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力衰竭晚期到死的症状

心力衰竭晚期到死的症状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者症状不同。由于老年人常患多脏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气喘,就很容易将心力衰竭时的咳嗽、心悸、气促误认为是气管炎而延误诊断。老年人常有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时心率可以不快,也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之一。三是地高辛已经退为二线药物,用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时。家庭抢救左心衰竭关键的
老年心力衰竭_老年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

(一)心力衰竭的概况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充盈障碍,使得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的淤血,致使身体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由此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称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继发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缔组织病等。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过重的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快速性心律失常、液体或钠的输入量过多、过快、严重贫血、大出血等。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者症状不同。

1.左心衰竭 在心力衰竭初期患者会感到易疲劳、乏力、心悸、心跳加快,这些症状往往在活动后加重。由于左心室收缩无力,射血量减少,剩余血量增加,使得肺部淤血,患者先是感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时费力。呼吸困难的症状是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刚开始时只感到乏力,以后逐渐发展到在进行轻的体力活动时感到气力不足,出现气喘、心悸,心跳常在100/min左右。最后发展到休息也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肺部淤血更为严重,患者会因胸闷感到呼吸困难而被憋醒,促使坐起来呼吸才感到舒适。如果是急性左心衰竭,还伴有发绀、大汗、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因此,劳累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可以归结为一个“喘”字。左心衰竭的症状重,预后差,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你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夜间常常被憋醒,坐起来喘气,应该考虑到心力衰竭的可能,应该立刻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右心衰竭 冠心病一般不引起右心衰竭,但左心衰竭的后期会造成肺动脉高压,继之引起右心衰竭。如果说左心衰竭可以归结为一个“喘”字,那么右心衰竭就可以归结为一个“肿”字。由于右心室主要接受静脉回流的血液,右心衰竭使得回流受阻,各脏器出现淤血的表现。胃肠道淤血可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肾淤血可出现白天尿少,夜尿增多;肝淤血表现为肝大及肝区疼痛;由于静脉回流不好,可引起双下肢水肿、胸腔积液和腹水。除肿以外,患者还会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二)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早期表现可能只有疲乏无力或恶心、食欲缺乏等,并无心悸气短。有时以精神、神志改变为首发症状,如精神失常、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可能为心力衰竭时脑供血不足所致。有时表现为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此时说明体内有过多水分不能通过肾排出,若无肾疾患或其他疾病,显示心脏功能已出现失代偿状态。老年人的卧位性干咳,在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说明肺部已明显充血或淤血,为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以上这些症状往往不被注意,易于造成漏诊。由于老年人常患多脏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气喘,就很容易将心力衰竭时的咳嗽、心悸、气促误认为是气管炎而延误诊断。老年人常有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时心率可以不快,也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之一。

(三)家庭治疗

1.家庭治疗的基础首先是从症状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NYHA的分级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但应注意的是,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非完全一致。NYHA的分级分为4级。

Ⅰ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但LVEF已降低,即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水肿)。

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Ⅳ级: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2.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以下4种。

(1)根据病情适当安排患者的生活、活动和休息。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仅限制其体力活动,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较严重的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包括适当的脑力休息。当心功能改善后,应鼓励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尽早逐渐恢复体力活动。对有兴奋、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酌情给予镇静药如安定、利眠宁等。

(2)控制钠盐和水。减少钠盐和水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每天限制钠盐在0.5~1g(相当于食盐1~2.5g),心力衰竭控制后可给予低盐饮食,每天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大量利尿的患者,可不必严格限制食盐。

(3)去除或缓解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如治疗瓣膜病、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房颤等,控制感染,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4)双心室起搏和三腔起搏、干细胞移植、心脏移植、基因治疗等为非药物治疗的进展,有些已经应用于临床,有的尚处于研究阶段。

3.药物治疗应根据心功能的级别选择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具体原则如下。

NYHAⅠ级仅用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即可。

NYHAⅡ级应用ACEI、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尔等、利尿药,地高辛可用或不用。

NYHAⅢ级应用ACEI、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地高辛。

NYHAⅣ级应用ACEI、利尿药、地高辛及醛固酮拮抗药,病情稳定者慎用β受体阻断药。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注意,一是慢性心力衰竭首选血管紧张素酶抑制药(ACEI),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该药有刺激性咳嗽的不良反应,如不能耐受可改用颉沙坦。二是β受体阻断药在严重心力衰竭时最好不用。三是地高辛已经退为二线药物,用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时。

家中如果发现心源性哮喘的患者,首先要准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困难是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这两者的表现都是一个“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心源性的“喘”实际上是左心衰竭,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平卧时“喘”明显加剧,端坐时“喘”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如肯定为心源性的“喘”,则不能使用哮喘患者常用的止喘气雾剂,也不宜口服沙丁胺醇(舒喘灵)等平喘药,因为这些药物只能加重左心衰竭,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家庭抢救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患者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患者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这对患者十分不利。家属应尽力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患者吸氧,氧气最好能经过湿化瓶再入鼻腔,若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一半,然后加入等量的95%乙醇,效果会更佳。如家中有呋塞米,可给1~2片,通过利尿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需要指出,只有部分轻症患者的左心衰竭有望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缓解,而相当多的左心衰竭患者则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去医院的途中要坚持端坐位,两腿下垂,绝不能让患者勉强步行去医院,以免发生危险。

(四)家庭护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65岁以上人群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高达4%~6%。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数在家休养,因此,除了对症治疗外,更应做好家庭护理。

1.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所以要积极防治感染,合理起居,易感染季节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周围或家人感冒应及时隔离,以免被传染,一旦发生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些体弱患者感染时症状不典型,体温不一定很高,仅表现为食欲缺乏、倦怠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心力衰竭发生。

2.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并应熟悉常用药的不良反应,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3.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预防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和便秘。可每日按摩下肢数次,并鼓励、帮助患者在床上做肢体伸屈活动;根据病情给予更换体位,床铺要干燥整洁,柔软,防止擦伤和压疮。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患者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他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5.定期复查。如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水肿、心悸、气短、恶心、腹胀等症状加重。

(2)有发热、咳嗽或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

(3)在服用利尿药过程中突然出现尿少、腹胀。

(4)服用洋地黄制剂时,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泻、黄视等症状。

(五)家庭康复

1.饮食 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糖类、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控制钠盐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水肿,要以低盐饮食为主,一般可限制在每天5g以下,重者1g以下,忌食盐腌制品。

2.休息 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量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110/min,或比休息时加快20/min时,且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具体原则可依据心力衰竭程度而定。心功能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增加休息;心功能Ⅱ级时应限制活动,适当注意休息;心功能Ⅲ级时应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心功能Ⅳ级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