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是一些典型的课堂讲解教学行为,这些典型的教学行为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实践经验的证明概括出来的,对于实现教学功能是有效的、充分必要的。若认为依据和前提条件以及结论与依据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一带而过,就会造成讲解混乱的结果。另外,讲解的词语要正确,句子结构要完整,专业术语要准确。“讲解”只有经过科学取舍、艺术加工才能被称

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是一些典型的课堂讲解教学行为,这些典型的教学行为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实践经验的证明概括出来的,对于实现教学功能是有效的、充分必要的。讲解技能由“严谨的知识框架—规范的语言—典型的例证—科学的链接—恰当的强调—及时的反馈”这六个典型的教学行为要素构成(图4-1)。这六个技能要素反映了圆满有效地完成讲解任务、实现教学功能所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关键步骤。

图4-1 体育讲解技能要素系统图

(一)严谨的知识框架

教师讲解不能是无序的、随意的,而是要将教材的知识结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习基本的思路分析,了解相关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等,这是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把握。通过提出系统化的关键问题,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使讲解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他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懂得原理就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大到一门学科的体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小到一篇文章的结构思路、一件事实的前因后果、一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规律、一个科学定义的推导过程、一次实验的操作原理等,都有逻辑规律,建立讲解的结构框架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下面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讲解结构为例。

1. 选择讲解内容,设计内容层次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讲解应包括四个方面(垫球方法、动作要领、练习方法、易犯错误)。因此讲解第一层次设计如下:

(1)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

(2)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3)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方法。

(4)练习正面双手垫球易犯的错误。

然后对每一部分讲解内容进行分析,选择第二层次的讲解内容,并设计其内容层次。如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方法,其讲解内容和设计层次如下:

(1)徒手模仿练习的方法。

(2)垫固定球的方法。

(3)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的方法。

(4)两人对垫的方法。

(5)对墙自垫的方法。

(6)三角垫球的方法。

2. 编排讲解顺序,确定讲解重点

(1)以某一届奥运会排球决赛为例,导入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2)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

(3)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4)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方法(重点内容)。

(5)讲解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

(6)本课小结。

(二)规范的语言

规范的语言要求讲解紧凑、连贯,语言准确、明白,语言和语速适合讲解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讲解紧凑、连贯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讲解连贯紧凑,没有吞吞吐吐和“嗯”“啊”等游移、拖沓的现象;二是讲解意义连贯紧凑,没有意义分散、跳跃的现象。

讲解语言准确、明白,就是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完整、发音正确、用词准确。要做到准确,就要把所要讨论的问题的关键词事先找准,有所准备。要做到明白,就要将讲解中具体问题的结论与取得结论的依据或前提条件交代清楚,将依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若认为依据和前提条件以及结论与依据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一带而过,就会造成讲解混乱的结果。

影响教师讲解清晰流畅的因素有发音、词汇、连接、语速和节奏等几个方面。

(1)语言的发音要正确,要使用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不要使用方言和口语。

(2)用标准的语言词汇传递信息。在讲述定义、概念、原理、动作和身体部位时,不要用“大概”“可能”“一般”或口语和俗语。这样易造成概念模糊、教学不严谨,甚至导致学生胡乱猜测的结果。

另外,讲解的词语要正确,句子结构要完整,专业术语要准确。如跨栏跑教学中的“摆动腿”和“起跳腿”两个基本术语不能用“前面那条腿”和“后面那条腿”这种不规范的词语来代替,在调动队伍时,要使用正确的队列队形口令,不能说“朝这边”“往那边”等。

(3)讲解内容和语句要连贯。讲解的内容有时前后联系得非常紧密,若省略其中某一部分事情就会交代不清,有跳跃感。有些体育动作是由一系列技术动作环节构成的,练习必须连续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删去其中主要动作的技术环节,会使学生有跳跃脱节的感觉。

(4)适宜的语言节奏和速度节奏,具体包括语言节奏、内容节奏和时间节奏。语言节奏是指语调高低和速度快慢、强弱的变化。教师的语调、语速要适中,讲解时停顿时间不宜太长,重复的地方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给人一种讲解者思维中断或者啰唆的感觉,让人听了心烦。

内容节奏指的讲解内容的布局。开头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中间叙述要善于变化,提高学生兴趣,结尾要引起学生回味和思考。时间节奏是指合理分配讲解的时间,不要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讲解内容应包括导入、分析内容重点、举例、强调等。因此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

语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讲解语言的快慢。人的听说能力是有一定承受量的,过快的语速会超过人的负载,学生是听不清楚、记不住的,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当然语音和语速也要根据讲解的内容,配合情感的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新课程中,教授一个技术动作时,教师常常采用分解慢速示范,同时配合慢语速讲解动作要点,以便学生将看和听紧密结合起来,有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可以取得较好的视听效果。

(三)典型的例证

举例说明是进行学习迁移的重要手段,例证能将熟悉的经验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是启发理解的有效方法。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常引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和体育教学中的经典案例来说明一些简单道理和常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使用例证在讲解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教师在使用例证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例证要典型,能鲜明地揭示所讲的问题;二是例证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宜面面俱到或模棱两可;三是举例要通俗、形象直观,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四是动作概念的例证宜以正面举例为主,慎重采用反面例证,以免产生负面效果。

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受伤,并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重视,教师常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作为例证来教育大家。如天津市一所著名中学,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进行铅球测验,一部分学生进行排球练习。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的铅球砸中脑部。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了危险,且没有留下后遗症。这样的教学事例使学生记忆深刻,更有说服力。

(四)科学的链接

所谓链接是指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任何教学内容都不可能游离于学科系统之外而独立存在,清楚连贯的讲解强调新旧知识之间、原理和例证之间、问题和问题之间、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恰当连接。讲解时要仔细安排步骤,前一环是后一环的前提或发端,使讲解形成意义连贯、思路合理、结构严谨的系统。例如在健身跑教学时,教师应按以下顺序安排内容:首先,了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意义和价值;其次,了解有氧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再次,在讲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典型的有氧运动实践,如1 500米健身走、1 500米跑、6分钟跑、9分钟跑等;最后,讲解心肺循环系统的评价方法及脉搏监控在评价中的作用。这样,教师就把有氧运动的概念、意义、价值、锻炼原则、注意事项、运动实践及评价方法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有氧运动有了较完整的系统的认识。教师的讲解应前后呼应,不脱节,环环相扣,前后形成有机的连接。

(五)恰当的强调

“讲解”只有经过科学取舍、艺术加工才能被称为“技能”,才有质量,否则就与“满堂灌”的陋习无异。所谓加工取舍,就是要撷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选用恰当的讲解方式加以强调。这些重点难点是教学的精要之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讲解时,分清轻重缓急、难易主次,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是实现科学讲解的必由之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时常强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环节

如田径的背越式跳高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环节,必须掌握好,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加以强调。

2. 动作重点

如在篮球进攻技术中,单手胸前传球技术的动作重点是在传球瞬间快速伸小臂的同时,手腕后屈,稍内翻,急促用力前扣,食指、中指、无名指用力拨球。体操技巧中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是举腿升髋,教师要经常反复大声地强调,以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好重点动作。

3. 动作难点

如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变向运球时转体探肩和上下肢协调一致是技术动作的难点;体操技巧头手倒立技术的动作难点是夹肘立腰与展髋的配合。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动作难点,教师如果在练习中不反复强调,学生的错误动作一旦定型,就难以改正了。所以教师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时地给予语言强调、信号刺激,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难点。

4. 易犯错误

如学习跆拳道横踢技术时,易产生“撩腿”“身体重心过于后仰”“支撑腿原地不动”等错误动作;蹲踞式跳远时,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练习中易产生步点不准、助跑最后几步减速、起跳方向不正、起跳时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等错误。教师应及时抓住典型的错误动作,向学生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尽量减少错误动作的重复次数。对那些已经形成错误动作的学生,更要反复强调,引起注意,督促他们尽快纠正。

5.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旨在保证教学过程在教师控制下,按着教学目标,安全、顺利、有效地进行。如教学中,技术动作规格的强调,教师要说明技术动作的标准;练习强度和次数的强调,教师要讲清楚可观察和测量的指标。课上准备活动时,教师应经常强调学生要认真练习,充分活动,防止受伤等。

(六)及时的反馈调整

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在讲解时,如果只注意自己讲,不注意学生学得如何,听得如何,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信息流不仅指向学生,学生的一部分反馈信息还要返送到教师那里,教师根据学生接受信息的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变换教学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顺利地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并使他们的思想品德也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保持反馈信息通道的畅通,这样才能保证讲解的效率,提高讲解的质量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