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机关报告的基本含义

国家机关报告的基本含义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所讲的报告写作,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公文中的报告写作。这是报告这一联合型词组在汉语文中的基本含义。广义的报告还包括各级国家机关所涉及的所有与报告事项有关的事务报告文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除此而外,还有中国共产党机关(党的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军事机关)等。本书所讲的报告写作,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公文中的报告写作。

在国家机关的公文中,报告是各级国家机关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内容最活泼、结构最复杂、文字量最多的重要公文。

关于报告的基本含义,有不同的解释。

(一)报告的汉语文含义

“报”与“告”在汉语里的意思相近。“报”即告诉、回答;“告”即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都有告诉、告知、回答、陈述、说明、汇报的意思。这是报告这一联合型词组在汉语文中的基本含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报告的释义是:(1)把事情或意见正式告诉上级或群众;(2)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群众所作的正式陈述。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一书中对报告的释义是:(1)宣告。《汉书·王莽传》:“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后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也称报告。(2)在会议上向群众所作的正式陈述。(3)犹讲演。按专题向听众作系统的讲述。

在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古代汉语词典》一书对报告的释义是:告知。《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告。”《史记·吕太后本纪》:“还,驰入北军,报告太尉。”

以上是从汉语语词的角度给报告下的定义。

(二)作为公文文种的报告基本含义

从国家机关公文处理的角度,对报告的定义有以下内容。

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7条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000年1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颁布的《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6条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报告适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9条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996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文处理办法》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

报告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99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文处理办法》对报告功能的表述是:

报告用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质询。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国家机关对报告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1)报告一般是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2)报告的功能和内容主要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询问。不同点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除了向其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外,还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这时的报告不再表现为上行文,而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定形式。

报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上面所说的报告含义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它是指国家机关发布的法定公文种类中的报告。广义的报告还包括各级国家机关所涉及的所有与报告事项有关的事务报告文书。如考察报告、检查报告、视察报告、审查报告、备案报告、立案报告、审计报告等。这些报告是报告类文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书所介绍的是广义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