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并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个中缘由固然有学习理论的流行必然要滞后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相关心理学的流行这样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社会上还普遍缺乏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物质条件。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网络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这是因为: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为学习者创设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能有效促进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协商”与“会话”——协商与会话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协商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少数场合用文字)作媒介,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所运用的计算机系统最好具有语音功能(即最好是多媒体计算机)。与此同时,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前所述,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群体更好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使之更全面、更深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性质与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于深化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正是由于上述缘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有较大的发展,加上Hot Java的出现使多媒体技术与因特网进一步融合,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营造更为便利,也更趋完善,将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条件也就日趋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