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差生”的判断失误是如何产生的

对“差生”的判断失误是如何产生的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差生”的教育中,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判断是制定教育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对“差生”的判断要找出“病症”和形成的原因。有时我们对一些“差生”实施教育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就是因为判断失误所致。

一、对“差生”的判断失误是如何产生的

(一)判断的失误

在“差生”的教育中,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判断是制定教育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对“差生”的判断要找出“病症”和形成的原因。只有“病症”和原因找准了,才能“对症下药”。有时我们对一些“差生”实施教育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就是因为判断失误所致。对“差生“的正确判断及其准确定位,是需要教育智慧的。

“差”字本身就是个相对性概念,相对于“不差”而存在,其内涵是依照特定参照系来说有欠缺,相对于某个既定标准来说显得档次不够,方面不全,因此,它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显得不同。何谓“差生”?国内外教育界对其含义阐释很不统一,至今没有定论,但一般来说,它包含了下述几层意思:其一,从总体上看,是指按照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标准来衡量表现为不足;其二,从局部看,相对于特定学校、班级、环境来说,表现出欠缺;其三,从动态角度看,学生个体在其人生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与规定标准比较,存在不足。另外,从实践中看,又往往表现为特定受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学习、品德)等与教育者主观愿望(好恶、期望值等)之间的差距和欠缺。而今由于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对“差生”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而是凭着自己主观的概念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价值观去判断。所以,当一个学生被某位教师定性为“差生”的时候,他还并不见得就是真“差生”。比如下面这几种情况:受“差生”影响,对“差生”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向”性,和“差生”玩在一起的;偶尔表现出某些“差生”行为,或成绩短时下降的;因偶然情况,和某位教师有对立情绪,并有对立行为的;因价值观念和教师相悖,而其行为教师看不惯或不能容忍的;偶因不堪他人欺侮一时怒起斗殴,违反校纪的。凡此种种属于这类情况的学生,都不能看做是真“差生”。

(二)目标定位的失误

教育目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的总目标,它出现在国家教育方针的表达中。另一类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发挥实际指导作用的目标。这里我们着重对“差生”实际的指导作用的目标是否存在失误的问题进行探讨。

教和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内容、结果,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来,否则就是空的。由于“差生”学业成绩普遍较差,所以教师对“差生”的目标定位如果太高,而“差生”的实际水平又太低,就必然导致教和学对不上号,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根据“差生”实际水平低,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划分学生质量层次,制订推进计划。在考虑到没有降低素质培养这一最终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调整过程中的一些子目标,使学生处处成功,时时在进步。当“差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虽然教学起点较低,但学习的内部动力会驱使他们争取实现更高的要求。这时,过程中的目标不断向前滚动,由近到远,由小到大,逐步接近,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可是今天,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育工作者仍把目标瞄准点对着升学。因而,在教学上,不管你在班级所处的位置怎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定位的失误。

(三)教育方式、方法选择的失误

1.重知识的灌输,轻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

通过实际的观察,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实的学校是把孩子们圈在一起,在学校中以填鸭式教育和死记硬背为主。教师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向学生灌输知识。对“差生”的教育同样存在这一现象。

有人说“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力之母”。从实践上看也是如此,没有学习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要强化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强烈的“饥饿感”,可惜这个原理尽管不言自明,但一般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师在对“差生”的教育中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上,而放在着重制造学习动机的基础“饥饿感”上的,似乎极其罕见。提起制造“饥饿感”,也许会令人感受到愕然,但从“差生”的特质考虑,却是重要的条件。所谓制造“饥饿感”,就是使学生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某种精神上的“饥饿”。如,觅书的需求源于知识的饥饿,对于不知知识饥饿的“差生”来说,书籍不可能是需求的对象。当教科书及其他复习资料源源不断地提供在他面前时,他是不会主动寻觅书籍的。

2.重体罚,轻疏导

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体罚作为一种教学疾病,虽然并不很普遍,但它长期存在于各级中小学教学之中。随着教育民主化观念的深入人心,体罚已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对。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八章“教师法律责任”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教师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体罚及其变相体罚是旧学校流行的对待学生的非人道的处罚方法,特别是诉诸武力,损伤肉体,侮辱人格,摧残心灵,结果只会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感情上的鸿沟,妨碍教育的正常实施,而且还会使受教育者形成多种不良的性格品德。

我国教育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但允许必要的惩罚。目前还不能完全否定惩罚的某些实际效果,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必要惩罚,只有在强有力的说理教育的基础上,并与诚恳的正面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可是,我们有时候把这个关系搞颠倒了,不是以正面疏导为主,而是以惩罚为主,认为道理平时已讲过多次,声称“没有力气值得多讲道理”。受体罚的学生中多数是“差生”,这种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有时候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效果”只能是虚假的,暂时的。

(四)教育智慧贫乏导致评价学生的诸多失误

1.评价目的的失误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教育过程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过程就是评价。当今的教育评价具有发展和分等的双重功能,以促进和帮助学生发展为目的,具体地说,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否定他们,而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节他们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渴望,“差生”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总是不成功,总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那么,他们就会丧失希望。而今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却把评价主要用于为升学服务,利用评价的分等功能,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从而对“差生”施加压力,这样做的结果容易使学生的情绪低落,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有的教师在编排座时,不是以身高来确定前后顺序,而是以分定座,学习好的安排在中间靠前的位置,学习差的往后排;听话守纪律的往前排,调皮捣蛋的往后靠;家长事先关照的尽量往前安排。这样一来,可怜那些个子小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前排的高个子学生挡住了后排学生的视线,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又容易使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另外,被安排在后面的差生,会产生一种被冷落的自卑感,对自己放松要求。

一位教师为了处罚一名差生,把他的座位调到了讲台的左侧,与讲台平行放置,如此形成的局面是,这位同学距黑板不足一米,而他听课时必须侧身仰视教师,其他的同学都在他的身后,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座位安排,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座位安排,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学生远离集体,感到备受歧视,低人一等,从而对教师产生反感,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2.评价尺度的失误

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沿用传统的评价尺度,就是说,这种评价仅仅着眼于极其狭窄的一部分学力——知识和理解,除此之外,即使优异的能力也不予评价,并且贯穿着一味追求数量化的分数主义。这种单维性评价制造了种种矛盾,造成和派生出种种“差生”的悲剧。在认知学力测验中处于劣势的“差生”,其人格价值也往往被视为零值和负值。这样,容易触发学生反抗一切权威,或者滑入违法行为的泥坑。他们往往从起初的强烈的自卑感发展为焦虑不安乃至神经症,最后陷入适应障碍。依据单维性评价尺度去衡量学业成败,甄别学力高低,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归根结底是不利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

3.评价结论的失误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它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感情、意志、性格、情绪等多种因素构成。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甚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被考分差异取代了。名次成了考察学生的唯一标尺,名次的上长或下降成了衡量学生进步的或退步的凭据。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方面的差异,都被“忽略不计”了。

忽视“差生”的潜能。“差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都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的人。“未成熟”本身意味着他们存在发展的可能性。人的潜能可分为体力潜能、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潜能三大类,其丰富性简直令人惊讶。美国心理学家奥托1980年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更重要的是,人的潜能具有可开发性。有研究表明,“差生”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他们中间能力水平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占有相当的比例:50%的学生在言语、数理和思维能力上处于中等水平;78%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处于中等水平;65%的学生的记忆、空间、操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25%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陶行知先生曾提醒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忽视“差生”的优秀品质。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的东西,成绩不良甚至品德不良的儿童身上尽管存在着不少弱点和错误,但他们也有一些闪光点和优秀品质。教育家魏书生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后进生读书多年,长期后进,显然他们不缺少批评,不缺少指责,他们经常得到的是冷落。很少得到的是赠与和奖励。”确实,对于教育工作的眼睛来说,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德,而是缺少我们的发现。[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