往使病人忽视疾病的严重性而延误治疗。特别是在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察觉时,医护人员若仍矢口否认,就会使病人产生被放弃感和对医生、护士的不信任感,甚至更加相信癌是不治之症。因此我们主张,依据每位病人的人格特征、应对资源、应对准备以及病程和对癌症的认识,审慎灵活地决定是否告以真情以及告知的适当时机与方式。在告知真情前,医生护士应为病人作好心理准备,引导病人采用自我防御机制,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