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

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行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改革,即按学生这个主体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其意义是重大的。而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就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

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1]1

施建祥[2]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

摘 要:普通高校担负着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双重职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们既要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又要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而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正是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很好解决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当然,改变把分类培养当成将学生分成优劣班教学的传统观念,并按分类培养要求进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现行课程体系改造,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分层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在探索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鼓励部分学生考研攻博,走学术研究之路。但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方式上却没有明显改变,仍然是理论课程偏多,应用课程偏少;专业课程偏多,通识课程偏少,造成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在结构上的不对称,使我们的本科生既缺乏社会就业竞争力,又缺乏学术研究能力。而实行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旨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让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既能培养一部分拔尖人才,又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为此,浙江工商大学从2010级本科生开始,在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三个专业中试行分类培养方案,在经管类各专业中试行“微积分”的分层教学,在文史法及理工科专业中试行“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本文阐述我校实行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现实意义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

一、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恢复高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许多高等学校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研究型人才,这在特定历史时期,在招生规模很小的精英教育阶段,这种培养定位是准确的,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大学本科的不断扩招,将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就值得反思了。实际上,中国目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人才的已经非常少见,很多学校已经明确将培养目标定为“应用型人才”,也有不少学校对培养目标表述得非常模糊,既不提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不提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规定培养“……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将本科人才培养无论定位于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都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即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对同一门课程不同学生有不同教学内容要求,这种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试行的分类培养是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A、B两类不同的方案进行培养,A类为“偏学术型本科人才”,致力于进行较深层次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为以后进一步考研攻博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B类为“偏应用型本科人才”,致力于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为走上应用型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我们的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为分类培养服务的,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不同及未来目标差异,将两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微积分”及“大学英语”实行分A、B两层教学,A层的学生知识程度相对较好,未来走学术型道路的可能性较大,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因此,通过增加课时、扩充内容、加大难度等方式,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数学与英语应用能力;而B层的学生,未来走应用型道路的可能性更大,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与英语应用能力即可,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难度上培养标准都有所降低,以适应这部分同学的实际需求。

实行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改革,即按学生这个主体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其意义是重大的。

(一)教育以人为本,强化因材施教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而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就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要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学业各有专攻,培养有的放矢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将来有志于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学生,毕业后通常选择考研甚至攻博,我们必须按学术型要求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对于有志于走上应用型岗位的学生,我们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培养质量

实行分类培养后,如何保证两类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是我们考虑的重点问题。首先,我们制订两套侧重点不同的培养方案,一套侧重理论、方法与通识教育,另一套侧重实践、技能与专业教育。其次,在课程安排上,学术型的本科生增加有理论深度和数理方法的课程,应用型的本科生增加实践、实验和实训类的课程,而对于那些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的课程,应逐步淘汰。最后,在课外科研及竞赛资源的分配上,对于学术型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学术研究活动,撰写学术论文,而应用型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参加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

二、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的具体改革思路

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先导,以课程体系优化为重点,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

(一)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分类

学生的潜质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也不应相同,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应整齐划一,而应是个性化、多模式的。基于这一认识,并结合我校经管类学科优势,我们在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三个专业中实行分类培养,即在学生进校一个学期后,根据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本人的考研意愿及将来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力,挑选出1/4-1/3的学生各组成一个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按学术型人才要求进行培养,而其余学生按应用型人才要求进行培养。

(二)适应目标定位,分类制订培养方案

根据上述方法分类后,为适应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必须设立两套不同的培养方案,以确保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两套培养方案的设置原则是不同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简称A类)是遵循“强化基础、偏重理论、重视通识、淡化专业”的原则,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简称B类)是遵循“打好基础、偏重实践、重视技能、强化专业”的原则。A类培养方案强化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经济学或管理学原理等基础课程,适当减少专业课,尤其是理论水平不高、实践性又不强的专业课程,增设了人文社科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和实用英语模块,以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扎实理论功底的研究型人才;而B类培养方案适当降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难度,适当减少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增设实践、实验与实训类课程,增加毕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周数,以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很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根据各类型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做出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对于学术型学生,要加大难度,加强理论,教会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兴趣,让学生具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思维。而对于应用型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删减理论性过强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实训中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在理论课教学上要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点突出实践实习教学,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我们对“微积分”和“大学英语”两门基础课,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及进校后摸底考试成绩,分A、B班教学,在教学课时、内容、难度及考试评价上均应区别对待。

(四)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确保学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对这些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自由选课制,每3-5个同学配备一个高职称、学术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导师,鼓励学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去,同时允许学生在修完规定学分并考取研究生后提前毕业,允许学生选修培养方案以外的其他专业选修课。在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分配上,向这些学术型学生适当倾斜,并鼓励这些学生多参加学术型研究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政策上给予一定保障。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设实验实训课程,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人士来校讲课,同时建立校外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利用暑期开展实践实训活动。

三、完善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完善两类人才培养体系,即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妥善处理好分类培养教学改革中的观念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既然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其知识和技能应该是相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分配也应该是统一的。一旦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学的快慢班,认为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优劣,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分类教学深入人心。而事实上,分类培养并非是一种“淘汰教育”,而是构建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育人机制,调整以往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各类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培养方向,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改革原有单科性、学术性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课程,既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又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这种分类培养的实施,客观上对实验实训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需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技能训练效果。

(二)要构建“学、术并重”的制度环境和高校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学轻术”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大学的最高价值追求,只有培养学术型人才才算是一流大学。其实,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并无高低之分,每一种类型的高校都有可能成为那一类型中的一流,也可能沦为末流。况且,把高校严格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类也是不科学的,任何一所高校都有责任也有条件培养两类人才,只是比重不同罢了。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培养两类人才的高校一视同仁,破除社会上重理论轻技术的偏见,创造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各按其位、办出特色的制度环境。另外,要改革单一的、以学术性和投入水平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日趋多样化,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单纯以学术性和投入水平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很难涵盖所有的高等学校,更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看它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各类人才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要根据分类培养的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造

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人们往往把专科学校、中专学校培养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其他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大量本科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培养只是一小部分。这就要求按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来建设一支师资队伍,而目前许多高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这是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一定比例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管理人员担任高校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另外,要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定位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打破学科深化型的“深桶式”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体系的需要,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健.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学刊,2009(1).

[3]田静,凌翔.山东科技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分类培养[N].中国青年报,2009-2-20.

【注释】

[1]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普通本科生实行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yb2010028)的成果之一。

[2]施建祥,处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