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分离性焦虑 患儿住院期间,离开母亲或家人,会引起极大的情绪反应。1岁以内的婴儿正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时期,由于住院被剥夺了母爱,可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再加上病室陈设生疏,医师、护士穿着白色工作服,患儿可出现冷漠、呆板、口吃、咬指甲、尿床等现象,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首先病房环境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解除或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

(一)儿童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

儿童由于生病而需进行治疗,儿童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干扰,也影响了儿童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儿童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加之患病带来的痛苦和住院期间与父母的分离,从而使儿童患者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在就医过程中有明显的消极心理反应。

由于儿童的年龄、疾病、人格等因素的差异,其心理反应的强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儿童的年龄跨度较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程度不一,心理活动差异较大。一般而言,6个月至4周岁幼儿对住院诊治的心理反应最为强烈,1岁半时达到最高峰,之后缓慢减弱。4岁以上儿童已开始对生病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意识到住院诊治不会与父母分离太久,因此心理反应比幼儿要弱。此外,住院儿童比门诊患儿的心理反应强烈。

患儿常表现以下几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1.分离性焦虑 患儿住院期间,离开母亲或家人,会引起极大的情绪反应。1岁以内的婴儿正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时期,由于住院被剥夺了母爱,可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再加上病室陈设生疏,医师、护士穿着白色工作服,患儿可出现冷漠、呆板、口吃、咬指甲、尿床等现象,表现为“分离性焦虑”。年龄越小,造成心理紊乱越突出。

2.恐惧 医院对患儿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母亲不能陪在身旁,患儿心理上难以适应。特别是3岁以下的儿童,可能将住院与父母分离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恐惧感。同时,各种检查和治疗带来的痛苦,更加重了恐惧心理。有些患儿看见医护人员就惶恐不安,见到注射器就哭闹不止,个别患儿甚至产生逃离医院的想法。年龄较大、个性成熟的儿童,会了解自己的病情,担心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会想到死亡,进而感到恐惧,表现为孤僻、胆怯、悲伤。

3.皮肤饥饿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和所有的热血动物一样,有一种特殊需求,即相互接触和抚摸,这种现象称之为“皮肤饥饿”。人际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很重要的心理需要。年龄较小的住院患儿,因为这种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会引起哭闹、食欲缺乏、睡眠不安等现象。

4.行为异常 患病住院对儿童来说是巨大生活事件,会引起心理上的应激,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能产生对立行为,表现为发怒、吵闹、哭泣、拒绝父母离开或拒绝执行医护人员的要求。甚至有些患儿出现退化行为,如尿床、撒娇、拒食、睡前哭闹、依恋父母等。

(二)儿童患者的护理

在临床心理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根据儿童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首先病房环境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解除或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其次,重视与患儿父母的沟通,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宣教、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了解病情,正确对待患儿疾病的变化,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再者,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儿童,护理人员要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如对性格脆弱的儿童,以鼓励为主,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对有退化行为的患儿要倍加关照;对学龄前儿童应鼓励他们坚强、勇敢,运用强化理论,对患儿多鼓励,多表扬,引导患儿好的住院行为,强化他们自尊、自爱的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待婴幼儿,护士应兼护士与母亲的角色于一身,要尽量使患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如经常抱一抱、拍一拍,或抚摸头部、后背,与他们讲话、微笑,使他们产生如同在父母身边一样的安全感。再者,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患儿做游戏、讲故事等,向他们讲清护理措施实施的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