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小学教育上之特殊情形

青海小学教育上之特殊情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某旅行者,行至青海之某县,见县长案头置小学校长呈请派人提督学生之纸条。夫今之小学教育制度,原以求普遍为唯一之目的,故无论其人民之为蒙为藏为回为汉,要皆以得普通之智识,明了国家之大体为基础,此乃举国上下之所盼,而办理边疆教育者不能例外也。人皆知青海居全国之高原,地面辽阔,人烟稀少,而其居住之人民,则有蒙藏回汉土撒之分别,以如此辽远之地形,有如斯复杂之民族。可见好胜心理处处有之,故不必以青海为异也。

青海小学教育上之特殊情形

马霄石

一、导言

有某旅行者,行至青海之某县,见县长案头置小学校长呈请派人提督学生之纸条。归而形诸于文,大为骇怪,以为今之教育制度所未曾有!呜呼此盖呆人耳,毋足以言旅行?夫旅行者原以增见闻也。若事事物物不能准情夺理。详加究□,徒以不适合某地某章之所定,妄加诋毁,欲纳各地特殊之情景于都市圈之内?岂非大谬而特谬哉!

夫今之小学教育制度,原以求普遍为唯一之目的,故无论其人民之为蒙为藏为回为汉,要皆以得普通之智识,明了国家之大体为基础,此乃举国上下之所盼,而办理边疆教育者不能例外也。人皆知青海居全国之高原,地面辽阔,人烟稀少,而其居住之人民,则有蒙藏回汉土撒之分别,以如此辽远之地形,有如斯复杂之民族。不但一切设施行政,必按情度理,详为折服,以期永宁。即教育一项,亦必设法诱导,参酌民风,以图普及。反是则失之必过偏,偏则众怒,众怒实难犯矣。此研究边疆教育者不可不注意及之,今特举数端聊供img195议,并为后来旅行诸君子之戒!

二、创立学校之难关

以小智而欺骗民众,以官差而侮辱民族,此为中国智识界过去之最恶影响,至今思之而远方人民犹有余恨,故凡倡立学校,民众多旧事重提,面有难色,以为设立学校等于税收机关,将遗害于无穷,宁愿聚资以停其事。当此之时倘办教育者少有成见,必到弃权,而边疆学子永无受教育之机会矣。然则必何为而后可。曰宜缓!宜诚!宜亲!古人有云:“欲速则不达”,又云:“事缓则圆”,办教育者若以命令为是,急如星火,必致事出不测,谋益反害。故必缓而图之以求圆通。“诚可格天”,实千秋良言,办理边疆教育,更宜以诚挚待人,解除疑虑,乃济于事,若以公事欺人,以大言侮人,其败事也可预卜焉。所谓亲,绝非办教育者,必事事亲近于各个民众之前,以讨喜色,要运用其各族亲信之人,为之乡导,朝夕劝告以成其事,盖各族有各族智德之士。各地有各地公正首人。人望所归,出言有效,信而不疑,易于成功。苟执书本上一得之见解,或妄信霄小之片面游辞,越级行事,依势凌人,未有不身败名裂者也。

三、雇学生

民众既不明了教育之旨,复鉴于已往所谓智识份子之卑鄙行为,遂以其后生之上学,必入于败坏之途径,多不愿其亲生之子,入校读书,设功令所限迫不得已,乃出资雇用贫家之子为冒顶,以敷衍之。倘一家数子,长者已出而作事,(无论军界政界)人劝其幼者读书,则必曰吾某子已为公家当差,尚要幼儿上学乎?呜呼以读书为当差,此固特殊环境与智识之关系,然吾以为未得循循善诱之教育者,实为一重大原因。或有问于余曰,君办理边疆教育久矣。对于雇用学生一事,究有若何感想?曰余初至亦觉骇怪。及缓而谋之,有至理焉。至理为何?不外乎诚。数年以来凡遇此等事件,必先责其当地教员,以诚恳待乡村父老,以远大开导学生。使此雇用之贫寒学生,亦得求学之机会,学得相当之能力,出而于富家子弟相比较,则贤愚肖否,一目了然。久之则教育上之信仰生焉,有信仰然后有力量。而富有之家为保其个人地位计,亦不能不使其子弟读书。贫富知礼,教育均等,斯为最好之机会,初不必啧啧以雇用学生为大错也。行之数年,收效甚宏,而真正藏民,及img196毛蒙民之学生,能以次第升学者,正因此耳。

四、转学校

今之乡村父老已受教育之益,知立学校为荣,时必起其争胜之心。曾记胡适氏返国之初,家人迎之而归,中途以本村设立学校请于胡氏,胡曰我们村中为什么要另设学校呢?家人对以邻村有之,吾村应该设立。可见好胜心理处处有之,故不必以青海为异也。办理边疆教育者,倘能于可能范围内利用此种心理,好自为之,则学校之扩充可立而待。然须以相当时间,详为勘查,以坚决民众之信仰,归正地方之民情,然后施行方为有效。欧洲某国有以轮船设学校者,盖取其活动便利宣传教育耳。不谋今之青省父老,竟以爱好教育之胜心,亦有转学之发动,其法为何?即以距离少近之两村合而设一学校,使两村儿童就而教之,但以目前之经济困难,又不能立时另择适当地址建筑校舍,乃择一村中之富余院落或庙宇,暂时改立学校,招集两村儿童入学读书。而其他一村,又因两种关系,不愿甘居人后,以为某村有学校某村便荣誉。学校在某村某村儿童入学便利。因此之故,必在本村择其空余屋院改造校舍。呈请有司,要求转学,转学者,即以其两村合办之学校,上学期设于甲村;下学期移于乙村,或今年设于乙村,明年移于甲村,校舍两处,校俱与教员学生,相互转动,甘苦平分,共同维持。当此之时,办教育者倘以满腹文明学理,固执章则,斥为怪诞,必求其固定,势必公家提出巨款,择定适当地点,另起学校,补助经费而后可。然而当今之时,毋论其民穷财尽之青海不能举办,即富饶省区,而公家能提出大宗经费为各乡各村设立学校者,亦不多见也。吾故曰姑以顺应民情,因势利导,不论学校处于何村,总以善择教员充实内容,俾学龄儿童无失学之虑,乡村父老有少裕之资,然后鼓励其争胜心理,按照其人口多寡,分立学校于各村之内,以免转移之苦,斯为有效。否则必起械斗之事,而失教育之旨矣。

五、总结

以上数端,于百忙中简单叙述,自觉谫陋不堪,然其边疆教育之特殊情形,实有出乎教育家想像之外者,特表而出之,就教于大雅之前,非敢自鸣孤异耳。

摘自《昆仑》1936年 第1卷 第5-6期 第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