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阻碍语言连续性的特殊情形

阻碍语言连续性的特殊情形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不仅能够抉择和确认意义,还能关联和布局意义。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博士迈克尔·波特认为,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反复述说之前说过的一些有意义的重要性,但需要重视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阻碍语言的连续性而导致有害想法破坏思维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许多教育者都有操纵连续叙述的习惯。此种情形在作文、论文、剧本等的相关写作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语言不仅能够抉择和确认意义,还能关联和布局意义。毕竟,任何一个意义所体现的都是某些情境。所以,每一个字的具体使用方法就归于某些句子,而句子又包含在一些较大的推理或描述的事情中。

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博士迈克尔·波特认为,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反复述说之前说过的一些有意义的重要性,但需要重视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阻碍语言的连续性而导致有害想法破坏思维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教育者都有操纵连续叙述的习惯。有人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他将老师一天说的话的总量加起来,然后与这个老师在一天之内与学生说的话作对比,结果令调查者大吃一惊。

因为学生在说话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长篇大论,而会用比较间接的词语来代替。即便在老师询问问题的时候,也只是作一个简单的回答。而老师在得到学生的间接答案之后,会根据那些线索加以引申,然后详细述说自己接收到的学生的答案。

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说,老师将谈话过程中的连贯叙述都包揽过来,致使那些零散的、断裂的叙述习惯成为瓦解学生理智的负面手段。

(2)授课的时间太短,而且在讲课时会有题外话出现。尤其是历史政治、文学这些课程,老师经常会将一篇文章划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来一一讲解,而且时间也并不是很长。这就打乱了教材的完整性,破坏了课本的合理比例,最终降低了论题的完整性,主次不分地将一些并非重点的东西强加进去,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大脑里装的是完整的含义,但是在传输给学生的时候,因为方法有问题而导致学生所接收到的都是一些零碎的、断裂的画面。

(3)轻视获得能力的途径,而强调避免错误。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通常都会犯一个很明显的错误。他们会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开始学习叙述,但因为害怕形式和内容出现错误,便将应当用于积极思考的精力全都转向了避免错误。更有甚者,老师会在极端的情绪下,以消极的行为来避免出现错误。

此种情形在作文、论文剧本等的相关写作中表现得最为显著。有时候,老师可能会重点强调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使用简短的句子,以免因内容过多而犯错。

在对大学和高中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老师有时候会降低学生检查和指出错误的能力。如此,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出错而拒绝写作。此时,学生们的兴趣早已脱离了应该怎样说和说什么,而是转向了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感觉舒适,进而降低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