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用风险的特点

信用风险的特点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因此,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前提是把握信用风险的特征。信用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正是由于信用风险具有这些特点,信用风险的衡量比市场风险的衡量要困难得多,因此学者和银行界对信用风险的定价研究滞后于对市场风险量化研究。

1.1.2 信用风险的特点

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因此,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前提是把握信用风险的特征。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风险相比,信用风险有以下特征。

(1)信用风险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通常来说,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以其期望值为中心的,主要集中于均值附近的两侧,可以近似地认为市场风险的收益分布是对称的,基本上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述。相比之下,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贷款收益和损失(收益为该笔贷款的利息,损失为该笔贷款的本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偏离。

信用风险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收益分布曲线的一端向左下方倾斜,损失区域极端值出现的概率密度比相应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要大,这就是所谓的“厚尾”问题。这种特点是由贷款违约风险造成的,即当银行放出一笔贷款时,在贷款合约期限内有较大可能收回贷款并获得约定的收益,但贷款一旦违约,则银行会发生相对较大规模的损失(全部投资或其中的大部分),而这种损失要比利息收入大得多。也就是说,贷款的收益是固定和有上限的,银行不能从企业经营业绩中获得同比例的收益,即贷款的预期收益不会随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而增加;相反,贷款的损失则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贷款的预期损失却会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恶化而增加。

(2)信用风险的传递性

在金融交易活动中,交易一方A的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交易对方B的信用风险;而交易对方B的信用风险会进一步造成交易对方B的对方C的信用风险,一直延续下去,最终形成一个信用风险链。所以,尽管企业与第三方没有直接的信用关系,但一旦该企业违约,可能会有第三方风险暴露。正因为信用风险具有传递性,导致了信用风险具有累积性而非零和性,一方的信用风险可能会扩散到关联各方,引起加总起来的信用风险呈指数增长。

(3)信用悖论(credit paradox)现象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信用悖论现象。从理论上讲,当银行管理存在信用风险时,应该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思想,将投资分散化、多样化,这有利于消除相关性和防止信用风险集中。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户传递性的信用关系、区域行业信息优势以及银行贷款业务的规模效应,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Coopers和Lybrand(1993)的研究认为,地理分散化程度高并不一定能降低组合的风险,实际上还可能出现反面的情况[2]。

(4)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

信用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虽然,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各种风险能通过信用风险体现出来,但企业的还款能力主要取决于与企业相关的非系统性因素,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还款意愿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风险因素理论综述定价,信用风险没有在这些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对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与市场风险不同,市场风险可以运用期权、期货及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分解和转移,而信用风险只能通过破产隔离、信用风险评估等结构性的手段加以控制。

(5)获得信用风险数据的困难性

由于信用资产的流动性较差,银行对企业贷款发放的前后都存在明显的信息非对称性,以及贷款持有期长、违约事件频率少等原因,信用风险不像市场风险那样具有数据的易得性。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有关企业违约以及违约率的历史数据严重缺乏,从而导致了对信用风险定价模型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和离线预测等有效性检验的困难。正是由于信用风险具有这些特点,信用风险的衡量比市场风险的衡量要困难得多,因此学者和银行界对信用风险的定价研究滞后于对市场风险量化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由其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也必然有其特殊性,因而也备受人们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