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

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中,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多名教师协作教学,形成教学梯队,加强团队协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本论文就是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校精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探讨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

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1]?

张 轶[2] 孙培德[3] 丛燕青[4]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如何培养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机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探讨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中,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多名教师协作教学,形成教学梯队,加强团队协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科意识;团队意识;工程流体力学;教育改革

新时代的教学科研日趋专业化、群体化、协作化和社会化,如何发挥教师学科意识,团队合力教学科研的优势;如何解决团队中相互摩擦、能量抵消、凝聚力弱等不利因素;如何全面调动团队中每个队员积极性,尽量减少消极因素或改正不当管理。这些是教师教学科研获得成功必须面对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培养教师学科意识,组织建设团队,强化团队意识,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应是一种必要且有效的途径。可以说,只有教师学科意识、团队结构、团队意识等方面完美融合且与时俱进,才能更快地、更好地参与国内乃至国际教育科技的竞争1

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在科研、教学上都有利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快速发展2。如何培养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机制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于科技创新合作都已经普遍实行,而在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师的团队协作还未充分重视,基本保持着各个老师都上自己的课程,而在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或者课程与教师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也很少将教师的学科意识融入到讲课的内容中,很多情况都是照本宣科,无法将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是我们必需关注与探讨的课题之一。本论文就是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校精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探讨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

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多名教师协作教学,形成教学梯队,加强团队协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先进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应用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注重教师间的协作和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3

目前,教师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何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各教师的团结协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以及如何将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掌握学科动态,感受团队精神,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逐一解决。

一、组织建设和谐、活力的课程教学团队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的目的是要初步掌握流体平衡和运动的规律,并能联系工程实际懂得各种构筑物和管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工程流体力学的任务是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加上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或经验公式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工程流体力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管路计算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需要教师既能讲述基础科学知识又能分析具体工程实例。针对课程的结构,学院成立了课程教学课题组,聘用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讲授任务,从而形成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

在团队建设中,形成了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教学骨干,共有教师7人,其中3位教师主讲,2位小班讨论教师,2位辅导,由具有多年从事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主讲,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言传身教培养年轻教师开展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得课程教学队伍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好。

各位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分工协作,分别负责基础理论知识、能量水力计算以及工程实际应用三部分的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增加了部分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将任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及最新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起到深化作用,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能应用本课知识进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位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和专业背景的不同,配合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讲课,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既要避免授课内容重复,又要防止内容讲授不完全,查漏补缺,将课程内容完整化,统一化。

二、强化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意识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和专业背景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协作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组开展定期教学讨论,探讨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定期教学讨论,各任课老师之间加强了学习心得交流,共同探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存在的问题、情况等,不仅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收获,同时解决学生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存在的难点,从而有利于课程的完善与发展。

另外,根据团队中各位教师的知识背景,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流体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举例说明,在授课教师中,有一位是化工专业毕业,对流体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非常全面;另一位是环境专业毕业,能有效地将工程流体力学与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设计相结合;还有一位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同时对理论模型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能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讲授流体动力学的知识。三位教师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还完善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的认识。另外,还有2位小班讨论教师和2位辅导教师,均是具有环境方面知识的专职教师。整个团队的环境工程知识结构和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增加了部分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每位老师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基础,结合计算机仿真软件,实现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以动画形式演示课程内容,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有了直观、准确的理解。解决流体力学教学枯燥乏味,可视化效果不强的问题。课题组成员组织力量编制了工程流体力学课课件、计算机仿真软件,课堂全程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分工有合作,利用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软件以动画形式演示本课程部分内容。例如,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部分流线和迹线、元流和总流、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等概念非常抽象、易混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可视化仿真软件,以动画形式将各种流动形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深受学生欢迎。

三、完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合教师学科优势,安排课外讲座与小班讨论,不定期举办课外讲座(如流体力学与日常生活、流体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等),并与学生进行小班讨论,对教学过程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能应用本课程知识进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了教学中实际专业内容不连贯,无法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另外,教学结合科研,将任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及最新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中,如在讲解离心水泵的水力计算时,结合教师的科研内容,即如何在实验室搭建过程中正确应用水泵进行污水的循环处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深化作用。

为了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方便、更灵活的服务,建立了网络教学网站,学生可进入工程流体力学的精品课程网站,观看该课程完整的教学文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和复习,并可通过在线答疑解决问题,较好地满足了课程所需。在考核方面,我们正在开发研制试题库,考试由试题库出题和人为修正相结合,实现教考分离。

四、总结教学团队初步成果

总之,本课程通过教学团队各位教师的团结协作,使得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具有了以下几个有关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主干课程,各授课教师针对学生基础及专业特点,结合工程实际,知识介绍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各章辅以例题及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及自主学习。

2.可视化直观教学。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计算机仿真工具,实现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以动画形式演示本课程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熟练解题方法,加深对流体力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主讲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平.强化团队攻关意识完善科研激励机制[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95-96.

[2]刘建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诊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张晓莉.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学科联系意识[J].天津教育,2007(8),44-45.

【注释】

[1]本文获校精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经费资助。

[2]张轶,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技术、等离子体催化技术。

[3]孙培德,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镇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模型化及智能控制技术;环境/安全系统仿真与优化控制技术;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软件技术

[4]丛燕青,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技术、太阳能光电催化材料、环境电化学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