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提问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提问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提问后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教育公平问题。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运用提问这一技能的主体发生偏颇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提问的主体仅限于教师,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注重问题的预设性而忽视生成性,忘记了学生也有提问的权力。事实上,学生的提问权更加重要。具体的提问应该是由师生共同找出问题,共同质疑,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1. 课堂提问的密度过高、过频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过度提问则会适得其反。

【案例】 某老师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要解决40个问题,下面我把这些问题念一下,请大家记下来,我们一一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课不可能完成的。

提出的问题太多,学生围绕问题转,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是我们熟悉的满堂问的“填鸭式”教学。

2. 总选择相同的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提问后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教育公平问题。有的教师总喜欢点成绩好的学生、科代表、学生干部来回答问题,不给其他学生机会,这样很容易挫伤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由于经常不被老师关注,有的学生就觉得提问与他们没有关系,反正又学不好,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与老师对抗,故意干扰老师上课。

教师提问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关注他们的,通过提问不断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3.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设置,掌握好难易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最终得出结论,但问题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情况,随时变换问题的呈现方式和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会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而很难参与回答,这样的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很难实现。

4. 提问缺乏互动性,不给学生留机会

有些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则打断学生,不让学生继续;既不做点评,也不反馈学生答案,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是错。教师这样的行为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消极地应付学习。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回答的机会。如若问题太难,则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者留给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5. 提问主体偏颇

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运用提问这一技能的主体发生偏颇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提问的主体仅限于教师,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注重问题的预设性而忽视生成性,忘记了学生也有提问的权力。事实上,学生的提问权更加重要。

在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提问权的落实。具体的提问应该是由师生共同找出问题,共同质疑,然后一起解决问题。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教师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负责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在提问上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课堂提问缺少学生问教师答(质疑)、学生问学生答(讨论)、自己问自己答(反思)的形式。

6. 盲目式提问

盲目式提问往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足的表现。老师在课前没有认真备课,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学过程中凭感觉提问,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感受,并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起点。具体表现如下:

(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大量采用廉价提问,有的教师喜好集体问答: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此类廉价提问,一问一答,很多学生是条件反射,随声附和,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效果有限;对调动课堂气氛有一定的作用,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从教学内容方面看,由于缺乏必要的思考,问题本身不足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问题过于深奥。有的老师对提问的难度把握不好,喜欢提深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出课程标准,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回答不出来,会产生挫折感。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适中,难度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太高会让学生气馁,太低又会使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

(3)歧视性提高。提问带歧视,有的老师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向地向少部分学生发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

(4)提问突兀,学生缺乏思考准备。教师在课堂中问得太仓促,并不是把学生引入某种情景后才提问。问题提得很唐突,甚至脱离学生实际,脱离课堂内容,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