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儿童时报》的创刊及其特色

《中国儿童时报》的创刊及其特色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儿童时报》的创刊及其特色我国第一家少年儿童报纸《中国儿童时报》,原名《儿童时报》。1930年6月1日,《儿童时报》创刊于绍兴越王台畔。次年9月迁到杭州出版,更名为《中国儿童时报》,面向全国儿童发行。《中国儿童时报》在杭州出版初期,曾成立理事会,聘教育界名人为理事。这段时间的《中国儿童时报》,呈现出可喜的复兴景象。10月,出刊《中国儿童时报》永安版。

一、《中国儿童时报》的创刊及其特色

img31

我国第一家少年儿童报纸《中国儿童时报》,原名《儿童时报》。1930年6月1日,《儿童时报》创刊于绍兴越王台畔。创办人田锡安并任社长,编辑主任高天栖,营业部主任翁天寥,首任编辑高季琳(柯灵)。次年9月迁到杭州出版,更名为《中国儿童时报》,面向全国儿童发行。创刊伊始,该报即表示:“我们下一个极大的决心‘不畏难地’、‘不惮烦地’、‘不惜牺牲地’要帮助着小朋友们——养成阅报的习惯!增进科学的常识!培养发表的能力!”(4)

绍兴《儿童时报》4开4版,3日刊,由儿童自己题写报头,每月更换。一半版面刊载国内外新闻和儿童新闻,凡摘编全国性一些大报的报道则改为白话文,以使小朋友能够理解,有时还配发通俗易懂的短小评论。其他版为适合儿童的专栏和文艺副刊,其中每月纪念日预告,融新闻、旧闻于一炉,凸现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如刊于第1期的《六月份的纪念日》:“三日——禁烟纪念,九日——法国占领安南、英租九龙半岛,十一日——汉口惨案,十六日——总理广州蒙难纪念,十八日——中美天津条约,二十三日——沙基惨案,二十五日——徐锡麟烈士就义,二十六日——中英天津条约,二十七日——中法天津条约。”《儿童乐园》一栏,载有柯灵早期儿童诗作、丰子恺等人反映儿童生活的漫画,还有小朋友自己的作品,不少作品发自东北和福建等地。另外于每月底增发时事测验题一纸,月初公布答案,均经编者精心设计。1930年12月份问卷共15道题,第5题:“济南日人为什么枪击华警任忠源?”第15题:“阎锡山最近在哪里?”出题本意,显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觊觎我领土之野心和国民党军阀的罪恶勾当。

柯灵在《儿童时报》工作了一年半,所编《儿童乐园》经常有他的儿歌、新诗、杂记和小通讯,这不仅是他写作风格的改变,(5)更是为使小朋友乐于阅读的一种新的尝试。这里摘录其中两首儿歌。

其一,《忙》:

当郎郎,当郎郎,催马过田庄,田头好风光;青山绿水无人赏,只有农夫种田忙!

丁令令,丁令令,跨马走街心,街头闹盈盈;来去奔波没闲人,忙忙碌碌做经营!

其二,《朝霞和晚霞》:

晚在西,朝在东,一样照耀半天空,

晚霞不及朝霞红——

朝霞像春风,一拂百花荣,光明事业正无穷;夕阳虽好近黄昏,过一刻,就朦胧!

迁杭改名《中国儿童时报》,址设西浣纱路紫竹里。办报基本宗旨不变,即“培养社会儿童与科学儿童相结合的新中国儿童”,同时力求把报纸办成“小学时事教学辅导教材,儿童课外阅读的补充读物”。(6)抗日战争时期,其宗旨增加并强调培养“抗建儿童”,激发儿童誓雪国耻、力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报头特请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题写。此时柯灵已离任去沪,宋梦岐、何紫垣、裘侠英等先后继任编辑,俞仲武任职时间最长。《中国儿童时报》在杭州出版初期,曾成立理事会,聘教育界名人为理事。报社还请特约撰述写稿绘画,图画作者有丰子恺、姜丹书、潘天寿等。

报纸内容及版面安排继承和发扬《儿童时报》传统。第一版为时事综述,引导儿童关心国家大事,也便于学校采作教材;二、三版为科学、文艺,推介科学常识,发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四版刊有歌曲、谜语、游戏,并设专栏“自己的园地”(抗战时期改为“自己的岗位”),专门登载儿童的创作,培养儿童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中国儿童时报》一贯重视对儿童的时事教育,不仅在报纸显著位置报道和解析时事,而且在杭州裕成小学、金华长山小学等校,先后多次开办时事实验班,每周派编辑人员去讲时事课,辅导儿童课余读报。在30年代上半期特别是全民抗战时期,该报既要给儿童在学校里“坐而读”,更要让儿童到社会上“起而行”,使之投身“抗建儿童”行列。如发动小读者向抗战前线将士献旗,并由该报人员带领各校儿童代表,将“为国争荣”旗帜集队送往城站邮局。此事曾在杭城引起积极反响,《东南日报》也作了报道并刊发图片。“七七”事变后,报社又组成“抗建儿童团”前往灵隐等地,向从抗战前线负伤归来的战士送慰劳品、致慰问信。1941年迁金期间,还曾发起“东南儿童购机献金”活动,小朋友们踊跃响应,分头募集一笔资金送到有关机构。(7)

抗战初期杭州陷落前后,《中国儿童时报》停刊近3年。1940年10月在金华复刊,田锡安仍为社长,何紫垣任总编辑。次年5月,该报一度迁往江山。6月返回金华,得到社友资助,盘进当地一家印刷所的器材设备,自行设厂印报,并改3日刊为隔日刊,报纸销量也日渐增长。报社还利用印刷潜力,承接外来印件,出版儿童读物。这段时间的《中国儿童时报》,呈现出可喜的复兴景象。旋因时局恶化,敌陷金华一带,不得不再次停版撤退。颠沛流离途中,人员、器材多有散失。1942年经松阳、龙泉,辗转到了福建临时省会永安。10月,出刊《中国儿童时报》永安版。当时苦于资金短绌,发行条件又差,勉强维持办报。1943年11月(一说1944年秋)盛澄世担任社长,处境也未能改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报社在10月16日迁回杭州,盛澄世为发行人,薛裕生、石云子先后继任总编辑。社址设在青年路,后迁慈幼路。此时,改出5日刊,辟有“冰儿信箱”和“芳儿信箱”,零距离与读者谈心,帮助儿童解答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1947年5月11日(第1399号)开始,有浙江大学学生义务参加第三、四版编务,主持两个“信箱”专栏。

《中国儿童时报》作为中国最早出版的少儿报纸,特色鲜明,图文并茂,并寓教育于童趣之中,深受儿童读者喜爱。每期发行量曾达2.5万份,杭城中高级小学生几乎“人手一报”,连边远省市也有订户,甚至有旅居日本、朝鲜、泰国及东南亚地区华侨儿童汇款订阅。据有关记载,当时东京的小学教育界有人将《中国儿童时报》第1期全文译出,刊载在日本一家期刊上。中国留学生还建立了中国儿童时报社东京分社,扩大了报纸在日本的发行和影响。(8)内迁金华出版期间,虽然处于战时环境,发行地域缩小,期发量仍在6000份以上。战时撤退福建刊行永安版,一度销数锐减,但在抗战胜利返杭复刊后,很快又回升到1.8万份。1946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书报展览,展品中就有《中国儿童时报》,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儿童报纸还为它载文介绍,并把《中国儿童时报》报头制版刊出。(9)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另有新的儿童报纸已在筹备创办,《中国儿童时报》遂告停刊。该报存世时间延续19个年头,其间战时几度停版共约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