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档案职业与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档案职业与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后,王新才等人撰文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档案职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档案职业缺少核心技能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因而档案本科教育创新应当与档案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档案本科毕业生的档案职业竞争力,并将这些专业人才及时充实到档案实践管理部门,不断推进我国档案职业现代化、专业化。

2.5 档案职业与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档案职业是介于档案学专业教育和档案事业的中间层,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档案学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且档案职业的发展轨道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档案学教育的发展前景。与经济、法律、新闻等其他职业相比,档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普遍偏低,尽管当前我国档案学专业的就业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始终受到来自档案行业以外的其他职业的吸引和诱惑。因此,近年来我国档案学者开始从档案职业的角度审视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定位、转型与调整。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招生情况不太理想,招收到的学生大多是非第一志愿生源。这一情况引起了众多档案学者的关注和忧虑。刘家真(49)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体对档案学学科教育需求低下;第二,档案学教育过强的职业取向影响了就业面;第三,档案学学科地位不高限制了发展空间。尽管当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档案专业就业率较高,然而由于档案学教育存在供给过剩以及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以及缺乏行业自律,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对档案学专业人才需求不强,造成人满为患状况,全国每年不断涌现的大批档案学毕业生就有可能被拒之门外。因此,她建议采用市场与计划双重制约的混合型档案学教育调制机制,即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经济布局需要,综合分析后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措施:第一,控制硕士点增涨力度,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第二,明确普通地方院校与部属高等院校在档案学教育层次上的定位,以利于合理使用教育资源并符合人才市场对档案学教育的需求。王新才等人(50)则指出,在我国档案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面窄,已成为困扰档案教育的一个重大难题,而这一问题更多地涉及档案界的人才引入与使用制度,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档案教育界所能独立完成的。为档案教育及档案事业的发展考虑,档案界首先要做的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培育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此,他们探讨了基于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档案教育改革模式,认为中国档案教育未来的发展出路在于根据档案职业化的要求来总体规划档案教育的方案、课程设置,实施档案教育的精品化发展战略,着重提高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水平。此后,王新才等人(51)撰文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档案职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档案职业缺少核心技能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因而档案本科教育创新应当与档案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档案本科毕业生的档案职业竞争力,并将这些专业人才及时充实到档案实践管理部门,不断推进我国档案职业现代化、专业化。为此,他们从提高档案本科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角度,在分析了我国档案职业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当通过科学定位档案本科教育目标、合理规划档案本科课程、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档案本科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推动我国档案本科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李财富等人(52)认为,由于我国档案职业缺乏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和入门标准,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再加上档案职业和档案学教育之间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档案学专业教育与档案职业相分离成为当前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一种以推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为方向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模式。为此,他们建议在理顺档案职业与档案学教育之间关系、规范档案职业发展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重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模式:第一,将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高级复合应用型和开发型人才;第二,探索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衔接路径与方法;第三,推动教学过程由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是档案事业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辛全民探讨了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档案事业中的作用,分析了档案事业对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档案事业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53)

除了从宏观上对档案职业与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外,还有部分学者从微观上探讨面向档案职业的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市场需求、就业率、技术的升级换代等外部条件变化对档案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对档案人才的需求点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李昂等人通过对近年来档案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认为新的档案职业发展的内外形势对档案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学本科教育必须不断的自我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保持各校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实现档案学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4)。陈勇则建议通过探索“按需培养、单位录用”的“订单式”专业就业教育模式、建立毕业“招回”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等方式,从而建立面向就业需求的档案学高等教育新机制(55)。我国档案教育大多以专业发展为导向,较少考虑职业需求,因而鉴于档案课程的职业性相对欠缺、档案专业教材职业针对性不足、档案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职业教育性不强的现状,陈祖芬从档案课程体系改革、档案教学内容改革和档案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探索了面向职业的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56)。为了应对当前档案学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生源危机、规模危机、专业思想危机、教学模式危机等各种问题,李洁认为应当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形式引入档案学高等教育领域(57)。刘国华则进一步指出,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变化对档案学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影响我国档案学创业教育的因素还很多,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应当把其作为深化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58)

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化,出现了系统研究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论著。2004年,金波、丁华东等著的《新世纪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59)成为我国首部系统研究和总结档案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专著。作为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研究项目“档案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该著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和未来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出发,首次对我国档案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等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索和实践,解决了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书中的探索对提高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水平,对培养和造就新世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对促进新世纪档案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2006年刘红编著的《档案人才的培养与教育》(60)则从档案实际部门人才结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档案学继续教育与在岗培训等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意义及调整策略。黄世喆、陈勇、麻新纯等基于广西民族大学独具特色的“民族性、地方性、国际化”办学定位,积极研究民族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思路,三人于2009年合著的《边疆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61) 成为我国首部探讨区域性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专著,全书分三编十一章,积极探索面向就业需求的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新路子,构建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推进档案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成为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总之,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具体工作的实践提供了宏观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