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教师的群体素质是一个单位体育教师集体的综合素质或整体素质,它对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极大,也能够反映体育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

1 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随着新世纪我国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更加凸显。常言道: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人才培养依靠学校,学校教育关键在教师。可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教师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大学体育教师是大学师资队伍中的有机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对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可以不要的情况,反映出思维观念陈旧,培养方法简单,体育教师地位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也影响着体育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素质。因此,对新世纪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树立大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新观念,优化其素质结构,探索培养大学体育教师素质的策略,为加强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积极指导。

1.更新体育教师的素质观念

在体育教师的素质观念上,人们长期受封建思想——重文轻武的影响,把体育教师看成是“武人”,甚至是粗人。同时,也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学看成是动作示范与模仿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传授及运动素质达标上。因而,对体育教师的素质简化为身材高大,运动技术水平好。反映在现实中,对体育教师评价的各个方面都是这种观念,如在学校进新教师时偏重看运动技能的好坏;体育教师评优、评先进时也以运动技术论英雄等。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标志着我们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赋予学校体育教育新的使命,也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阿拉本图宣言》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的完美状态。”并认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这就清楚地把健康作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等指标相统一的现代观念呈现给人类。这既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树立体育教师素质的新观念。体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新要求的变化,才能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2.优化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

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是指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多种素质的有机组合。优化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应从两个方面理解其内涵:

一是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数量足的体育教师群体。体育教师的群体素质是一个单位(或学校、国家)体育教师集体的综合素质或整体素质,它对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极大,也能够反映体育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优化体育教师群体素质,首先应从体育学科和课程建设出发,形成一支科学合理的、适应体育学科和课程发展的体育教师群体。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科划定,体育学科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科、运动人体学科等三类,各学科涵盖若干门课程。体育教师的群体素质应按每一类学科和每门课程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使之在体育健身教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体育市场管理操作等方面,形成优化的教师群体素质,并形成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等结合的师资梯队,以体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成果作为评价师资群体素质的标准。这样优化体育师资群体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优化体育教师个体素质。教师个体是群体的细胞和基础,个体素质的提高对群体素质有直接的影响,只有个体素质都提高了,群体素质才能真正地提高。体育教师个体素质的优化,既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参与社会激烈竞争的迫切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素质应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智能结构、教育能力等方面;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新型的社会成员素质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础、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心理的承受能力等;现代体育科学理论认为,当代体育工作者的素质包括体育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宽厚的体育基础知识、扎实的运动技术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公关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我们认为,大学体育教师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社会成员,还是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综合各方面的要求来优化其素质结构,应该具备思想素质、体育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具体说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公共道德、职业道德、体育专业思想、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管理和公关能力等。反映在体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应包括体育教育思想的把握运用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的能力,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和纠正学生错误的能力,公正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后思教的能力,公关联络的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能力等。

3.加强体育教师素质培养的策略

首先,要分析体育教师群体和个体素质的实际情况,研究体育学科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端正体育教师素质的思想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理清培养思路,制定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

其次,要建立培养体育教师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规章和办法。教师培养的管理机制应把教师的工作状态、学习状态,统一到教师业务的考核上来,并与教师的评、聘、晋升、分配等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管理规章和督导办法。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励体育教师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优化体育教师群体素质,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

再次,要拓宽培养渠道、途径和办法。体育教师的培养渠道和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脱产进修学习;二是在职自修学习。具体培养办法很多,有提高学历的进修学习、短期单科进修学习,有做访问学者,参加助教进修班、研讨班、国外学习进修,还有聘请进知名学者讲学和兼职教授帮带方法。更重要的方法是强化教师在职结合工作的自修学习,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要求教师自修一二门课程,撰写一二篇学术论文或参与编写著作。也可以提出一些学习研究的问题,要求教师自己学习和研究,定期交研究学习报告或召开单位学术论文报告会进行交流,还可以充分发扬管理民主,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请教师充分准备,发表个人见解,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等。

又次,要创造培养体育教师素质的环境,形成严谨治学的氛围。要从单位领导做起,真正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自己治学严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教师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提倡教师把提高自身素质当作提高工作质量的重点来抓,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境界。同时,要创造体育教师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形成教师比学敢超的自我提高学习的氛围。

总之,加强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既要树立正确的教师素质观念,分析教师素质状况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方法,还要从管理机制和办法上督导,培养途径和方法上灵活多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优化体育教师素质,提高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