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多方共赢的培训课程体系

建构多方共赢的培训课程体系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对于农民工培训的要求体现到课程上,就是要求各利益主体能理顺关系、协调配合、优化资源配置,建构国家、社会、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农民工自身等多方共赢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为此,应面向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要不断健全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首先是实施分类指导机制,根据各类人员的不同需求,分别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是建立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培训考评机制,完善补贴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第三是完善培训监督检查机制,逐步建立全省(区、市)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通过现场测评、设立举报电话、网上投票、电话访谈等方式,重点了解培训效果、培训后就业率以及培训对象满意程度。国家对于农民工培训的要求体现到课程上,就是要求各利益主体能理顺关系、协调配合、优化资源配置,建构国家、社会、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农民工自身等多方共赢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

很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系统均设有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有课程及其实施过程。课程的取舍或更新,均严格按照职业群集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要求,按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为在不同层次上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例如,德国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新模式,体现了全新的能力为本的理念,实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实现以学生(受训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更加高效、务实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职业培训新课程模式,让绝大部分的教师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实施国际水准的先进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受益,让企业得到更多的适用人才,让有限的培训资源用在刀刃上,并实现师资队伍的全面提高与专业成长。又如,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已经逐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既适应产业部门的需要,又满足了受训者的个人要求,将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必须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要改变有些地方对农民工培训只满足于应付上级要求、做表面文章的现状,这种培训解决不了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可以以用工地区为主,由政府出面,劳动部门针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为此,应面向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体系。要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培训中心、乡镇成人教育学校等各类培训机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开展民工培训。逐步完善以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与继续教育)为龙头,以中等职业教育(中专学校、广播电视学校教育)为骨干,以基层职业(成人)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要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劳动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工培训运行机制。农民工培训体系建设应着重做好:建成由省、市、县区、乡镇组成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网络;建立稳定的从事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逐步实现农民工培训设施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

市场机制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从国外经验来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各国保证农民培训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通过市场机制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市场机制在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建构中的作用,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对于农民工的基础性培训,包括普通基础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基础文化教育是整个教育培训的基础,其教育内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培训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既传授职业技能,又把现代文化、思想融于职业道德的培养中。成人教育培训是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继续和补充,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使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结果,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的作用是其他途径难以替代的。基础性培训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模式的选择应以政府主导类为主,通过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及乡镇成人教育学校等机构,利用学校教育型培训模式来实现对农民工的终身教育和培训。

对于农民工的技能性培训,包括工程项目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项目培训指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提供一定的资金,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而进行的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指为了学习某项实用技术而开展的时间较短的培训活动。技能性培训具有部分公共产品属性和部分非公共产品属性,模式的选择应以政企配合类为主,以工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为依托,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来实现对农民工的培训,并不断进行培训投资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于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机制的龙头企业所组织的培训,要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培训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