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患者的心理

儿童患者的心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患病后,轻者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重者可阻碍儿童正常的心身发育。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儿童在就医过程中有明显的消极心理反应,而且因儿童的年龄、疾病、人格等因素的差异,其心理反应的强度和形式又有所不同。此外,住院患儿比门诊患儿的心理反应强烈,故应尽可能地避免住院治疗,采用门诊治疗的形式。儿童患者常常表现如下几种典型的心理反应。年长患儿已能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果,难免有所担忧。

儿童患病后,轻者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重者可阻碍儿童正常的心身发育。因此,医师要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病后的心理反应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或消除儿童患者的心理反应,才有可能使患儿获得治疗上的配合,使其迅速康复。

儿童由于生病,需进行治疗,干扰了儿童的日常活动,也影响了心身发展的顺利完成,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儿童在就医过程中有明显的消极心理反应,而且因儿童的年龄、疾病、人格等因素的差异,其心理反应的强度和形式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6个月至4周岁幼儿对住院诊治的心理反应最为强烈,1岁半时反应达到最高峰,以后缓慢减弱。4岁以上的儿童患者已开始对生病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意识到住院诊治不会与父母分离太久,因此心理反应比年幼儿童弱,如既往有过住院痛苦体验或入院前父母未解释住院原因,也可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反应。学龄儿童一般可以陈述自己的主诉,在病房可以主动交朋友,常常对医护工作比较合作。但对疾病的担忧,对学习成绩落后的顾虑,也时常困扰着学龄儿童。此外,住院患儿比门诊患儿的心理反应强烈,故应尽可能地避免住院治疗,采用门诊治疗的形式。儿童患者常常表现如下几种典型的心理反应。①分离性焦虑:儿童从6个月起,开始建立起一种“母子联结”的关系,在这种以母爱为中心的关系上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旦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而母亲与孩子一起时,这些反应很快消失。②恐惧不安:入院或进行某项诊疗措施前,未详细地向孩子解释其理由或孩子曾经有过一些痛苦的诊疗经历,都会使孩子入院后误认为被父母抛弃或惩罚,患儿也会对医护人员的白色工作服及各种医疗措施有一种生疏感,从而产生惶惑不安、恐惧感。医护人员严肃的面容,医院抢救的紧张气氛,患儿有过曾经被强迫进行某些诊疗措施经历如胃镜检查、打针、手术等,均会增强这种紧张感。

Melamed和Siegal曾对4~12岁癌症患儿术前心理反应进行过研究,该项研究将一批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在入院后观看一部录像片,内容为一手术患儿从入院、治疗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以及该患儿怎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渐地克服了恐惧感,顺利完成了治疗,不伴有消极的心理反应等情景。对照组患儿则不看此录像片,研究人员在手术前晚和出院后3周分别观测每位患儿的皮肤温度、自我焦虑报告、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实验组患儿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合作性增强,说明患儿对有关诊治情况的了解程度与其心理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儿童患者的恐惧不安有时表现为沉默、执拗、不合作;有的表现为哭吵不休、逃跑等。此时,若护士对患儿的态度不当,呵斥恐吓患儿,则更不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加重患儿的心理反应。①反抗:有的患儿抗拒住院治疗,趁人不备逃跑;有的患儿即使不逃跑,对医护人员也不理睬,或者故意喊叫,摔东西,拒绝接受各种诊疗措施;或者对前来探视的父母十分怨恨,面无表情,沉默抗拒,以此种不愉快情绪表示反抗。当前我国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过于紧张、焦虑,因而对患儿过分照看,在孩子面前夸大病情或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或加以指责,家长这种心态对患儿有一定影响,家长对护士的不满倾向可以转变为患儿对护士愤怒或抗拒,如拒绝护士喂药、打针等。②抑郁自卑:疾病久治不愈,长期疾病的折磨,会使患儿丧失治愈的自信心。年长患儿已能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果,难免有所担忧。某些疾病会引起患儿外貌、体形的改变,产生难以见人的心理。因住院治病,患儿长期不能上学,其会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从而加重忧虑,过去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儿童更易表现出这种心理反应。这些儿童在病房里有的表现为沉默寡言,唉声叹气;有的则不愿继续治疗,认为其病已不能治好,严重者出现拒食、厌世和自杀的观念;有的则怕自己外貌改变被同学、朋友看见,故拒绝别人探视;有的怕上学后成绩赶不上,低估自己的能力,出现严重的自卑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