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师应成为知识的思想者

大学教师应成为知识的思想者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教育的人本理念、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师风范。而且教师要培养人,就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传授者、成为“经师”或者技师。而应当成为“人师”。《颜氏家训》首先区分了“经师”和“人师”,“经师”就是讲授经书、传授知识,而“人师”就是能为人的模范。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家,也不一定要能成为专门的教育研究者,但我们一定要对教育有正确的理解,一定要有自觉的教育理念,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赵馥洁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示范活动,而从形成一种研讨教学的风气,对于提高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肯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效果在短时间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在长时间内肯定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刚才看了你们系上开展教学研讨的讲座题目,这些题目很有创造性,其中一些很具有研究价值,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你们系上的教学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一个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系上的整体气氛很难教好,如果没有学校的整体气氛他也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无论北大也好、清华也好,都有很多有名的老师和有名的学者,除了这些老师本人的努力之外,学校整体上的学术氛围、研究氛围、追求知识的氛围、重视学术的氛围、探索问题的精神,都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良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个体自觉不自觉地被推动、被感染、被熏陶、被培养。我觉得咱们学校这方面有点薄弱,不能说没有,但是做得不够。教学研究的精神、科学研究的精神、学术探索的精神,还有待强化。如果这种整体的精神环境不能形成的话,教师个人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虽然会有效果,但效果很有限。所谓“四海尽秋气,一室难为春”。教师的成长与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一个人的成长即需要自己的努力,也要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环境形成一种合力,才有可能成功,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这样,一个教师的提高也是这样。我觉得咱们现在谈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他的意义不在于培养一个教师与提高几个教师,而在于如何使学校形成一种好的氛围、形成一种好的环境、形成一种整体的优良精神,而且把它持续下去。

这些年我听了很多青年教师的讲课,我把他们的教学和我自己的教学体会结合起来思考,但不完全是以我自己的教学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我是在想,随着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工具的变化,大学的教学有很多与传统不同的地方,出现了新的问题,出现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学方式,以前很好的教学方式,应当继承和弘扬,但现在要是完全运用以前的方法,恐怕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现在的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东西,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应当相应变化。我听了一些青年老师的课,他们把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把握得很有特色。但是无论是过去的教师,还是当代的教师,无论是教哪个学科,教哪门课程,还是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应该思考。个性的东西太多,说不清楚,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教师讲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老师讲同样的课也有不同的讲法。对于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方式的讲法,不能简单地说哪种讲法好或者不好,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方式的讲法都有可能是好的,也都有可能是不好的,因此,我们研讨教学问题时,要思考共性的东西,然后每个老师在教学中再结合自己的学科、课程,再结合自己个性风格,把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

下面我想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在我发表的文章和报告中,我把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概括为一种非常理性的观点,但这却不是从书本上来的,而是我自己体会出来的,是我从四十年的教学经验中凝结起来的,也许不一定妥当。仅供各位参考:

第一、形成自觉的教育理念

我觉得从事教育,包括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等,其中一个根本思想是对教育的理解,是形成一个自觉的教育理念。教学不是简单孤立的课堂活动,这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有很大关系,这看起来是大话,但却不是“大而空”的话,而是“大而实”的话。我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形成了对教育的理解。我曾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概括为三个词:人本、人文、人师。即教育的人本理念、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师风范。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引导着、指挥着、制约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理念。也就是说第一点制约着后两点。人本教育理念,就是把教育理解为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化成人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活动。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化成人的过程的话,那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就要弘扬人文精神,教师传授的任何知识、讲解的任何课程、从事的任何学术都是人化的东西,都离不开人文精神。而且教师要培养人,就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传授者、成为“经师”或者技师。而应当成为“人师”。《颜氏家训》首先区分了“经师”和“人师”,“经师”就是讲授经书、传授知识,而“人师”就是能为人的模范。因而,教育树立人本理念、教学弘扬人文精神、教师追求人师风范,就是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爱因斯坦的有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走向社会,把他在学校学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可能把知识性的东西和技能性的东西忘记,但学校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永远不会消失。在求学的过程中,凡是美化了我们心灵、塑造了我们灵魂的东西,注入我们生命、融进我们精神的东西,即使想忘记也不可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东西已经内化为人的个性了。什么是人,一个人就是他全部经历的凝聚,包括教育经历。所以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人。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家,也不一定要能成为专门的教育研究者,但我们一定要对教育有正确的理解,一定要有自觉的教育理念,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第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两大关系

我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概括为两大关系,“师与道”的关系和“师与生”的关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与道”的关系就是教师和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所讲授的课程、所从事的专业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的过程就是处理这两种关系的过程,我最近几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这两种关系中,师与道关系具有主导性,处理好师与道的关系可以引导和制约师与生关系的处理。所以,首先要处理好师与道的关系。

我们从一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和自己讲课的内容是“两张皮”。他可以把有关的材料看的很多,把教材记得很熟,讲的很细,甚至可以很熟练的把它背下来。但是听起来,他和自己所讲的内容总是“外在的”,这种外在性的知识传授、外在性的内容陈述、外在性的课程教学,绝对不会有感染力,教师即使讲的非常熟练,甚至程式很规范,也不会感染人、不会吸引人、不会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呢?这就是师与道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没有融会贯通。而理解的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掌握者,成为的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成为知识的思想者。知识的思想者首先要理解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关于理解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我曾经概括了三句话:教师所讲的知识,不但是自己记得的,而且是自己思考过的;教师所讲的理论,不但是自己知道的,而且是自己理解了的;教师所传授的技能,不但是自己会操作的,而且是操作以后有独特体会的。只有理解了知识,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之后,知识里面有你活生生的血液、有你心灵的跳动、有你对重点问题的思考、有你对难点问题的逾越,在每个环节上都凝聚了你的精神。于是,在讲课时就能左右逢源,纵横驰骋,应付裕如,游刃有余。我们对理解了的知识可以用多种角度来编排、组织,可以用多种线索把知识给串起来,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讲解。可以按史的顺序纵向组织,可以按论的结构横向编制;可以用时间的维度贯穿,也可以用空间的维度贯穿;可以由点到面,也可以由面到点;可以有概念的正面阐释,也可以有疑似点的辨析;可以从正面说它是什么,也可以从反面说它不是什么;可以深入,也可以浅出;可以说理、论证,也可以描绘、抒情。这样的授课,必定有生命力、有人文性,必定会吸引人,感染人。可以说,教师对知识理解到什么程度,内化到什么程度,他授课的自由度就能发挥什么程度,授课艺术就能提升到什么程度。

理解了、内化了知识之后就到了在教学中自由驾驭知识的阶段,当然这个自由永远是相对的。因为教学是个规范性的活动,不能绝对自由。教学有自己的一套操作规程,有自己的活动范式。它与演讲不同、与谈话不同、与朗诵不同、与唱戏不同、与学术报告也不同。所以自由发挥是有度的。例如不能用生活语言代替规范的学科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做解释可以,但下定义的时候一定要学科语言,否则就会落到了随意、庸俗的地步。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此。课堂教学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的问题,第一是对知识没有理解,生吞活剥,使知识成为“外在的”东西,教学处于很不自由的状态。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容易出现这一种情况,因为刚开始难免外在化;第二是把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之后,又会出现不守规范、自由失控的情况。在课堂上信口开河,信马由缰,随意发挥,任意联系,乱侃胡说。教学的适度就是在规范和自由之间保持张力,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诗人的话说就是“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而教学的难点也在于此。

第三、把知识升华为智慧

思考知识除了上面说的理解知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就是把知识升华为智慧。把知识升华为智慧就是对知识的形成、本质、价值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追问,形成自己的观点。(1)要思考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以把握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2)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本质、内在逻辑。(3)思考这门知识、课程的特点及其与其他课程、学科的关系。(4)思考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方式和方法。(5)思考应用这门的方向和应用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也就是知识的价值取向问题。不管教师教什么样的知识,从事什么学科,也不管课程是理论性的还是实践性的、是技能性的还是道理性的、是欣赏性的还是操作性的,都应该对它们这些方面进行思考,教师有所思考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就会揭示一门知识、一门课程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会给课堂教学溶入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并不是不断的在课堂上说“人”,而是通过对知识的追问,体现出人的心灵、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所教给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把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工具理性,把知识升华为智慧就是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引导学生把知识升华为智慧,把智慧融注于人生,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要求学生这样做,首先教师要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过程,不要着急,贵在自觉。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不断的总结,不断去体会新的东西,这样就能不断提升、不断升华。

总之,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而是一个理解知识、思考知识、内化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弘扬人文精神的过程。一个大学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一个知识的思想者。我认为,再渊博的知识传授者也仍然是个知识“贩子”;而再浅薄的知识思想者,终归是知识的“主人”。凡是内化了知识,具有了人文精神的老师,他的教学就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一个教师的人格、生命、心灵与他所讲授的知识、课程融成了一个整体,到了这种境界,教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已分不清是老师在吸引学生,还是知识在吸引学生?学生也说不清这样的老师讲的课到底什么地方讲的好,是讲的内容好,还是方法好,是老师的口才好,还是手势好,学生是说不清楚的,因为这种好是整体性的,不是说某一点、某一方面的,学生只会说“好”、“是一种美的享受”等等。像老子说的那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在这里所说的似乎是一些“大话”,但并不是“大而不当”的话,而是“大而能化”的话。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去理解、去体会、去努力实践,就会达到的“大而化之”的崇高境界。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在法学三系教学座谈会上的谈话2005.6.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