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内容的内涵

教育内容的内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因此,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可能与需要。学校教育内容通常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准备就绪的,良好的教学秩序需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因此,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

一、教育内容的内涵

教育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它既是教育者用以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资源和材料,也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对象,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虽然对教育内容是已知的,但他还必须从教的角度,即从如何使学生掌握、运用,并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角度,重新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学生对教育内容是未知的或知之不多、知之不系统的,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是为了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成长。因此,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可能与需要。

教育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内容包括学校教育内容和非学校教育内容。本章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育内容,即学校教育内容。与非学校教育内容相比,学校教育内容更注重全面性与系统性,更强调目的与内容之间的吻合。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预定性。

学校教育内容直接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层次和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类别的学校之所以在教育内容上各有特色,是因为其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至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内容之别,除其文化传统不同外,主要还是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要、具体规格不同所致。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有明确的目的性,还有较强的预先设定性。学校教育内容通常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准备就绪的,良好的教学秩序需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

第二,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科学知识、科学定理、科学成果、科学真理,而且其内容构成、例证说明及其所贯穿的教学思想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要求。任何违背科学理性的封建迷信等内容都不能进入教学过程,但这与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里创造的艺术形象有着重大区别。学校选择教育内容遵循的宗旨是,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凡有悖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语、例证、练习等都是教育活动所不允许的,这也是任何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三,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创造积累的各类知识和经验浩如烟海,任何人即使穷其一生也只能了解其中的极少部分。为此,学校根据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学生在校时间有限等诸多条件,从人类大量经验中筛选出经典的、有限的、基本的材料构成教育内容。由于教育内容是人类经验的高度浓缩,具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之效,学生学了以后便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他们的认识达到当代人类认识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也就是说,它是以反复筛选的理性知识为主,是各门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规则、规律、公理、公式等,而不是事无巨细的具体经验。

第四,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

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或多样类型的表现形态,其主要载体是课程,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除此之外,各种报纸杂志、声像资料、激光视盘、微缩胶卷等也承载着与教科书、教学目标相关的教育内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他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也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因而也是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并且,学校教育内容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阅览室、校园等)中。因此,学校教育内容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体。

第五,学校教育内容具有连续性和自身的逻辑性。

与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相比,教育内容呈现出螺旋递进、持续不断的特征。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不同于科学知识、科研成果的汇集,它主要是以课程的形式进入教育过程的。课程内容是人类认识精华的汇聚,但绝不是它们简单的、机械的堆积。这是因为任何一门课程内容的编排,都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顺序和认知特点,去考虑知识在教材中的先后逻辑顺序。根据这样的规则,整个教育内容的排列,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螺旋式递进的指导思想,使其既能为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就一本教材的知识排列来看,也要体现层级递进和由易到难的总特征。

所以,学校教育内容与科学知识发展的自然进程及其排列方式根本不同。教育内容遵循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认知顺序和科学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的有机结合,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逻辑展开和继续。科学知识发展遵循的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顺序。科学研究中虽然也要借助历史研究的成果,但并不完全依靠它们,而主要是靠直觉思维形成突破性的成果和认识。教育内容的螺旋式上升表明了知识的层级递进、难度渐增的总特点,而不是像科学研究成果产生那样带有很大的跳跃性。连续性则表明了教育内容的前后相继和各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而不像科学研究成果那样时断时续地出现;自身的逻辑性则是指学校教育内容根据人的思维发展特点、接受知识的先后次序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排列组合,而不是按照知识本身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进行编排,从而使学生能够循着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轨道,高效率地去获得人类积累的大量经验,并创造出新的科学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