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六年多的酝酿和筹划,我校首届“原创奖”于2008年12月揭晓。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概况

(一)基本概况

2001—2010年,是我国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十年,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时期。十年间,学校在人才队伍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和丰硕成果,共投入经费6.69亿元,立项课题数达6376项,出版著作5243部,发表论文33510篇,提交研究报告1188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86项,6所研究机构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3所研究机构入选上海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室,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

1.人才队伍

2010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有1392名(其中教授302名、副教授415名,拥有博士学位者650名),与2001年相比,教授数增长了53.3%,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增长了415.9%。

2.科研经费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十年来,累计投入6.69亿元(其中到校课题经费3.36亿元)。2010年经费投入达1.15亿元,与2001年相比,经费投入增长了525%。

3.科研成果

学校完成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十年来,累计出版著作5243部,发表论文33510篇,提交研究报告1188篇。2010年出版著作681部,比2001年增长了65%; 2010年发表论文4092篇,比2001年增长了76%;2010年提交研究报告224篇,比2001年增长了近240%。

4.科研获奖

十年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386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39项(一等奖7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共25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其他类别奖项共69项。

5.学术交流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活跃,十年来,累计举办了721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共16321人次参加了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交会议论文7284篇),合作研究课题数685项。2010年举办了180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比2001年增长了718%;2010年共2671人次参加了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比2001年增长了422%;2010年合作研究课题数129项,比2001年增长了200%。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2003年,学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从管理理念和思路创新入手,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预研究项目、项目沙龙制度、原创奖、大夏讲坛、终身教授报告会、跨学科主题沙龙、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管理改革试点方案等层层推进,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和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学校建立了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整合人文学科优势资源,汇聚高层次学术人才,促动学科交叉、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建构了一套多层次的人才养成的基本框架:一是从国内外知名学者中聘任、引进资深学者;二是从国内外青年学者中引进有学术志向、学术规划和学术潜质的优秀人才;三是设置学术休假岗位,为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提供研究时间;四是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研究生开课,创造跨学科人文环境,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此院建立的这一套人才体制,不在于体制机制上的标新,而是为回归学术研究原生态,为吸引人才,积聚人才,为痴迷于学术、有学术兴趣与理想的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促成更多厚重、创新成果的涌现。

2.实施项目沙龙制度,提升项目研究质量

2007年以来,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实施“纵向项目沙龙”制度,进一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消除“重立项,轻结项”的不良倾向,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项目过程管理无抓手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项目的结项率和优良率。该管理办法规定,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按时产出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每学期需举办一场项目沙龙,并在两个校区免费提供场所和相应的条件。

3.组织“跨学科主题沙龙”,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推动学科交叉

学校在推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时,瞄准产生标志性成果的主攻方向,主动楔入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程,挑选最有希望凝练成标志性成果的重大项目,协调不同重点研究基地、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专门围绕某一个项目的研究与开展,提供多学科的思想碰撞与交锋,以帮助项目主持人进一步提升项目研究质量,推动重大标志性成果的形成。“跨学科主题沙龙”的举行为推进学科交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设立“原创奖”,推进学术评价机制创新

为了深入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全面提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我校专门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原创优秀成果奖”,探索建立了一套通过评价机制创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新机制。经过六年多的酝酿和筹划,我校首届“原创奖”于2008年12月揭晓。这一举措,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而且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和教育部、上海市等上级部门的肯定。“原创奖”是一个以学术质量为导向、以程序公开为特征、以学术创新为目的的奖项。

5.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执行“十二五”重大项目管理改革试点方案

为更好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提升研究质量,形成标志性成果,学校特制定了《华东师范大学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管理改革试点方案》,并得到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批准,作为全国高校唯一试点单位进行试点。该方案指导全校各重点研究基地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订,设立“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地重大项目的设定,应紧密围绕学术前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以产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整体规划、整体设立、整体推进的办法,力争通过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科研主攻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标志性研究成果

1.《“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该书是叶澜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前后共经历15年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专著,最大的特点是时代性、中国化和原创性。著作出版后引起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及著作本身的极大关注。2009年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研究》(钟启泉等,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勾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蓝图,同时阐述了课程改革所应采取的一些重大政策与策略,成为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共和国教育60年》(杜成宪,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该书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出版项目,全书共分4卷。该书在研究和撰述中力图贯通共和国教育的“内部史”与“外部史”,选择这一时期教育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要事,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政策、一个理论、一个运动、一个改革……去透视时代的教育问题和变革走向,把握时代的教育观念、社会本质和时代精神。2010年获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古文字诂林》(李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该书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古文字汇释类专业工具书。它“集万卷于一册,汇众说于一编”,是荟萃迄今为止古文字形体与研究考释成果的大型工具书,所收考释资料涵盖出土古文字和传世古文字,几乎囊括了古文字的所有门类。约一万多个字头,考释资料总量约一千万字,是一百年来的古文字考释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它的出版,将为汉语文字研究、大型辞书编纂、古代典籍整理及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部材料翔实、无可替代的工具书。2006年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王国维全集》(谢维扬、房鑫亮,浙江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该书是迄今最完整、同时在编纂质量上也达到较高水平的王国维著述总集,是王国维学术遗产整理和王国维研究的新成果。全书共二十卷,总字数逾840万字。收录已出所有王氏全集型文集的全部内容,并增收了目前所知的其他所有刊为单行本或见于报刊的王氏著译文字以及未刊而为公私收藏的王氏著述、书信、日记、跋文及批注等,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新资料。1996年起由我校中国史学研究所组织编纂,2009年12月完成出版。2010年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沈志华,新华出版社2007年出版)

该书利用了自前苏联解体以来可以获得的几乎所有相关的苏联解密档案及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包括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在内的中国各地方档案馆档案和相关文献乃至对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访谈等一手档案文献。全书分为4卷,始终抓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党际关系与国际关系的纠葛”这条主线,贯穿起1917—1991年的中苏关系,揭示出中苏两党及两国关系从发生到正式确立再到分裂最终又恢复正常化的历史。2008年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和规划

基本思路是:进一步通过科研体制和机制创新,到2015年初步建立实体院系科研整体考核制度,形成具有华东师范大学学科特色、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在1~2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中国学派;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积极面向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能力。新增2~4个重点研究基地,社科研究年度经费达到1.5亿元;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年发表论文达到50篇以上;能够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产出有学术传承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保持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的前列地位,并扩大其国际影响。

主要建设措施:

(1)进一步推进科研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投入,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实体院系科研整体考核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创新机制。

(2)以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为“特区”,构建新兴跨学科领域,培育学科队伍。坚持以文史哲融合为核心的跨学科建设思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者潜心研究。

(3)推进重点研究基地的常态化管理,努力构建中国学派。进一步突显基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凝练方向、集聚人才,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国际化进程,产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

(4)建立系列“个人学术工作室”。通过对知名教授、富有潜力的学者提供工作经费、配备学术秘书等措施,充分尊重学者的学术兴趣,鼓励潜心研究、积极探索。

(5)设立“思勉原创奖”。在“原创奖”的基础上,修订章程,面向全国设立“思勉原创奖”。该奖项旨在鼓励潜心研究,打造传世之作,弘扬学术传统,进一步扩大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的影响力。

(6)扩大预研究范围,推出后期资助,争取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

(7)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资助主办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设立多种类型的“项目沙龙”、“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年度报告主题沙龙”等;坚持推行终身教授年度学术报告会制度。

(8)做强“大夏讲坛”,增设“百场学术讲座”。

(9)努力推进学术刊物建设,全力提升学术刊物质量。

(10)继续实施科研实绩奖励,提升学术研究质量。

(11)推进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国际能见度,努力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教师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专著、开展合作研究提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联合署名出版发表成果;鼓励公开发行外文版学术期刊;鼓励优秀学术翻译人才脱颖而出;加大资助举办高规格、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力度;面向国际广泛传播我校优秀科研成果和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