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意建构的悖论

共意建构的悖论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媒介素养行动小组的共意建构过程中,共意动员为招募对象建构了一个与既有解释框架相协调的话语系统;网络支持为进一步的共意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提升则促使行动者实现信仰重构、进而建构行动的组织。首先,作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志愿行动,志愿者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情感投入。这与组织者的经验能力有关,与参与者的投入程度有关,更与行动小组本身的组织有关。
共意建构的悖论_传播的社区—社区构成与组织的传播研究

在媒介素养行动小组的共意建构过程中,共意动员为招募对象建构了一个与既有解释框架相协调的话语系统;网络支持为进一步的共意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提升则促使行动者实现信仰重构、进而建构行动的组织。这一系列过程使得行动小组的集体行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使小组本身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组织)。然而,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集体行动和组织形成的障碍与困难,除了个人因素和具体原因以外,一个关键问题来自于志愿者本身。

媒介素养行动小组的“小小看媒体”行动,是一种有组织的志愿行动,与所有志愿者行动一样,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非强制性,二是利他主义(奥斯本,1998)。非强制性是志愿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被认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因为只有当个体具有充分选择的自由之时,社会才最少依赖强力和金钱作为组织社会的原则,成为一个有高度整合的社会。因此,志愿者组织也往往被视为第三域或第三部门之一种,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许多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运动都是在第三域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且其主要目标也是为了公民的“解放”和“赋权”,使其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李月莲,2007;陆晔、郭中实,2007)。这表明,志愿主义与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内在价值高度统一,在媒介素养教育行动中采用志愿原则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精神。

不过,在一些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较有影响的国家,行动者主要是专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的优势是了解教育对象、谙熟教育方法,并能有效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正规化。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媒介知识和素养,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在我国目前情势下,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和呼吁还主要来自从事媒介研究的学界和教育界,尚未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共鸣。因此,通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行动,是一种现实策略,具有实际的价值。事实上,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中进行动员与组织,这本身也是一种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行动,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和自我学习,为其专业素养增加新的维度,并成为潜在的推广者。另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相关知识与能力,也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提供了便利,使得培训工作相对简单。

然而,在“小小看媒体”行动中,以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行动也有弊端。首先,作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志愿行动,志愿者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情感投入。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来说,最初推动其参与的认知框架和网络支持,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当那些带有功利目的参与行动的志愿者感觉到投入与收益的反差太大时,会减少参与,甚至退出。其次,由于是非强制性行为,志愿者的参与程度和责任感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沟通、协调工作尤其困难。最后,即使是志愿组织,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正式组织架构,以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支持可以是象征性的,通过参与解释、协商共享意义,帮助行动者迅速获得集体认同。同时,支持也可以是物质的、有形的。这些支持在媒介素养行动小组当中有所体现,但还不是很丰富、全面。这与组织者的经验能力有关,与参与者的投入程度有关,更与行动小组本身的组织有关。小组形成时间不长,合作和管理模式都在摸索过程中,远没有形成能够提供社会支持的组织机制。要走出这一悖论,还需要更多地动员、组织与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