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反应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反应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住院患儿比门诊患儿的心理反应强烈,故应尽可能避免住院治疗,采用门诊治疗形式。对于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并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配合,这样会更有效地减轻患儿的心理反应,加快患儿的康复过程。

儿童年龄阶段一般为从出生至14岁,包括了学龄前儿童期和学龄儿童期。患病对儿童的心身发展是一种威胁,轻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重者可阻碍儿童正常的心身发展,出现发展危机,反过来又影响诊疗和护理过程。因此,只有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病后心理反应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或消除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才有可能使患儿迅速康复。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时期心身发展速度很快,内容丰富,每一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学龄前期,儿童感觉、运动功能不断完善,扩大了探索新环境的空间;通过以母爱为中心的育儿方式,儿童获得了舒适和安全感,但儿童十分依恋父母,易产生母子分离性焦虑;从4岁起,儿童的行为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开始独立地进行一些有目的活动和学习判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游戏是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扮演各种角色,模仿成人的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并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儿童自我成长的决定性时期。学龄期儿童开始意识到社会和他人的期望,赞赏则产生成功感,批评则有失败感,从而通过勤奋获得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成功,克服自卑感。

(二)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

儿童由于生病,需进行治疗,干扰了儿童的日常活动,也影响了其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对治疗的恐惧和与父母亲分离的焦虑反应。4岁以上的儿童病人已开始对生病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意识到住院诊治不会与父母分离太久,因此心理反应比年幼儿童弱,但如果既往有过住院痛苦体验,或入院前父母未解释住院原因,也可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反应。学龄期儿童一般可以陈述自己的主诉,在病房可以主动交朋友,常常对医护工作比较合作。但对疾病的担忧,对学习成绩落后的顾虑,也时常困扰着学龄期儿童。此外,住院患儿比门诊患儿的心理反应强烈,故应尽可能避免住院治疗,采用门诊治疗形式。儿童病人常常表现如下几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1.分离性焦虑 儿童从6个月起,开始建立起一种“母子联结”的关系,在这种以母爱为中心的关系上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旦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不安,经常哭闹、拒食、不服药,而母亲与孩子一起时,这些反应很快消失。

2.恐惧不安 入院或进行某项诊疗措施前,未详细地向孩子解释其理由,或孩子曾经有过一些痛苦性诊疗经历,都会使孩子入院后误认为被父母抛弃或惩罚,患儿也会对医护人员的白色工作服及各种医疗措施有一种生疏感,从而产生惶惑不安、恐惧。医护人员严肃的面容,医院抢救的紧张气氛,患儿有过曾经被强迫进行某些诊疗措施经历如打针、手术等,均会增强这种紧张感。此时,若医生和护士对患儿态度不当,呵斥、恐吓患儿,则更不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加重患儿的心理反应。

3.反抗 有的患儿抗拒住院治疗,趁人不备逃跑;有的患儿即使不逃跑,对医护人员也不理采,或者故意喊叫,摔东西,拒绝接受各种诊疗措施;或者对前来探视的父母十分怨恨,面无表情,沉默抗拒,以此种不愉快情绪表示反抗。当前我国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过于紧张、焦虑,因而对患儿过分照看,在孩子面前夸大病情,或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或加以指责,家长这种心态对患儿有一定影响,家长对护士的不满倾向可以转变为患儿对护士愤怒或抗拒,如拒绝阿姨喂吃药、打针等。

4.抑郁自卑 疾病久治不愈,长期疾病的折磨,会使患儿丧失治愈的自信心。年长患儿已能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果,难免有所担忧。国内有人对儿童慢性肾病综合征进行研究发现,年龄大的儿童抑郁发生率比年龄小的儿童高,病期长的儿童抑郁发生率高于病期短的儿童。由于住院治病,长期不能上学,学龄儿童会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从而加重忧虑,过去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儿童更易表现出这种心理反应。这些儿童在病房有的表现沉默寡言,唉声叹气;有的则不愿继续治疗,认为病已不能治好,严重者出现拒食、想死和自杀的观念;有的怕上学后成绩赶不上,低估自己的能力,出现严重的自卑感。

对于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并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配合,这样会更有效地减轻患儿的心理反应,加快患儿的康复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