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提高我校材料类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浅谈提高我校材料类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仅从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实际出发,谈一谈提高我校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对研究生选课硬性规定过多,强调统一。但是,目前我校正在实施“128”学科建设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我校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要顺利通过2012年教育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项目的验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为此,笔者对提高材料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浅谈提高我校材料类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材料与化工学院 要玉宏 王正品 高 巍

摘 要 文中针对我校材料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灵活设置课程类型,实行弹性学制,多渠道吸引优秀生源以及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来探索我校材料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弹性学制;学术交流;教育质量

自从1999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我国研究生数量在十年间大幅度提高,招生量从1999年的9.2万人增到2010年的46.5万人。2001年至2004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均30.2%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2000年和2003年,增幅分别达到40.0%和32.7%。从2004年起至今,出于对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考虑,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速减缓,并于2010年加大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且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在2011年将继续扩大。但与此同时,从2000年硕士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有关研究生扩招导致质量下滑的报道也常见于报端,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我国的研究生质量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生素质逐年下降、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论文含金量不高、学术风气过于浮躁、基础研究不被重视等,其中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普遍缺乏备受关注。有人指出,当今中国研究生最缺乏的不是知识量,而是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甚至有人将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归结为“培养方式本科化、导师制虚名化、科研成果指标化、毕业论文形式化”。与全国的大多数高校一样,近十年的研究生扩招,也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面临质量下滑的问题。目前我校已经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两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支持学科,并正处于博士点立项建设期,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促进我校顺利通过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验收,是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个大课题。笔者仅从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实际出发,谈一谈提高我校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一、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学院的导师根据各自的研究特色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合理制定培养计划,安排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一般在二年级进入课题组和导师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科研工作量完成情况,发放一定的助研费。经过多年的运行,特别是最近几年我校材料类跨学科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

1.课程设置的问题

首先,课程类型设置比例不够灵活。目前,我校材料类乃至全校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上按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来安排。课程要求显得僵化,灵活性差。对研究生选课硬性规定过多,强调统一。既不考虑部分跨专业学生无本科课程基础的情况,也很少考虑研究生学习工作和研究背景等实际因素,而是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学习一些与研究方向相差较远的课程,因此研究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不足,教学效果差。其次,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我校材料类研究生课程设置对研究方向不够突出,对专业相关或交叉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足。同时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跨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仍以课堂讲授及灌输为主,有些教学内容相当陈旧,甚至是本科的学习内容,不能有效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教学中没有突出专题讨论课的特色,也不重视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传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学制设置的问题

目前我校的研究生学制是三年,缺乏弹性,很少有延期或提前毕业的例子。这就给研究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只要完成学校关于毕业论文的最低要求就可按时毕业,论文做得好与不好差别不大。这种没有弹性的学制不能很好地对研究生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而是使其生成了一种惰性,进而造成其科研训练和创新不足。对跨学科研究生来说,本身的专业基础就很薄弱,如果相关专业基础与理论课的学习不能得到加强,就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很难得到培养。所以,跨学科研究生要用一定的时间填补本学科相关知识,学制年限过短将无法保证培养质量。

3.生源质量堪忧

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考研已成为大学生逃避就业压力的一种备选。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基于就业考虑而放松了专业基础与理论课的学习,缺乏起码的研究能力和基础理论积累;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为拿学历而选择读研,为了考试而学习,通过集中学习来取得入学资格,却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显得非常薄弱,再加上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近年来逐年增加的跨专业的研究生的数量,这些都加重了入学后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另外还有部分人考研的初衷与我们的培养目标相左,入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和研究动机缺乏。我校优秀的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时选择有名的重点大学,而我们的研究生大多来自于其他兄弟院校的调配,质量本来就受到限制,而上述因素又加重了我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低下问题。

4.导师指导缺乏

导师除了在教学、科研、参加本院和校外的各种会议之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学科建设和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这耗费了导师大部分精力,因此,用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时间就比较少,缺乏足够的时间听取学生对科研项目的汇报、检查学生对文献的掌握和督促学生的实验进度。加之有的导师带了较多的研究生,就更没有精力一一顾及。另外,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以较高的两位数递增,而导师的数量和水平却未得到相应的补充和提高,有些导师缺乏稳定的研究方向,或将现成的研究方案交给学生去做,忽视了对他们自我创新能力的训练。

二、对提高材料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我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为目的,材料类研究生的培养应在这个大前提下,结合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创新。近年来,学院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在师资队伍、研究平台、特色研究方向、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目前我校正在实施“128”学科建设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我校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要顺利通过2012年教育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项目的验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无疑是其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为此,笔者对提高材料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灵活设置课程类型,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内部体制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不断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议在学院乃至全校范围内,针对目前现有的研究生课程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和本科生的教学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以及前沿性的课程不足等问题,进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清理和优化工作。学院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和近几年跨学科生源多的现状,对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进行评估,对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重复性、层次性、规范性、合理性、前沿性等,使课程内容得以更新,前沿性、综合性、交叉性、实用性、规范性得以加强。删减已不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内容重复或陈旧的课程;对跨学科研究生设置补修课程;开设跨学科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课程和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对高级人才所需的新的课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适当放宽研究生选课的自由度,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研究背景的需要来选课。拉开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档次,突出课程的灵活性,加大实践课程比重,使学生既可获得专业基础理论,又可具备多样化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设置弹性学制,确保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学制的设置方面,建议采取弹性学制,一般为三年。成绩优异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工作做得不好的学生可适当延期半年到一年。因休学、保留学籍等所允许在校的最长年限为五年。但对跨学科研究生来说,因缺乏基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故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填补本学科相关知识,学制年限过短将无法保证培养质量。因此,对跨学科研究生而言,建议将其学制扩展为三年半至四年。另外,建议学院进一步强化中期考核的形式,就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他们前阶段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学位论文进展和科研能力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检查和综合评议。中期考核时研究生入学已有一年半,课程学习已基本结束,能定量考核其完成的质和量。通常,这一时期硕士论文已开题,研究生已接触研究课题一段时间,已有阶段性的结果,此时,也可以对他们科研能力进行初步考核。对经过考核,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此时,也可以对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在限期内进行改正,对限期未改正者则终止学业,推荐就业,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3.多管齐下,吸引优秀生源

在我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无论从生源的数量还是从生源的质量上,材料与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状况并没有随着全国的研究生扩招热潮而有根本的改变,至今仍很难令人满意。建议从招生宣传、奖学金制度等方面入手,改善目前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不足的窘境。

目前,材料与化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层次合理,拥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加工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基础”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着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重大重点项目、总装备部重大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智能材料与特种钢、轻合金复合材料、凝固理论与技术和光电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主动积极到社会中尤其是在材料行业进行有效的招生宣传,提高社会上对我校材料类硕士专业的认知程度,就不难吸引更多高素质生源前来报名。另外学院也可以通过加强与科研合作企业的联系,积极引入企业奖学金,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成为奖学金获得者,获得减免学费等待遇,可以基本安心地从事科研工作。通过这样所招来的优秀的材料类专业的研究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既携手合作又互相竞争,成为积极创新、善于钻研的人才。

4.扩大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阶段另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学术研讨课或学术报告。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具体为:第一,可以请校内、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教授向学生介绍材料类某些学科前沿,或聘请业已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材料分析成型、检测等技术和设备的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进行讲座式的课程教学,设法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与材料相关的技术和手段,强化新技术、新方法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第二,可以资助研究生多参加一些与材料科学工程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定期地举行研究生学术报告或小组讨论会,促使研究生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接受新知识、掌握国际研究前沿最新动态,还可以督促研究生全心全力地投入到科研中去,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发现不足,在讨论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第三,可以鼓励研究生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和学术会议等。当然,联合培养研究生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学院导师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院所和企业的科研部门合作,互相输送材料类研究生或教师,既可以增加本校的科研资源,又可以提高知识层次,还可以增加和地方科研合作、学生深造就业的机会。总之,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在学院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另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导师制度的改革和导师学术水平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中良好的学风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硬件设施的改善等等,在此不一一加以论述。

三、结论

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在我校“128”工程实施过程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一直是全校关注的焦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既有研究生本身的内在因素的作用,又有研究生成长环境中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逐步解决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内外因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我校研究生特别是材料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正江.中国研究生最缺乏什么——兼与杨允菲教授商榷[J].复旦教育论坛,2006(4):56.

[2] 高伟,胡文涛,肖福仁,等.材料类研究生综合实验能力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08,31(4):350.

[3] 张洁,尹京武.韩国忠南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3(4):81.

[4] 李青侠,吕一波.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1):118.

[5] 陈江,钱蕾.南昌大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探讨[J].科技广场,2010(2):1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