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发的艺术

启发的艺术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故事启发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所选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和教师本人讲故事的能力水平。所谓设疑启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来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图示启发要注意使用精当,以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为最终目的,切不可滥用。所谓点拨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疑雾,使学生明确思路、抓住要旨。

三、启发的艺术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紧张而愉快的思维活动,是一个人智慧绽开绚丽之花的直接动力,或者说,学生的课堂思维劳动,乃是有效地训练一个智慧的“体操”,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启发思维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思维劳动的热爱,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的启发艺术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启发

所谓比喻启发,是指教师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譬妙喻,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优秀教师都是善用比喻启发的高手。譬如,有位物理教师经常对物理概念作适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能够加深学生对定律、公式和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能起到弥补仪器不足或无法充分表达等缺陷的作用,能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学生在语文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对“冷酷”与“多情”二词的含义是颇有体会的,为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楞次定律所反应的感性电流的方向规律,在实验得出楞次定律之后,教师把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对原磁极发生排斥,以抗拒侵入者——磁极的接近,表现十分“冷酷无情”,“孤僻”异常;但一旦磁极走时,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对原磁极发生吸引,以挽留远方来客——磁极的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柔和”,依依不舍,“好客”惊人。最后,教师把它归纳成“来之抗之,走之拉之”八个字。这样,学生听了感到形象有趣,记忆深刻牢固。每当用到楞次定律判断感生电流方向时,学生就会自言自语:“来之抗之——同性磁极;走之拉之——异性磁极。”这样,就使学生对楞次定律的掌握避免了形式主义和片面性,从而提高了运用上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二)故事启发

所谓故事启发,是指教师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如讲“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时,可先讲吉鸿昌“我是中国人”的故事,并指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像吉鸿昌这样的爱国志士举不胜举,如屈原自沉汨罗江、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些事例表明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正气和中华民族自豪、自尊、自信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启发学生认识什么是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什么要以及怎样去树立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有一位教师上生物课,讲昆虫的趋食性这一内容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他走近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刎了。”这时,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的恐慌。故事启发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所选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和教师本人讲故事的能力水平。

(三)设疑启发

所谓设疑启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来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设疑,一般可以有三种办法:一种叫“引疑”,是教材上有的,学生未看出来,由教师将其“引”出来。如:毛泽东给徐特立的祝寿信,开头的称呼是“徐老同志”。学生粗略看过,未见有疑。教师就可问学生:为什么称“徐老”而不称“老徐”?“徐老”、“老徐”、“姓徐的老同志”这三者有何不同?这样,疑就“引”出来了。第二种办法叫“激疑”,激励学生去想疑。如,讲《乌鸦喝水》,讲完把石子放下水,瓶子的水就升高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教师再提一个问题:“把木块放进水,水能升高吗?”这又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疑”了。第三种办法叫“故疑”,就是没有疑而故意提出疑。如对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讲解了这番情境之后,再把贾岛骑驴做诗,和韩愈商讨用“推”还是“敲”的故事简单讲一下,让学生再去议“推”、“敲”的不同,就可议出不少“疑”来。引疑、激疑、故疑,都是要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学生有了认知矛盾,就能“心愤求通”了。

(四)图示启发

所谓图示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直观图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深思其含义。例如,鲁迅先生为了使学生更容易领会他所讲的内容,有时就在黑板上画出图来,或预先准备好挂图。一次讲到古代人什么样是坐?什么样是跪?什么样是拜?单靠嘴巴讲解既费气力又难奏效。于是他拿起粉笔转身就在黑板上画出坐、跪、拜三个图像。学生们看着黑板上图像,就一目了然了。还有一次,鲁迅先生在上海艺术大学讲演《革命文学》时说:要写出革命文学,首先要做一个“革命人”,不要一只脚站在“革命”上,一只脚站在“文学”上。他讲着讲着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一只脚站在一个写有“文学”两个字的葫芦上。这一图画,形象地揭露了三十年代上海那些挂着“革命文学家”招牌的资产阶级文学的丑恶嘴脸。学生们回忆说,当时听的人望着那富有深刻含义的图画,都忍不住大笑,在笑声中,鲁迅先生传授的革命真理就深印在脑海中。图示启发要注意使用精当,以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为最终目的,切不可滥用。

(五)点拨启发

所谓点拨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疑雾,使学生明确思路、抓住要旨。例如,全国特级教师蔡澄清就善于用点拨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他一方面进行诵读过程中的声调点拨,即帮助学生明音调的高低、辨节奏的快慢、察韵脚的轻重,拨正学生诵读中出现的声调偏误,点出声调中应有的气势和情感,以让学生尽快实现“披文人情”的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理解过程中的情意点拨,即从语词内涵点拨其“情境”意义,从形象体味点拨其情感因素(包括点移情、点烘托、点象征),从风格把握点拨其意象组合,以使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意会知识得到明晰和深化。点拨启发如果巧妙、精当,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点拨启发要求教师功力深厚、高瞻远瞩、区别主次、抓住关键,使学生在受到点拨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思维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