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范学术道德

规范学术道德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欢聚一堂,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最后一次全委会,为即将完成校党委、校行政交付的工作任务,再添一份情、再给一把力。五年前的春天,2006年3月16日,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文件宣布了我校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召开了8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起草与修改工作,上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批示。

提高学术水平 规范学术道德——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委员:

大家好!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欢聚一堂,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最后一次全委会,为即将完成校党委、校行政交付的工作任务,再添一份情、再给一把力。然后,作一次华丽的转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五年前的春天,2006年3月16日,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校党〔2006〕30号)文件宣布了我校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经院系推荐、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们56位委员光荣地担负起校学术委员会职责。大家同心协力、无私奉献、坚守学术责任、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提高学校学术水平,规范学术道德”,协调党委、行政和学术三种资源,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在制定和完善学术规章制度、维护学术声誉和积极建言献策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的起草和修订工作,这是大家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五年来,校学术委员会工作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①制定两个重要文件;②讨论院系建制(马克思主义、数学、物理、化学、船海学院的成立);③评审、推荐重大项目(“211”、“985”、“973”、国家级科研奖励、先进教学团队、“杰青”、长江学者);④参与人才工作(学术职称条例制定、修改,评审学术职务,参与高级人才引进与破格特聘,参与院士申报、名誉教授聘请工作);⑤参与有关教学活动;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⑦日常学术接待、学术交流;⑧出版《学术交流》(每年两期)。

下面,汇报五年来的各项具体工作——

2006年:

(1)成立第二届学术委员会(见附件1,略)。

(2)召开了9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其中6次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3次全委会),会议内容分别是:①重新修改、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②讨论硕士学位论文改革问题;③研究交通学院学科建设(即成立“船舶与海洋学院”)等问题。

(3)会同人事处研究院士申报问题。

(4)会同学位办、科技处评审“985”工程建设项目。

(5)会同科技处评审申报“973”项目。

(6)会同科技处评审申报教育部先进团队。

(7)会同人事处制定与修改各级职称评审条例。

(8)会同人事处组织教师职称评审。

(9)配合教务处准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0)配合学生处招生工作宣传,到有关高中作学术报告。

(11)接待校内外有关来电来访并回复有关信函,会见校外高层专家、学者和领导(日常工作)。

(12)采写、编辑《学术交流》两期,9万字。从确定编辑内容、组织稿源、联系采访、指导学生记者编写采访提纲、落实采访任务,到写稿、改稿、编辑、排版、校对,发送到全校博导和部处负责人人手一份。

2007年:

(1)召开了8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其中5次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3次全委会)。会议内容分别是:①讨论章程;②增补委员;③研讨工作;④讨论政治教育系“关于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⑤审议教务处有关《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建设的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⑥讨论人事处关于《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首聘申报条件》(讨论稿)等等。

(2)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试用)》修订工作。

(3)会同人事处完成院士申报工作。

(4)会同科技处完成国家奖与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

(5)会同人事处完成职务聘任、职称评审条例中有关学术部分的制定工作。

(6)会同人事处完成职务聘任、职称评审中有关工作。

(7)协同人事处、科技处完成国家级、部级有关学术带头人及团队申报工作。

(8)代表学校邀请并协助校办接待李嘉诚先生、邀请或会见国内外学术名人。

(9)接待校内外有关来电来访并回复有关信函,会见校外高层专家、学者和领导(日常工作)。

(10)采写、编辑《学术交流》两期,8万字,发送到全校博导和部处负责人。

2008年:

(1)召开了6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其中4次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2次全委会)。会议内容分别是:①主任、副主任委员讨论系转学院的原则与框架及可以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与化学学院;②全体委员听取人事处对修订的新一轮教师聘任条件和学术期刊级别划分建议的汇报,并进行审议,提出意见;③主任、副主任委员归纳总结全委会意见,对新一轮教师聘任条件和重新确定各类学术期刊级别提出最后审议建议;④讨论通过研究生院提交的“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遴选”材料;⑤讨论人事处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二、三级岗位首聘条件》(讨论稿)、《华中科技大学设立研究系列职务的意见》(讨论稿);⑥讨论李校长有关学术论文的批示。

(2)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试用)》再次修订工作,上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批示。

(3)参与人事处有关长江学者评审工作。

(4)参与科技处有关“211”工程第二期重点项目和省科技奖校内预审工作。

(5)参与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和“211”工程学科建设答辩工作。

(6)参与有关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国家奖评审、杰出青年基金评审、“何梁何利奖”评审等工作。

(7)参与教务处有关教学情况调查工作。

(8)会同校办、宣传部做好孔子铜像的选址、奠基、揭牌工作。

(9)处理有关教师教风学风问题。

(10)代表学校邀请、会见和接待国内外有关著名专家、学者。

(11)采写、编辑《学术交流》两期,共11万字,发送到全校博导和部处负责人。

2009年:

(1)召开了8次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其中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5次,全委会3次)和2次邮件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①讨论2009年学术委员会工作重点(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决定尽快制定出我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校党委路钢书记和李培根校长列席会议;②起草并多次修改、讨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广泛征求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全体委员的意见;③审议学校相关重点项目资料,并提出建议。

(2)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起草与修改工作,上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批示。

(3)参与科发院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

(4)参与人事处长江学者选拔与评审工作。

(5)参与人事处对学术职称评审条例修改的讨论。

(6)参与考察“两课”改革情况。

(7)参与考察“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

(8)参与学校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有关事件的处理。

(9)处理有关教师教风学风问题。

(10)代表学校邀请、会见和接待国内外有关著名专家、学者。

(11)采写、编辑《学术交流》两期,共12万字,发送到全校博导和部处负责人。

2010年:

(1)召开了10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其中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6次,全委会4次)和2次邮件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①研究本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重点;②讨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对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终稿;③讨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改、报送稿;④审议学校相关重点项目资料,并提出建议。

(2)成立“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见附件2,略),参与学校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有关事件的处理。

(3)参与人事处关于长江学者以及国家级、教育部优秀人才的选拔与评审、推荐工作。

(4)参与人事处教师评聘有关学术条文的修改工作。

(5)参与科发院有关重大课题的审查与重大项目的报批。

(6)参与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审议。

(7)参与考察“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

(8)参与名誉教授聘任的审定与有关聘任工作。

(9)代表学校邀请、会见和接待国内外有关著名专家、学者。

(10)采写、编辑《学术交流》两期,共13万字,共发送1900份。

(11)整理、归档2003年至2010年学术委员会资料,并将72份重要资料报送档案馆。

2011年:

(1)召开了3次工作会议:2次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议(①听取骆清铭教授报告他的科研团队学术论文《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相关内容、成果和情况;②讨论人事处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实施“华中学者奖励计划”暂行办法》、《华中科技大学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议暂行办法》讨论稿);1次今天的全委会。

(2)参与筹备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

(3)筹备《学术交流》采写、编辑工作。

“苔花小如米,也学牡丹开。”本届校学术委员会在人力、财力欠缺与体制、机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靠着党委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靠着大家对科学、对学术、对学校的无比热爱和对理想、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大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五年辛苦不寻常——有形的是以上所做的具体工作,无形的是一种可贵的学术风范。这种风范,将汇聚成一种向心力,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使学术委员会薪火相传,让学术精神发扬光大!

相信下一届学术委员会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健全体制、承担职能、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激励学术研究、引导学术评价等方面会有更大的作为。

今天,还有一些委员请假不能出席会议,但他们都表达了心意。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张亮教授在邮件回复中写到:“校学术办:非常遗憾,我因8号出国不能参加会议,特请假。校学术委员会在发展大学学术,特别是规范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和重要的贡献,这是老一届委员努力和奉献的结果,是杨院士带领委员们辛勤工作的结果。祝福各位委员!”

任期虽满,奉献依旧。

在春天里相聚,又在春天里告别。祝福的话太多太长……唯愿事业的春天、学术的春天、科学的春天永驻大家的心田!

谢谢!

2011年4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