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讲解技能的主要策略

思想政治学科讲解技能的主要策略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解是思想政治学科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根据教材的编排,学生必须首先明白“商品”的含义,并逐步知道货币产生的过程,最后才能理解货币的本质。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货币的本质”。比如,在讲解货币的本质基础上,应该很自然地链接到货币的职能,利用货币本质的推导过程,为讲明货币的基本职能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学习后面有关纸币的内容做准备。

讲解是思想政治学科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想充分发挥讲解技能,就必须有一系列的策略,这样才能让讲解由单边传授变成帮助式、合作式、指导式、探究式讲解。这要求教师不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遵循讲解中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对讲解方式进行创新,推进教学的发展。

(一)讲解结构

讲解结构是指教师在运用讲解法教学时所遵循的一些步骤或过程环节。讲解结构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在通常情况下,先将讲解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再将各部分内容按一定的逻辑排成一个序列,并在讲解实施中正确清晰地呈现出这一序列。

【案例】 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货币的本质”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货币的本质,构建学习这一内容的思维框架。

根据教材的编排,学生必须首先明白“商品”的含义,并逐步知道货币产生的过程,最后才能理解货币的本质。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货币的本质”。

这个讲解结构的设计,主要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三个关键问题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可以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

从上例可以看出,讲解结构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知识迁移、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

1. 提出问题

从以上教学实例的分析可以知道,讲解法首先是创设需讲解的问题,创设问题需要教师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解答问题。所创设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最后通过教师讲解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2. 知识迁移

对讲解的知识,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让所学内容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并且和课堂之外的现实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知识间的学科逻辑,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系列化的关键问题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知识间的转折和过渡,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使讲解条理清楚。

比如,在讲解货币的本质基础上,应该很自然地链接到货币的职能,利用货币本质的推导过程,为讲明货币的基本职能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学习后面有关纸币的内容做准备。

3. 知识归纳总结

一般在讲解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以某一观点、原理或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框架结构图,从而达到创设问题、迁移问题和综合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问题迁移过程中,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在综合概括全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梳理、提炼知识结构,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图。

(二)语言与板书表达相结合

1. 语言表达

由于讲解技能主要以语言为传递工具,因此,语言对于教学质量,学生接受信息、思考问题,启发思维都有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表达时要注意情感的投入。讲解是一门艺术,讲解的好坏离不开个人的情感态度。讲解应该要富有激情,要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应尽量做到以情动人,讲学生之所爱,满足学生听课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力量。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传递知识信息,还应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讲解更生动。

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具有趣味性;还要有节奏感,做到抑扬顿挫,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语言环境。

(2)表达流畅有逻辑性。讲解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讲解的语言要具有连贯性,即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和流畅。

(3)讲解运用的语言要清晰,层次分明。讲解要把握语言使用的准确性,采用标准的普通话,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讲解的内容要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4)要求教学语言有针对性,教师能根据教学对象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思维特点采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5)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善于运用语言表达,在讲解时并不是要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告诉学生,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余地,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6)教学语言还应具备教育性。教师在讲解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蕴含的教育因素,结合语言的魅力,对学生循循善诱地讲解。

2. 配合板书进行语言表达

讲解并不只是依靠老师的语言,还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学板书,使教师的讲解思路更清晰、更直观。

在讲解的过程中,板书是必要的辅助手段。教师把自己讲解的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通过板书的合理布局和系统概括,让学生对讲解的内容一目了然,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的板书除了可以传授知识、提纲挈领之外,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

【案例】 在讲解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生产与经济制度”内容时,板书设计如下:

通过如图所示的板书可以给学生呈现一种整体的感觉,使讲解的目的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重难点,便于理解记忆,同时给人以整体的美感,强化讲解的内容。

(三)进行强调

1. 强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进行强调是教师清楚讲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讲解是一种“单向性传递”的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主动输出信息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学生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分心走神,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此时,强调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心理学上来讲,学生只有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才能对事物做出清晰的反应与判断。总之,强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注意与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语调的变化来进行强调;也可以在板书时,在一些关键的字、词、句下面画线或用其他颜色的粉笔进行突出强调。

2. 强调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涉及许多的内容,其中包括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是教学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首先是教材中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观点等,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次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理论认识问题。难点则是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或在思想认识上容易产生迷惑的知识内容。

对于重难点,在讲解时要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进行讲解。在讲解重难点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声音可以洪亮些,语气也需要适当加重。不失时机地进行强调,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能够帮助学生清晰、牢固地掌握重难点。

(四)运用例子讲解

在讲解中运用例子来说明问题是常用的手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把理论知识生动地体现出来。

在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中使用例证,主要表现在讲解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和原理时,要列举与之相关的实例予以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使用例证讲解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学会迁移的目的。使用例证讲解时要注意三点:

(1)对所举的例子与概念、原理之间的关系要分析透彻,所举的例子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在例证中能比较鲜明地说明概念和原理。

(2)在运用例子的时候要注重分析和解说,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的问题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思维。

(3)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原理之后,要恰当地引入反面例子进行比较鉴别。正反例子交叉使用虽然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但在经过教师讲解之后,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入。

(4)例子的选择要具有实践性。对实践性例子的讲解要满足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的真实要求,不可泛泛而谈,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感到厌烦。

(5)例子要有典型性,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例子的运用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有典型性,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能保证达到教学目标。

(6)举例要注意趣味性。教师运用趣味性的例子可以增添讲解的有效性,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五)反馈与调整

学习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活动过程,学生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发展,需要依赖反馈调控。

(1)观察学生的反应。讲解应是教学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信息反馈。讲解中一般的反馈方式有:

① 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获取信息反馈。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活动,如留意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发言、听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反应能力的快慢、回答问题是否流畅等。这些细节都是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反馈。

② 通过提问来获取信息反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或引发对新知识的思考;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困惑等。这些反馈将影响教师讲解策略的选择。

(2)调整讲解策略。观察学生在教师讲解教学内容过程中的反馈,对教师的讲解是有帮助的。首先,有助于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弥补;最后,随时调整讲解进度,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如果不注意反馈信息,就难以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学习状况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间的差距,就不能有效地调控讲解进程,使师生在讲解过程中协调同步。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随时从学生的表情、情绪变化、对问题的回答等方面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讲解过程的方法、内容与进度,使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